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部分市州高三期末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9 浏览数:113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是国内目前已知最早的高温黑袖陶。道址中的肉器多采用快轮拉坯成型工艺制作。对残留物的分析表明,出土的向杯和壹形器与先民的饮酒行为有关。这表明(  )

A.生产发展促使文明不断进步B.私有制及贫富分化已经产生C.原始手工业与农业完全分离D.屈家岭遗址处于旧石器时期

2.

汉代名臣主父偃评价秦汉时期政治变乱时说: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之谓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 他强调(  )

A.上下层危机交织导致秦朝灭亡B.下层反抗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C.七国之乱未影响西汉王朝统治D.基层是国家治理中的根本所在

3.

北魏孝明帝时选拔御史, 同时射策(考试)者八百余人,子升与卢仲宣、孙奉等二十四人为高第 ,结果引来了参选者的不服。南朝莆梁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培养士庶子弟,按学习成绩选拔人才。这表明(  )

A.考试已成为人才选拔的趋势B.门第不再是选官的参考依据C.科举制度的雏形已初步形成D.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占据主导

4.

宋代坑冶(矿产采冶的场所)普遍实施召募制,即公开告知民户,鼓励民户自愿经营坑冶,供纳官课,坑冶户通过出卖矿产品赢利。 坑冶,利之所在,有矿苗去处,不待劝率而人自寻逐矣"。据此可知,宋代(  )

A.雇佣关系广泛存在B.民众职业更换自由C.私营矿冶占据主导D.官监民营释放活力

5.

陕商纪溁 盖虽不废货殖,而恒持信义,义名满江湖,彻于朝省,子姓化之 。民众以商人纪 作为榜样,当地风俗得到改变。这表明,明清时期(  )

A.陕商积极开展公益实践B.儒家文化传播渠道拓展C.商人是教化百姓的主体D.商人群体经济实力雄厚

6.

晚清时期,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机构与官员。如两次鸦片战争后设置的五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理衙门、海军衙门等。清末产生了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等若干新的中央机构,地方官制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变革。上述官制的调整(  )

A.根源于内部矛盾对统治的挑战B.体现了对国家主权的积极捍卫C.实现了清朝政治体制的近代化D.有利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7.

孙中山曾提出: 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借贷以负债终身者,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银行等,供其匮乏,然后农民得享人生应有之乐。 又提出 中国工人之生活绝无保障,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这一观点(  )

A.深受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B.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C.利于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D.并未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8.

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展现了中国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动荡不安的历史画卷。书中人物蒋纯祖年轻时为反对 家长专制 而离家出走。后来则痛心疾首地呐喊道: 我尤其痛恨现在一般青年底浅薄浮嚣!我更痛恨五四时代底浅薄浮嚣! 这主要体现出(  )

A.新文学存在蛊惑青年的行径B.民族危机使人们重构对 的理解C.传统文化再度被人们所接纳D.时代动荡使新文化运动被重新评价

9.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及地方戏曲剧团出国表演的部分情况。由此可推知(  )

时间

地点

时间

地点

1951

民主德国、朝鲜

1956

埃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黎巴嫩、苏丹、阿富汗、日本、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东欧、苏联

1952

朝鲜

1957

柬埔寨、苏联

1953

罗马尼亚、朝鲜

1958

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

1954

朝鲜

1959

越南

1955

法国、民主德国、苏联

1960

缅甸

A.外交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B.国际局势决定交流的对象和内容C.外交工作调整影响交流对象选择D.文化交流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10.

下图为2016——2022年湖北省、浙江省和广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总体变化态势图。由此可知(  )

①广东省市场化改革深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
②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不断丰富完善
③三省民营经济在2016——2022年间总体实现了发展
④民营经济是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某种完善的东西,个人的幸福与城邦息息相关。个人的幸福固然重要, 城邦的幸福却是所要获得和保持的更重要,更完满的幸福 。因此,城邦就有义务建设好城邦并让民众过上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

A.体现城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统一B.提高了希腊民众的幸福生活指数C.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D.增强了民众对城邦的情感和认同

12.

中世纪德意志城市的法律规定: 城市自由往往在居住者住满一年零一天的时候,如果领主不反对的话就获得了。 但1230年在雷根斯堡获取自由所需居住期限被延长至10年。1278年,巴伐利亚公爵仅允许限定的几种职业的从业者可获取居住权。这表明(  )

A.城市发展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B.城市市民权利时常被领主侵犯C.资产阶级还未掌握城市主导权D.城市自治斗争将会以失败告终

13.

15世纪意大利修辞学家瓦拉说: 这些(希腊罗马)作品之所以神圣,并不在于它们永远关闭了人们前进的道路,而是打开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据此可知,这些作品(  )

A.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表达B.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新的枷锁C.为新文化的诞生提供历史源泉D.破除了专制思想及神学的束缚

14.

下图是苏联1929—1932年进口机械设备占当年进口总额的比重表。据此可知,苏联(  )

A.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利用市场机制恢复发展经济D.借外部环境推动本国工业化

15.

布伦戴奇(美国人,1952—1972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期,国际奥委会与国家奥委会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加剧。1969年国家奥委会常设代表大会在杜布罗夫尼克举行,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27个国家中仅有63个国家出席。这表明(  )

A.新兴国家独立影响国际体育合作B.国际体育事业因为冷战陷入低潮C.开展南南合作契机已经酝酿成熟D.国际治理应该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二、材料阅读

16.

【边疆屯田与大一统】(14分)
材料一
屯田制是一种特珠的农业生产方式,由秦代更戍制,汉代的募民实边以及假田制演化、发展而来。自汉代起,军事屯田就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国策。汉代西域屯田始于汉武帝时期在伊犁河谷的胘雷。昭帝、宣帝、元帝时,屯田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今天的吐鲁番盆地及天山南北、罗布泊北岸及伊犁河谷流域,并设置屯田校尉。东汉时期,屯田范围进一步延伸,并在伊吾卢设置宜禾都尉。从地图上来看,丝绸之路沿线均屯田驻守,实现了立屯田于膏 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

——摘编自张弛《两汉西域屯田的相关问题》

材料二
唐代在边疆的屯田,屯域之广,顷亩之多,远远地超过了以前的朝代,完全解决了边防军的粮食问题。明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屯垦开发,较元代又有很大发展。屯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军屯,边疆民族地区卫所军队,一边戍守一边屯田;二是民屯,官府召募,或罪徙民人到边疆地区屯垦,也有自愿前往的贫苦农民;三是商屯,明政府招盐商运粮到指定的地点,以换取国家专营盐场的盐引。盐商招募内地的贫苦农民,到边疆开垦屯种,以收获的粮食就地交纳,换取盐引,称为商屯。清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较前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东北、新疆、蒙古、云贵川是重点开发地区。

——摘编自龚荫《古代边疆民族地区屯垦开发概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汉时期西域屯田的背景。(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屯田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0分)

17.

【政权建设与国家治理】(14分)
材料一
1921年党的 一大",通过的纲领中明确规定 本党采用苏维埃的形式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一系列法令的相继颁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全国性的新政权的制度探索。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 三三制 原则的实践则推进了政治协商工作方式的出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经过多次反复协商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的制度框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文毕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历史变迁与发展进路》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迅速组建中央政权,并逐步完善地方政权,通过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设置各级人民政权机关,建立了党领导国家工作的制度,并初步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在 二为 方向和 双百 方针指导下,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形成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现。各级党组织,开展社会问题治理、重建社会秩序、重塑社会风尚,形成了集体主义与崇尚英模的社会新风,形成了新的社会治理体制。

——摘编自王建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在政权建设方面的主要探索并分析其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影响。(6分)

18.

【贸易战与国际关系】(15分)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欧洲内部频繁的贸易战中,法国与意大利贸易战最为瞩目。两国贸易战在源头上具有突出的政治导向性。二者在突尼斯保护权问题及意大利加入德奥意三国同盟问题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影响着双方的经贸政策,使得双方在贸易方面争端频现。1886年12月,意大利政府在国内保护主义压力下单方面宣布,一年后废除与法国签订的贸易条约,在新贸易条约的关税标准谈判上双方拒绝让步。1888年2月谈判破裂,法意贸易战爆发。贸易战致使双方损失巨大,对意大利尤甚。意大利在对法贸易上存在先天性不对称。1883年法国对意大利进口额为427百万法郎,出口额为177百万法郎。1888年3月到6月末,法国对意大利出口仅下降1.5%,而同时期意大利对法国出口下降10%。1896年意大利内部政治变动和对外政策的调整,推动法意贸易关系的改善。1898年11月,双方最终签订贸易协定,法意贸易战宣告结束。

——摘编自朱华进《贸易战与19世纪晚期欧洲大国关系》

材料二
日本纺织品从20世纪50年代起抢占美国市场。1957年开始,美国密集通过限制日本纺织品的法案。在重重压力之下贸易战最终以日本 自愿限制出口 的妥协而告终。此后,美日之间又经历了钢铁、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贸易战。到了1985年,美日法英德五国央行行长和财长召开会议,达成《广场协议》,强迫日元大幅度升值。1986年至1991年,日本央行连续五年降息,热钱大量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催生资产价格泡沫。1989年12月,日经指数暴跌,泡沫破灭,从此日本经济开始走向低迷,进入 失去的十年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编《历史读本·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意贸易战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法意贸易战相比,概述美日贸易战的新变化。(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文化交融与发展】(12分)
从考古发掘看, 两河 流域的农业文明是同步起源、并行发展、互相渗透的,这种 江河互济"的空间结构和南北耦合的文化形态,共同孕育创造了中华文明。
除了 江河互济",中华文化的另一大特征是 胡焕庸线 (瑷珲—腾冲线)和西域—东南线的对角线交又带来的东西文化交改乃至中外文明交流。两条对角线的开辟,使中华民族在应对文明冲击时,获得了巨大的回旋余地,这是中华文脉能传承不断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傅才武《中华文化的长江底色〉

请以 文化交融与发展 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