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60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陶寺遗址出土的骨礼器上的刻辞 家右(有)”二字。这件骨制器物可能是骨仿制的玉圭或玉笏等礼器。骨刻辞 家有 即是 邦家 家国 之意。这说明,当时该地(  )

A.已具备早期国家特征B.部落组织出现C.出现了较成熟的文字D.礼乐制度完善

2.

春秋时期,齐国按土地多寡肥瘠 相地而衰征 ,晋国把土地赏赐给人民;鲁国季孙氏颁布 初税亩 ,一律按亩征税。这表明,当时(  )

A.传统政治秩序已经崩溃B.井田制度不复存在C.土地占有关系发生变化D.小农经济日渐普及

3.

据《汉书》记载,专门管理文史法律的官吏中,儒生出身的比例增加,有的官至丞相。另一方面,不少儒生在习经同时又努力掌握律令文法。这反映了,当时(  )

A.主流思想与法律的融合B.朝廷以纲常伦理考察官员C.律令已经实现了儒家化D.德治与法治之争依然存在

4.

下表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后,中央与地方钱税和粮税分配表。这表明两税法的推行(  )

项目

收入总额

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

地方留成额

钱税

3139.8万贯

1089.8万贯

2050万贯

粮税

1615.7万石

215.7万石

1400万石

A.保证了朝廷的财政供给B.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之争C.限制了藩镇势力的发展D.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

明代,一些徽商购置大量田产为宗族聚居提供基础,使贫困族人可以营生,还利用 义举 义行 等荣誉,表彰那些捐建祠堂、建设义学、购置义冢的本族富贾。此举(  )

A.契合国家意志的要求B.符合政府社会保障体系需要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推动了社会救济主体的变化

6.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瑸台湾道台任满。他回顾自己任上 每逢朔望率所属官员会台湾镇营传集师生、里老于公所,宣讲 上谕十六条 ,务使明晰、民番尽晓。 台俗健讼,本道从不轻准词状。凡户婚、田土,俱批府、县审详,据理断结。 陈瑸的做法(  )

A.体现乡约与国家法律的合流B.助推台湾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C.推动了台湾地区的移风易俗D.反映了 因俗而治 的治理模式

7.

1872年,清政府官派留学生赴美留学,主习医、农、工及各项实业,并不鼓励留学生研习法政科目。1900年以后,清末留日学生(含官费生和私费生)中,学习法政的人数占比达21.3%、这一变化表明(  )

A.士人找到救亡图存新道路B.日本加紧对华进行文化渗透C.寻求变革成为留学生共识D.时代变革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8.

1919年6月,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青年学生创办了《学生救国报》,连续两期头版启示栏中发出劳动问题征文,探讨理想的工会、工团组织法,号召工界同胞 快快起来争口气罢! 这说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思想B.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C.民众政治意识与觉悟得到提高D.知识分子受到五四运动影响

9.

下图为1932年前后中原与各通商口岸贸易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中原地区(  )

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C.交通工具得到革新D.经济呈现外向化趋势

10.

1948年冬,中共遵化县委接到冀东区党委和冀东军区的指示,组建 万人担架团 支援前线。担架团轮流出动,一部分留在后方帮助部队做后勤工作,另一部分则随军上前线抢救、转运伤员。此举(  )

A.助力了解放军转向战略进攻B.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是平津战役胜利的有力保障D.助推农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

11.

下表为1978—1984年中国旅游饭店(接待境外游客入境游)发展情况表。其主要背景是,我国(  )

年份

饭店

客房

床位

1978

137

15539

30704

1979

150

17149

34021

1981

296

43251

101084

1983

371

59588

141627

1984

505

76994

171888

A.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B.大众旅游的发展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D.对外政策的调整

12.

下表为阿拉伯帝国时期天文学成就简表(部分)材料可用于说明(  )

代表人物

成就

花刺子密

制定的《天文表》,后来被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制定各种天文表的蓝本

比鲁尼

在其著作《马苏迪天文学和占星学原理》中测定了地球的经度和纬度,推算到地球是绕太阳转动的,后来传入欧洲

苏菲

根据自己的实际观测,在《恒星图像》一书中绘制出精美的星图,现在许多世界通用的天体名称都来源于此

A.阿拉伯帝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C.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西亚地区D.帝国政府重视文化传播

13.

17世纪初,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中指出, 海洋是不属于商品一类东西中的一种,它不能成为私有财产 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能在海洋自身上建立任何私有权 。其观点(  )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原则B.推动了《海洋法公约》的形成C.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D.体现了海外殖民扩张的诉求

14.

18世纪,伦敦成为欧洲金融业中心,英国已初步形成由英格兰银行、伦敦私人银行和乡村银行构成的三级银行网络;19世纪初,伦敦私人银行增长至80家;乡村银行增长至700家以上。这一变化缘于(  )

A.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工业革命的发展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金本位制的确立

15.

从1932年10月开始,日本军部对农村、山村、渔村进行所谓经济更生运动,将农民、山民、渔民、商人组织在国家权力之下,形成地方自治体,对农民灌输 要为天皇种好地 的思想。其背景是(  )

A.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B.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6.

二战后,中东国家获得独立,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犹存。1949年以后,伊朗人民开展石油国有化运动,1951年和1954年,叙利亚工人发动大规模罢工运动,1953年,约旦全国各地爆发群众性的示威,要求英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滚出去。这些国家人民的斗争(  )

A.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B.表明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C.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监察御史……凡将帅战伐,大克杀获,数其俘获,审其功赏,辨其真伪。若诸道屯田及铸钱,其审功过亦如之。凡岭南及黔府选补,亦令一人监其得失。凡决(处决)囚徒,则与中书舍人、金吾将军监之。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凡百官燕会、习射亦如之。

——《唐六典·御史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监察御史的职责。(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监察制度。(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期

发展状况

先秦

前期奴隶制法制建立,神权法突出,礼刑互补;春秋时期渐渐形成世俗化、公开化、重刑化的立法原则

秦朝

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唐朝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成为后世蓝本

《宋刑统》《天圣令》等颁布,在职官管理方面更规范,民事经济立法更精细,刑事立法趋于严苛,司法程序尽可能宽缓

明朝

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清末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现代中国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

围绕 法律与国家治理 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全球贸易的刺激下,英国、法国等国走上了重商主义发展道路,早期重商主义把金银视为财富,重商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他们鼓励生产,发展本国工业,实施重商主义最为成功的英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中,美洲和非洲成为边缘区,经济中心区资本主义形式建立在自由劳动的基础上,边缘地区那些较不熟练的工作则由强制劳动来完成。欧洲人的远征和扩张促成了全球生物种类的混杂、交换和融合,最终使各大洲的生物种类越来越相似,同一化程度加深。

——摘编自李新宽《全球商路的开辟与世界发展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1816年,美国通过第一个保护关税法案……市场保护为国内工业发展保留空间。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工业,推进以纺织业为中心的工业革命。独立后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用占领国内市场的方法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西属拉丁美洲受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取得独立,美国利用自由、民族、独立等道义力量拉拢,1823年,美国发表门罗宣言阐述 美洲体系 互不干涉原则 不准再殖民 三原则,逐步形成美国主导美洲市场的格局。

——摘编自段世德《论世界市场发展与美国对外贸易策略的演变》

材料三
近几年,先行工业化国家将一些资源耗费型的传统产业转移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发展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上。目前,发达国家对区域内实行商品、资本人力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对区域外的国家则高筑壁垒,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体系,及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决定了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利用自己垄断的科技地位,获取更多的财富,实现更高福利的发展。

——摘编自郑宝银《世界市场的新特点与新格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商路开辟后世界发展格局变动的主要体现。(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美国 自主贸易 策略的主要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市场的新特点。(4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塞罕坝 是蒙汉合壁语,意思是 美丽的高岭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随着清政府的腐败堕落及国力衰退,清政府在同治年间对塞罕坝进行开围放垦,塞罕坝森林植被被大面积破坏。后又经历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掠夺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不断增加的农牧活动,千里林海退化为沙地荒原。

——摘编自邵彩玲《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及传承路径》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塞罕坝成为国家造林育林、风沙治理的重点区域。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成立,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塞罕坝人在实践中不断积累造林经验,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到1978年,塞罕坝基本实现了造林的初期主要目标。从1983年开始,塞罕坝建设者的主要任务由造林为主转向森林抚育和经营,他们坚持 三分造、七分管 ,探索建立起严格精细的科学营林体系;在树种结构优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下足功夫,用心血和汗水呵护百万亩林海成长成材。60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如今的塞罕坝已变成 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鸟的乐园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摘编自吴明红《铸就塞罕坝绿色传奇的精神伟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塞罕坝遭到破坏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塞罕坝治理的特点及其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塞罕坝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