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考历史真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8 浏览数:18

一、选择题

1.

历朝历代对孔子称谓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儒学地位的(  )

朝代

对孔子的称谓

春秋战国

孔子孔夫子也就是在姓氏后面加上当时通用的敬称孔丘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汉代

至圣褒成宣尼公使其位列头等爵位

北魏

文圣尼父

隋朝

先师尼父

唐朝

先圣文宣王

宋朝

衍圣公至圣文宣王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元朝

大成至圣文宣王

A.历史变迁B.不断衰落C.至高无上D.不可撼动

2.

有学者说: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法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秦始皇和汉武帝 统一思想 的实质是(  )

A.焚书坑儒B.尊崇儒术C.文化专制D.君权神授

3.

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中央集权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C.对外交往频繁D.民族交融加强

4.

下面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事件,可以佐证新航路的开辟 (  )

16—18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公元16世纪—18世纪中叶

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荷兰占据台湾;

玉米、甘薯传入中国;

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远销墨西哥;

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沿袭海禁,乾隆中期只留广州一口通商。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意大利人利玛窦前往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传教;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A.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B.促进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D.推动了中国明清社会的巨大变化

5.

民国 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飞跃。从法律上实现 民国 取代 帝国 的措施是(  )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布《大总统选举法》D.通过《国民代表会议条例》

6.

下图是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
202501021458238463

A.纯洁性B.保守性C.包容性D.排他性

7.

在解放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进一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互助合作。除了主要以劳动力的变工、换工互助合作外,有的地方还有耕畜、农具的互助合作。在解放区开展互助合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这一举措(  )

A.推动了解放战争走向胜利B.有利于减租减息顺利实施C.掀起了农业集体化的高潮D.消灭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8.

学者萧冬连指出: 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一步一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最终农村改革对增产的显著效果为自己获得了合法性,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的改革。 这里所说的 政策底线 应指(  )

A.举国动员体制B.社会保障制度C.市场经济体制D.人民公社体制

9.

下表反映了不同年份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

46.5

11.4

1978

155.6

212.1

2014

11352.3

64369

A.改革开放之前停止不前B.农业和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C.改革开放之后迅猛发展D.工业产值一直高于农业产值

10.

1941年,周恩来明确提出: 干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强调: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在不同时期提出的 求同存异 之间的关系是(  )

A.赓续经验,一脉相承B.时代不同,理念迥异C.号召团结,共御外敌D.争取多数,共建国家

11.

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 一带一路 吸引全球3/4以上国家参与,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这可以直接说明中国(  )

A.建立了与非洲国家文明互鉴的关系B.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C.解决了当今世界的局部冲突与矛盾D.解决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

12.

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这种 政治制度 指的是(  )

A.西欧奴隶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封君封臣制度D.民主政治制度

13.

《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一书中写到: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当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100%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300%。 据此推断,利物浦商人的贸易(  )

A.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促进了西方的繁荣发展C.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觉醒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输出

14.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B.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C.两极格局的寿终正寝D.世界殖民体系的动摇

15.

由下图可看出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使用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成功率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成功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B.美国已成为唯一超级大国C.欧盟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D.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衰落

二、综合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直到秦统一, 中国 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 大一统 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

材料二 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材料三 在中华儿女开发和建设美好家园的长期奋斗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形成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 大一统 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中华民族追求疆域领土统一、推崇中央政府权威……历史一再证明,只要中国维持 大一统 的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宁、稳定,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摘编自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摘编自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应对西北边疆危机的举措。(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阐述 要在中央 大一统 国家治理的作用。(3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236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

北伐战争

1927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4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7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8

南昌起义

19278

八七会议

19279

秋收起义

192710

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4

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

1930

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193010月到1931年秋

红军粉碎了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三次围剿

1931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完整)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使国家权力的中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 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通过这一系列法案的目的。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德认为美洲大陆胜过旧大陆的理由。请再举一个可以证明 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 的历史事件。(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