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1月综合自主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9 浏览数:51

一、单选题

1.

庙号起源于商代,对国家有大功的、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被特别追赠庙号。当时的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 ,功高者曰 ,中兴者曰 中",另外按照 祖有功而宗有德 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体现了(  )

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政治特色B.早期原始民主政治得以延续C.祭祀活动带有宗法德政色彩D.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源远流长

2.

孟子在各国游说时曾对诸侯国君说: 市,廛(市场中堆放货物的场所)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稽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途矣。 孟子的这一观点(  )

A.是儒家义利观念的重要体现B.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C.得到了各国君主的普遍认同D.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经济政策

3.

汉代《二年律令》规定: 子女殴打辱骂祖父母、父母判弃市刑(于闹市执行死刑);殴打兄、姊以及伯叔父、姑、舅、姨,判 耐为隶臣妾 刑;而没有血缘关系者,殴打地位相同者判罚金二两,致伤者罚金四两。 由此可见,汉代法律(  )

A.注重维护伦理秩序B.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C.开始具有人文关怀D.丧失了公平公正原则

4.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下表为宋朝部分官员出席曲宴的记载,出席人员变化反映出(  )

时期

太祖朝

真宗朝

曲宴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戚平五年(1002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宋初治国方略的调整B.科举制度日益完善C.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5.

清代学者戴震说,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 。戴震此言意在(  )

A.宣传唯物主义观点B.揭露程朱理学的虚伪C.赞扬以民为本思想D.认同对立统一的做法

6.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 至茶叶、大黄(一种中药)两项,臣等悉心访察,实为外夷所必需。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靳(吝惜)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 。这一认识(  )

A.反映天朝上国观念对认知的影响B.深刻影响了鸦片战争结果的走向C.激发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热情D.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因素

7.

下面为1867—1895年清政府经营的若干近代军事企业的收支统计表(单位:两):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军工企业(  )

名称

年份

共计年数

收入总计

支出总计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71894

27

16039875

16029790

金陵机器制造局

18791891

12

1428161

1427667

福州船政局

18661895

29

1414825

14234570

天津机器局

18671892

25

7246894

7083458

湖北枪炮厂

1890-1895

5

2958162

2818487

A.运营资本较为依赖民间集资B.生产运营保持相对稳定C.收入与开支状况严重失衡D.经营始终坚持市场导向

8.

(2023·湖南 一起考 大联考(模拟三)·8)下图是1923—1926年山西省外来移民职业统计图,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角度观察,图中的情况可能(  )

A.推动当地基层市场经济的发展B.稳固传统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C.导致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D.造成乡村社会秩序混乱和内斗

9.

1937年11月在武汉成立了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宣传部下属的国际宣传处,该处多次组织外国记者赴台儿庄等地采访,并在重庆专门建造外国记者招待所。1942年初,重庆成了名副其实的 远东战场的新闻中心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重视海外宣传与军事斗争的配合B.国共合作抗战引起国际社会瞩目C.英美逐渐加强对中国抗战的支援D.希望依靠外交手段解决中日战事

10.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  )

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C.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

11.

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的军事、行政、技术等工作主要依赖希腊人。当时的学校教育专注于希腊文化,王朝还授予相关职业者及家属免税特权。这(  )

A.加速种族融合B.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C.体现文化互鉴D.埋下王朝覆灭的伏笔

12.

内府总管是英国贵族庄园领地中的重要职位,负责审计账目,监察地方法庭及地方官员。13世纪末起,内府总管的司法权力开始削弱,贵族也开始聘请专业审计师来负责会计工作。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封建经济开始解体B.政治制度变革加剧C.近代因素逐渐孕育D.文官制度初步形成

13.

1484年意大利学者皮科写道,上帝对人这样说: 我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央,以使你观察到这个世界的一切。我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使你死亡或永生。归根结底,你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与塑造者,应该用最适合你的方式来构建自己。 这一看法(  )

A.开启意大利宗教改革的序幕B.体现出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

14.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谱、生活悠然、亲近自然的 田园诗 。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  )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乡土文学思潮进一步发展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15.

1931年,甘地在《青年印度》上发文称: 读者们都明白,《青年印度》和《新生活》都不因商业目的而存在。它们的唯一目标是,教育民众通过非暴力追求真理的方式去赢取 完全自治 甘地的说法意在(  )

A.为政治变革营造舆论氛围B.创造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C.压缩民族工商业发展空间D.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素养

16.

1952年初,美国计划每年投入600万美元用于海外图书馆项目,将大量介绍美国历史文化、民主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图书免费向新兴独立国家的社会各阶层读者开放,同时还积极与当地的社会团体进行交流。美国 海外图书馆 项目的实施(  )

A.反映了冷战背景下美苏对抗升级B.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传统观念的变革C.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D.体现了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势力渗透

二、综合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国家是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社会发展到 复杂化 阶段以后才产生的。有的国家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原创的国家可叫做原生国家;有的国家是学习模仿别的国家建立的,可叫做次生国家;有的国家是在旧的国家被摧毁后重新建立的,可叫做再生国家。综观中华大地,无论是华夏汉民族的原生国家、少数民族的次生国家,还是各种类型的再生国家,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既与古代希腊罗马不同,也与欧洲在资本主义打破封建割据后形成的民族国家不同,而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受到后代史家称颂的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等天下大治的盛世,都是因为国家得到有效的管理而出现的,否则就难以维持下去。例如,秦朝、王莽的新朝、西晋、隋朝都是大一统的帝国,然而却都国祚短暂。刘邦、刘秀、李渊、朱元璋和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正义,也不是因为他们顺天应命,更不是因为他们服从了历史规律或适应了历史潮流,而是因为他们不仅能够在战略和战术上战胜竞争对手,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

——摘编自叶文宪《中华古代国家创生演进的独特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演进的独特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 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急剧萎缩,参合人数越来越少。但事实上,农民有很大的医疗需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到2015年,我国新农合的参合率高达99%,几乎覆盖了全部应参保人口。该制度创新了资金筹集策略,制定了多方主体按照约定共同筹集医疗保障资金的机制,首次明确了政府在新农合中的经济责任和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同时,新农合打破了传统合作医疗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层级分明的组织、经办监督机构,提升了就诊、报销的工作效率,简化了农民的就医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农合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新增许多报销项目,报销比例也有所提高,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工作不断推进。

——摘编自常玉奇《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时期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古代罗马国家筑路的成就是举世闻名的。罗马广场的黄金路标,刻有帝国主要城市的名字以及它们同罗马的距离,象征着世界上的一切道路都汇合到这里。据统计,到公元2世纪时,帝国境内的硬面道路已有372条,总长度达到8万公里。与陆路交通相辉映,罗马国家的海上交通线也相当安全便捷。古罗马国家极盛之时地中海俨然已成为其内海,船舶吨位达到一千吨,顺风时每小时可航行五海里以上。有学者研究表明,那时的海上交通比之19世纪开始之前欧洲任何一种交通都快捷,而就其舒适和安全而论,也并不比我们今天相差很多。

——孙宝国《古代罗马社会新闻史简论》

材料二

时间

英国交通发展概况

17世纪中期

英国相继出台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英国的海上运输才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1663

英国议会通过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即在某些道路上征收通行税的法令,此项税收款必须专用于道路工程。

进入18世纪后

以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管理和维修养护。

1724

英国可通航河道从16001660年间的685英里增加到17241160英里。

17601776

议会通过了不下于452项有关道路建筑及其保养的法令。

18251835

议会通过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1870

英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化有重要意义。其中 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 一章的主要目录如下:

第五单元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以时间观念为中心

第一节新式交通使人们开始形成科学的时间观念

第二节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生活中的时间节奏

第三节新式交通与近代时间价值观念的出现

——摘编自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罗马举世闻名的 筑路的成就 ,结合所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简析古罗马交通建设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交通发展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参照 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 一章,根据所学知识,以 近代商路 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4分)(要求:时空逻辑清晰,层次角度明确,表述涵盖史实,包含三节子目且至少有1个与中国相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