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英、德、美三国出口值比较(以1913年价格计算,单位:百万美元)
国别
年代
制造业
总出口
英国
1899
1327
1978
1913
1970
2556
德国
782
1121
1726
2405
美国
423
1661
846
2484
年份
新建城市数量
平均建设速度(座/年)
1901—1916
7
0.5
1917—1926
65
6—7
1927—1940
116
8
1941—1945
48
9—10
1946—1958
115
9
1959—1991
135
4
二、综合题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三、材料阅读
——摘编自郁巧灵:《都铎时期伦敦的发展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
人物
言论
耆英
老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利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与其兵连祸结,流毒愈深,不若姑允所请,以保江南大局。
——节选自《耆英等又奏形势万分危急已允通商割地赔款折》(1842年7月)
梁启超
今日欧洲之世界,一草一石,何莫非食民族主义之赐。读十九世纪史,而知发明此思想者,功不在禹下也。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愧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使能率由此主义,各明其界限以及于未来永劫,岂非天地间一大快事!
——节选自《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
孙中山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阚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节选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宜言》(1924年1月)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摘编自刘静波、韩国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