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1928年年中,从北洋政府手中接管了政权的国民党立即着手扩大固定收入来源:重获关税自主权使得海关收入大幅提高;对盐、烟草、棉纱和其他商品课税的国内税收制度则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国民政府还逐步取消了
“厘金
”这一施行多年的对国内商品流通征税的制度。1935年11月由财政部长孔祥熙实施的币制改革,也取得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必须称赞的是,国民政府在战前十年从未真正动过用钞票来解决问题的念头,预决算制度也有了成效。1937年,随着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实现预算平衡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材料二
1942—1945年每一美元现钞所兑换法币数(单位:元)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上半年 |
27—31 |
44—64 |
86—255 |
470—2250 |
下半年 |
32—50 |
63—98 |
188—680 |
650—3250 |
——以上均出自【美】阿瑟·N·杨格《外援抗战:1937—1945年的外国援助与中日货币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扩大财政收入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钞兑换法币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金融货币改革的认识。(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