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和平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33 浏览数:44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2.

孔子曰: 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 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商代(  )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3.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

4.

当时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宗法时代的周天子绝对不敢设想的。这缘于秦朝(  )

A.交通网络的发达B.得到人民的支持C.中央集权的制度D.休养生息的政策

5.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 中朝 说: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6.

如果把 大运河的开凿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 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7.

魏晋和隋唐时期赋税制度中的 指(  )

A.征调徭役B.征收纺织品C.征收粮食D.上缴棉布

8.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要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B.道教传播广C.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D.佛教本土化

9.

宋朝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在政事堂同议政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C.解决财政危机D.缓解边防压力

10.

《元史·地理志》写道: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说明元朝(  )

A.在边疆实行了改土归流B.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C.激化了尖锐的民族矛盾D.减少了对内地的赋税征收

11.

与北宋时期相比,南宋时期南方面粉消费量猛增,小麦价格暴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临安面食店的数量大增。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根本改变B.均田制度走向瓦解C.水稻种植技术落后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12.

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

A.因地制宜的管理B.中央集权的加强C.专制主义的削弱D.地缘政治的特点

13.

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 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 工商皆本 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这一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

A.封建土地兼并严重B.对外贸易发达C.社会经济结构变化D.社会性质变化

14.

虎门销烟后,针对鸦片贩子藏身澳门,林则徐发布严禁贩卖鸦片的告示, 无论澳门铺户以及出海商船,并住澳之西洋夷人 如有违犯, 皆必从重惩办 ,并强调 澳门虽滨海一隅,亦是天朝疆土 ;1839年9月还亲自巡视澳门, 华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 。这反映林则徐(  )

A.强烈的领土主权意识B.塞防海防并重的思想C.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D.认为治国应以民为本

15.

丘逢甲在近代中国一次战争后写下这样的诗篇: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所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 预备立宪 ,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

A.清末 新政 的失败B.国内矛盾的激化C.黄花岗起义爆发D.革命党人的妥协

18.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该杂志作为史料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百日维新B.黄花岗起义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19.

近代某一事件发生后,《申报》刊登了赣榆县商会通告: 外交失败,国事日非,莽莽神州,恐将沦于夷族,幸我国人警醒尚早,引以为惧,北京学生振臂一呼,全民响应……现以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为目前之计,树风声以夺人,挽狂澜与(于)既倒。 据此判断,该事件是(  )

A.保路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20.

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着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红军长征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1.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国民党领导人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这标志着(  )

A.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B.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C.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2.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以下内容支持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观点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2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等活动,其共同目的是(  )

A.推翻南京国民政府B.解除封建土地束缚C.巩固新生人民政权D.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24.

图2是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报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图2

A.人民民主政权得到有效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D.人民公社体制迅速发展

25.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正式建交 等成就的取得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6.

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 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27.

1978年12月,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8.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除中国之外,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已超过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与此同时,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汉语列为主要语种。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中国(  )

A.综合国力的提升B.改革开放不断深入C.汉语的大力推广D.对外经济交流需要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B.中共十七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

30.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据报道,中欧班列年度运送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近560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发送货物93.6万标箱。中欧班列的运行(  )

A.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B.扩大了中国的外交范围C.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D.打通了中欧间运输通道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魏晋时代)士族人物几乎垄断了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及中书省中书舍人以上的显要官职。在选官制度上,资品的评定完全演化为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第高下为标准。官职的清浊、升迁之迟速,完全看门第是上品还是卑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种最淡化个人与其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必须由文章来集中表现,由此, 以文取人 就有了绝对、完全的意义。宋代还采取了禁 公荐 、禁座主与门生建立密切关系和举行殿试等……人格淡化、面对天子、取士之途趋一、考试内容趋一的种种发展,都意味着科举越来越以一种尽量客观、中立、平等的标准来对待所有报考者。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 新民学会 。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石仲泉、鞠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产生的背景。(6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属于国家工业化战略1.0版本。这一版本总体上参照苏联工业化模式,由国家发动工业化,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辅之集体企业以及后来的农村社队企业,实行重工业优先战略,以追赶超越发达工业化国家(如英国)为目标,力图跨越式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家工业化直接带动了全国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为中国工业化长远发展、经济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胡鞍钢《中国工业化道路70年:从落后者到引领者》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的工业改革,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工业改革主要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分域推进的 渐进改革 梯度推进 试点推广 的改革路径。中国工业沿着世界工业化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极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但也产生许多问题,甚至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摘编自金碚《中国经济70年发展新观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探索和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