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8 浏览数:41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说: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出现B.土地所有者是农业工人的直接剥削者C.农民彻底摆脱庄园领主控制D.农村租地农场的建立阻碍了农业发展

2.

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种植园主起初想雇用欧洲的契约工人,但是,他们的工资太高且自由散漫 。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引发了(  )

A.新航路开辟B.殖民扩张C.奴隶贸易D.工业革命

3.

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 光荣革命 (  )

A.维护了君主专制B.避免了流血牺牲C.杜绝了王朝复辟D.改变了英国制度

4.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美国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美国(  )

A.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C.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D.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5.

如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689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1791

法国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基本落实《人权宣言》原则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国王 统而不治 C.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胜利D.国家统一的实现

6.

19世纪40年代起,伦敦的报纸可以及时送往全国各地,铁路公司为液态奶打开了城市市场,铁路还需要标准时间来制定时刻表,火车还改变了邮政服务。材料表明(  )

A.英国掀起了建设铁路的热潮B.近代交通改变了社会生活C.蒸汽机车广泛运用到运输业D.铁路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

7.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一篇公开宣言书。在其精神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这表明(  )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社会保障制度已确立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D.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

8.

如果以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B.由封建王公领导C.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D.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9.

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这一障碍 指的是(  )

A.英国殖民统治B.封建统治C.黑人奴隶制度D.幕府统治

10.

下列事件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农奴制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

A.蒸汽机B.发电机C.电报机D.内燃机

12.

19世纪中期,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

A.推动大众教育普及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壮大工人阶级队伍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观点,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要想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  )

A.《人口原理》B.《复活》C.《物种起源》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4.

这场战争是日益加剧的帝国主义趋势和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后果。 材料说明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C.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义

15.

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16.

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由此可见,该会议(  )

A.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B.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C.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D.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

17.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

A.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C.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D.标志着 苏联模式 的形成

18.

下表是1929~1933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下降比例

46.2%

40.6%

28.6%

16.5%

8.4%

A.激化了阶级矛盾B.是由于资本家兴风作浪造成的C.涉及范围特别广D.企业利润增加工人工资却下降

19.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运用国家政权之 给这个社会 肌体 做了一次外科手术,不是结束其生命,而是促使其新生。使其新生的 外科手术 方案是(  )

A.推行计划经济B.建立福利国家C.进行殖民扩张D.实行国家干预

20.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C.德国入侵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D.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1.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宣告: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该宣言中的 敌人 应包括(  )

A.美国B.英国C.日本D.苏联

22.

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敌手,在世界局部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相继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爆发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相同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B.美苏两国冷战对峙C.欧洲走向一体化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3.

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谷底之后,持续繁荣了10年。其中1993年增长了3%,1994年增长了4%。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 的推动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欧共体 的成立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24.

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曾经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巴人民的斗争(  )

A.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发展B.具有正义性、曲折性和艰巨性C.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D.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25.

近年来,南极冰山在加速融化,全球人口在快速膨胀。这将带来(  )

A.生存环境恶化B.淡水资源充足C.人均资源增多D.性别歧视消除

二、材料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系列杰出人物。
202501081523057668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最广泛地动员了各国人民,包括各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这种觉醒了的民族主义在打败法西斯后自然地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三 发达资本主义大国恃强凌弱,利用已有的各种优势,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发动侵略战争。……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高端,不断获取高额利润;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讲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处于受剥削的地位。

——摘编自《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请回答:
(1)将材料一中4位人物,按他们参与世界史上重大活动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序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仿照示例为其撰写小传。(4分)
示例:纳赛尔,埃及政治家,领导 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国后,他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归纳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列举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努力。(4分)

27.

阅读展板内容,回答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完成①~⑦处填空,并根据展板内容,拟定一个标题。(9分)
①____②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2)根据展板内容并结合所学,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理化建议。(3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950年—1991年美国、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202501081523057668
材料二 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性的最基本、最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这无疑会促进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一些跨国家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和国际性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从世界视角看战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一国家1950—1970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增长最快?导致这一结果的外部因素是什么?1950—1991年,西欧所占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概述西欧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举例说明。这些变化趋势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世界性的 企业组织形式 国际性经济组织 指的是哪一组织?信息技术有 突破性发展 的标志是什么?(3分)
(3)综上所述,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向。(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