2025届河北省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三一轮复习夯基卷(二)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70

一、单选题

1.

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共分为五期。相较于第一期文化时期,第二期文化时期出现了石锄、石矛头等新型工具和 ;第三期文化时期出现了新型收割工具——陶刀;第四期文化时期陶刀和陶纺轮的数量骤增,并出现了模制制陶技术和搓捻细线的技术等。材料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姜寨(  )

A.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超越农业B.陶器制造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原始经济呈现不断发展态势D.农业与纺织业已经紧密结合

2.

据下表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春秋战国时期(  )

学派

主张

儒家

亲亲有术,尊贤有等依贤固不困,依富固不穷

法家

明主在上,所举必贤,则法可在贤。法可在贤,则法在下

道家

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墨家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A.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B.官学地位被私学取代C.君主制度得到显著发展D.贵族政治受到了冲击

3.

汉文帝时,对孝悌、力田、三老等基层教化乡官进行嘉奖并赐帛慰问; 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要求被举荐之人品德高尚,且重孝道;对违背孝道之人要处以刑罚。据此可知,当时(  )

A.政府比较重视基层治理B.国家治理凸显儒家价值取向C.官员选拔制度逐步完善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4.

宋朝,在选拔各级官员的科举考试中,法律被列为必考内容。宋太宗曾诏令各州县官要 习读法书 ,县官任满后要 于法书内试问 ,对那些全不知者,要 量加殿罚 。这表明宋朝(  )

A.统治者对法家思想比较推崇B.科举考试的程序日益走向完善C.变革科举制以维护专制统治D.重视法律在维护统治中的作用

5.

清初,在江宁(南京)任职的番禺(隶属广州)人方殿元说:广州的贫穷之家,与当时同为中国富庶之地的江宁的贫穷之家相比,还算不上贫穷。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王朝更替对南京的破坏B.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C.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性D.江南地区土地兼并严重

6.

鸦片战争后,黄恩彤在《抚远纪略》一书中,将西方国家称为 (遥远的国家)而非 。耆英与英、美、法等国公使互赠相片,且他每次给英国公使璞鼎查写信时,总是保持中式抬头书写的习惯,并使用亲密的称呼,最后以满文签名,以示友谊与尊重。据此可推知(  )

A.中国传统华夷观念出现松动B.中英关系进入和谐发展时期C.清廷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片面D.官员勾结列强出卖国家利益

7.

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1年,中国所创办的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总数约为953家,资本总额约为20380.5万元,而从1912到1927年,中国所创办的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总数约为1984家,资本总额约为45895.5万元。材料从侧面说明(  )

A.北洋政府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方法B.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近代企业的发展

8.

1920年6月11日,孙中山在接见《字林西报》记者时表示,反对损害中国主权的英日军事政治同盟续约。同年6月29日,他又致函日本陆相田中义一,谴责日本政府 专以援助反动党排除民主主义为事 。孙中山此言论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三民主义的发展B.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C.五四运动的影响D.国民革命开展的需要

9.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 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 的政治主张。1941年5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八条规定: 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上述举措的实施(  )

A.意在抨击南京政府的腐朽B.旨在获得民众的支持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有利于统一党内思想

10.

下图反映了1978—1981年我国家庭作坊和个体户的数量(单位:万个)增长情况。这说明此时期(  )

A.公有制主体地位已动摇B.集体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C.中国经济活力逐渐增强D.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11.

读下面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  )

时间:约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

社会特征:等级森严;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

相关谚语: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享受特权,贱民永远是贱民,永远活在最底层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A.古代西亚的法治文明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C.古代美洲的宗教神学D.古代日本的幕府统治

12.

1283年,英国议会通过《阿克顿·伯纳尔法令》初步构建了一套官方信贷债务维护机制,这套机制主要涉及债权人、债务人、担保人与执法人员之间的权责关系。此后,议会陆续发布《商人法令》等,对该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英国这一机制的构建与发展从侧面说明(  )

A.英国社会矛盾加剧B.英国经济发展法制化C.英国商品经济发展D.议会立法职能的完善

13.

到16世纪末,葡萄牙里斯本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集散地之一。一份1620年的文档中有这样一份记录:17家中国瓷器商 运来大量瓷器,不少船只载运两三千套,每套20件 。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新航路对欧洲商业的影响B.里斯本成为欧洲金融中心C.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

14.

英国启蒙思想家休谟(1711—1776)指出: 道德准则既然对行为和感情有一种影响,所以当然的结果就是,这些准则不能由理性得来;这是因为单有理性永不能有任何那类的影响……道德准则刺激情感,产生或制止行为。理性自身在这一点上是完全无力的。 这一观点(  )

A.将道德置于理性的对立面B.蕴含了浪漫主义的因子C.否认了理性对道德的影响D.丰富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至罗曼诺夫王朝垮台前,俄国的大臣会议主席换了4个,内务大臣换了6个,国防大臣换了4个,外交大臣换了3个,农业大臣换了4个,司法大臣换了4个。这种政局(  )

A.使俄国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B.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C.反映了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D.折射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弊端

16.

1975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通过的《关于工业发展与合作的利马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目标。198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第三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要求各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使之至少达到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些行动折射出(  )

A.世界各国经济间的依存性增强B.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C.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D.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共识

二、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对中国明清以前主要城市的起源进行归纳,发现中国古代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含义

事例

第一类

由中央及地方政权所在地推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朝歌、镐京、咸阳、长安及曹魏邺城等名城的起源,都与中央政府定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类

由军事驻扎地发展演化而来的城市

汉朝初年为抗击匈奴,设立了许多边防城堡,形成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以及长城沿线的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宁夏镇、甘肃镇等城镇

第三类

由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形成的城镇

永嘉之乱后的八姓入闽对泉州、广州等城市的兴起有着直接的作用

第四类

在特殊的交通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城镇

隋唐时期运河沿岸的淮、扬、苏、杭号称四大都市,主要转运中心汴州开封、睢阳、泗州等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摘编自罗丽《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动力及类型》

从上述城市起源类型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05年,《东方杂志》刊文认为废科举 遂使(乡村)风俗更加败坏,而吏治亦愈不易言 ,同时指出 中国之民素贫,而其识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绝无仅有者,则以读书之值之廉也。考试之法,人蓄《四书合讲》《诗韵》并房行墨卷等数种,即可终身以之,由是而作状元、宰相不难。计其本,十金而已。以至少之数而挟至奢之望,故读书者多也 。而废科举后,新式学堂多位于城镇,且科目繁多, 恐中国识字之人必至锐减,而其效果,将使乡曲之中,并稍识高头讲章之理之人而亦无之 。1925年,章太炎指出:自教育界发起智识阶级名称以后,隐然有城市与乡村之分,城市自居于智识阶级地位,轻视乡村。

——摘编自李发根《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研究》

材料二

1931—1934年中国农产品购买力情况表

时间

农产品价格指数

生活品价格指数

农产品购买力指数

1931

100.00

100.00

100.00

1932

89.67

93.20

96.31

1933

75.47

85.07

88.72

1934

70.30

84.08

83.61

当时 中央农业实验所 调查显示,1931—1934年,各省地价,除河南、绥远、云南、贵州、广东五省有增长外,其他省份一概下跌,降幅从7%到32%不等。1935年《杂志》刊文认为若1931年土地价格指数为100,则1935年土地价格平均指数仅为30。

——摘编自李发根《危机与争鸣:黄金十年近代中国农村映象与危机管理探讨——以<东方杂志>为论述对象》

(1)根据材料一,简析科举制的废除对农村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现的原因。(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地理大发现对全球化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地理大发现不仅推动了新的市场的开辟,而且促进了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他们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形成和国际分工的出现,并进一步促进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这为全球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也符合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目的,即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广至全世界,同时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包含在资本在全球追逐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而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全球化的发展在空间上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赵馨姝、李传兵《<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虽然《共产党宣言》中没有使用 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统一战线 这样的概念,但统一战线的思想却贯穿全文、熠熠生辉。统一战线的实质是政治联盟,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的阶级,为实现其历史使命而组织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的构成包括基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而形成的目标导向,基于凝聚力量而形成的无产阶级内部及其同其他阶级的联盟,基于确保联盟行动方向与价值导向而形成的对联盟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共产党宣言》被誉为 红色中国第一书 ,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思想的源泉,是 我们组织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摘编自刘然《<共产党宣言>中统一战线思想的逻辑架构及当代价值——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从哪些角度论述了统一战线的 架构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 组织统一战线 的经验。(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提出 海权论 ,他认为,海权包括海上军事、经济力量等一切可以增强海上力量或者是海洋控制权的东西,足以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他还强调,建立海权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条件,比如该国需要拥有海岸线、良港等,同时也需要人口、资金等大量资源,因此建立海权从古至今都必须是国家行为,岛国英国比法国更加坚定地向海洋发展,才拥有了海权乃至世界霸权。海权论的问世使建设世界一流常备海军的观点在美国同时期的观点中占了上风。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海军部副部长后,很快制订了一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和菲律宾的方案,并开始谋划洲际运河的开凿。到20世纪初,海权论在美国得到了全面实践。

——摘编自吴献东《海空天5000年:大国文明与力量简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我国对海洋的依赖度有限,以及巩固新生政权需要等方面的考量,人民海军职责范围主要在沿海、沿江等近岸领域。斗转星移,在推进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现代化进程加快,为实现新经济发展目标,国家对海洋的依赖度加强。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海军的战略防御能力,此时, 近海防御 战略应运而生。我国统一 近海 概念为 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 。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这迫切要求我国海军具备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的能力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 黄水 走向 蓝水 ,从 浅蓝 走向 深蓝

——摘编自周于兰、殷昭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汉提出 海权论 的历史依据,并结合史实说明 海权论在美国得到了全面实践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海军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因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