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36

一、单选题

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涵盖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这证实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源远流长 多元起源B.多元一体 核心引领C.超大规模 多样聚合D.满天星斗 分布广泛

2.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提到: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 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一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  )

A.文化的自信和政治影响力B.与周边民族文化交流频繁C.开始形成并成为礼仪之邦D.内部的分裂和对外的孤立

3.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 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 。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据此可知(  )

A.北方民族完成了封建化转型B.南方经济文化水平超越了北方C.鲜卑族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D.南北方具备了统一的文化基础

4.

班固的《汉书》在《史记》 八书 的基础上扩展,形成 十志 ,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据此可知《汉书》(  )

A.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B.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C.推动了汉代文艺发展D.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5.

下面这幅图出自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为晚唐时期的作品。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在沙州(即敦煌)起兵逐吐蕃,随即挥军东进西征,尽复甘、凉、肃及伊西等地,并奉河西十一州图籍归唐,结束了吐蕃在河西的百年统治。大中五年唐宜宗敕封张议潮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此图即为敕封张议潮为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写照。据此可知(  )

A.张议潮收复河西维护了唐朝统治秩序B.唐朝与吐蕃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C.唐代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了地方割据D.张议潮的成功归因于中央政府的支持

6.

仔细分析宋代历史,我们会发现,宋军不堪一击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王朝缺少大量的战马,而这又要归罪于宋王朝境内没有适合养马的场地。在古代中国,适合养马的地区主要是西北和东北两个地区,但宋王朝偏偏没有占据这两个地区。此材料意在强调(  )

A.宋王朝战争失利的关键因素B.对宋王朝军事上积弱的认识C.战马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D.国家疆域是战争胜利的前提

7.

辽太祖立国后 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金世宗令人译《五经》, 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边疆民族政权(  )

A.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吸收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C.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视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8.

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 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奢亦极矣! 这可从侧面反映出明朝(  )

A.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B.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C.名刺制作技术的提升D.印刷技术的趋于完善

9.

黄宗羲认为孝亲敬长是仁义之本,他强调仁义之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必然强调孝亲敬长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可以通过学校、书院民间讲学、社会风俗、史、传、志、铭扬善惩恶、法治辅助教化等方式达致良风美俗的境界。黄宗羲这一思想(  )

A.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理论创新B.迎合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C.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批判D.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10.

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 法西洋之善法 ,不仅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设备。还应系统学习其法规、制度, 变风气法度 ,与 西人并雄 ,上述主张(  )

A.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索B.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C.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11.

近年学界多认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核心。但在道光时代人的目光中,这些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方便省事的办法,以至洋洋得意。道光时代的认识导致中国(  )

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近代关税征收腐败混乱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D.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兴起

12.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论述生物进化论时说: 生物变迁之因,皆由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公例而来,这条公例不仅适用于生物界,也普行于一切邦国、人事之中,无大无小,而一皆为此天演大例之所范围 。由材料可知,梁启超对进化论的宣传(  )

A.营造了维新变法的舆论氛围B.普及了国人的自然科学知识C.迎合了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D.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合理性

13.

1916年2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 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  )

A.是对专制政治的全盘清算B.源于对北洋军阀割据的反思C.是对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D.意在解放思想拯救政治状况

14.

据统计,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共发动大规模 借谷 运动三次,筹集粮食100万担以上,折合谷子约为1亿斤;共大规模发行公债三期,筹集公债400余万元。据此可知,当时中央苏区(  )

A.财政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B.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D.人民为根据地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针对许多领导同志在前方指挥,不能分心照顾减租和生产的现状,毛泽东要求各根据地做到统筹兼顾,必须实行分工。为此,中央要求各根据地必须重视经济生产和财政工作,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确保粮食、布匹自给自足,珍惜人力物力。这(  )

A.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B.推动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C.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D.凸显了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

16.

21世纪以来,承载着广大中华儿女厚重的文化记忆的春节,正日益成为国际性节日,2017年 欢乐春节 活动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000多场活动,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2024年12月春节还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现象(  )

A.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B.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强大吸引力C.反映出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D.说明了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

二、材料阅读

17.

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重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既各有特色,又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秦朝将原赵、燕、秦长城连接并置机动部队,夺回匈奴手中的河套地区,并采取建灵渠,派军征服和设郡县等措施控制岭南地区,汉初,在北方边界扩建长城,设渔阳、上谷、蓟县等几个防御据点,以和亲求得暂时稳定;汉武帝通过三次大战,将匈奴逐出漠南地区,建立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阴山、祁连山等为中心的防线;汉宣帝设立都护府管理西域,同时对西南地区采取笼络手段,唐朝建立后,因无法对中亚、西亚、外东北等地区实行有效控制,于是采取 羁縻 政策。元朝在西藏、青海、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设置行省,直接管辖边疆地区,康熙停修长城,对蒙古各部恩威并济,征服准噶尔势力等,确立辽阔疆域版图。

——摘自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方式。(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

18.

民本思想对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价值。(12分)
材料一
秦汉以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帝王将 民惟邦本作为治国之要 ,汉代民本思想在继承和总结以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其显著特征就是关注民生,并将民作为评价政绩的标准。唐初的魏征和李世民明确地提出了君舟民水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节力役;息边争;不违农时;大办农业,使耕者有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赈灾百姓;慎刑罚。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家,既不像先秦那样强调民在邦国中的地位,亦不像汉唐以后强调人民载舟覆舟的历史作用,他们所强调的是人民作为人的权利,尤其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

——摘自赵树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化》

材料二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无缥缈的。

——摘编自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以后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19.

中华民族 一辞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同盟会政治纲领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孙中山将其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
1912年9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已有 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位,其他各族更起迭仆,与汉族互有关系者,曰苗族,曰蒙古族,曰西藏族……”的说法。这种说法强调了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同时说明其他各族与汉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在当时的情况下,编者的主要意图还是传递 五族共和 的民族观念,使用 中华民族 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1923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使用 中华民族 表述民族实体的历史课程纲要。
1929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施行, 中华民族 一词在历史教科书中频繁出现,内涵也更加丰富。
1932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作为研究的线索, 中华民族 在历史课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显性而重要的概念。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初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 中华民族 的核心概念地位,并强调 中华民族演进 全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之形成与现在之复兴 等内容的讲述。 中华民族 正式成为族名,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认可。
1945年抗战胜利后, 中华民族 作为教科书中的核心概念保留下来并传承至今。

——摘编自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

(1)依据材料分析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民族观念的变化。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民族观念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三、开放性试题

20.

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凝聚起启航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组别

事件

主题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

中共一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2

国民党一大、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共改编军队

3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七届二中全会

4

东北抗日联军、全面抗战路线、相持阶段敌后战场

5

废除英美在华的治外法权、《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

选择材料中任意一组,提炼主题并加以解读(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