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90

一、单选题

1.

双塔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双塔二期遗址墓葬中出土了有装饰麻点状印纹的陶杯、兽面纹玉佩、玉环等。与双塔二期遗址大致同一时期的是(  )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红山文化D.二里头文化

2.

春秋决狱,是两汉时期儒家学者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刑事判决法源根据的司法活动。董仲舒有云: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这说明(  )

A.法律儒家化在汉代基本定型B.《春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C.司法裁量要依据人内心动机D.儒家礼义经典渗入司法审判

3.

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四散逃亡,留下的大多投入豪强大族门下,充当佃客、部曲。故而出现许多庞大家族,或 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或 百室合户,千丁共籍 。这表明(  )

A.战乱引发人身依附关系变化B.宗族组织的凝聚力有所削弱C.经济重心南移影响户籍制度D.田庄经济改变国家赋税政策

4.

下表为《明史》对万历前期与张居正共事的四位内阁成员的记载,这一情况(  )

姓名

记述

出处

吕调阳

张居正当国,同列吕调阳莫敢异同。

《明史·张居正传》

张四维

因张居正推荐入阁,谨事之,不敢相可否,随其后,拜赐进官而已。

《明史·张四维传》

马自强

虽持正,亦不能有所为,守位而已。

《明史·马自强传》

申时行

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明史·申时行传》

A.客观上利于推进改革B.冲击了君主专制权力C.有效遏制了宦官专权D.推动权力中心的转移

5.

清初京察考核标准为 才、守、政、年 四格,对官员的履职水平、职业道德、为政态度、正常工作的年龄范围进行考察,雍正时期四格形成了 守、政、才、年 的模式,这一转变体现了(  )

A.整治贪腐保证清廉的决心B.官员操守成为京察的重要标准之一C.科举制度内在弊端的暴露D.官员考核标准随时局变化动态调整

6.

道光二十二年夏,清廷征调2000名吉林、黑龙江官兵,驻山海关、高桥、大凌河等处,随时预备直隶、盛京调用。清政府这一行动是为了(  )

A.抗击沙俄侵扰边疆B.应对英军侵略C.阻止太平天国北伐D.解决朝鲜危局

7.

下表是据1911年清政府《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统计出来的蒙藏回高等小学堂教授科目及学时情况。这(  )

年级

周学时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蒙藏回

语文

14

汉文占1/2)

14

汉文占7/10)

12

汉文占8/10)

12

汉文占9/10)

修身

2

2

2

2

算术

5

4

4

4

历史

3

3

3

3

地理

3

3

4

3

格致

0

2

3

3

体操

6

6

6

6

周总钟点数

33

34

34

33

①构建了清末新式教育基本框架
②保障了民族语文教育的合法性
③体现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意志
④折射出边疆治理 因俗而治 的发展趋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8.

据统计,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数约占1/3,党的一大代表中有多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过辛亥革命的感染。这表明辛亥革命(  )

A.进一步激发了民族意识B.对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做出贡献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组织条件

9.

1937年,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作了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他指出,要坚持统一战线,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同时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对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毛泽东这一主张(  )

A.汲取了国民大革命的经验教训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发挥了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D.揭露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阴谋

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决定在西南、西北、中南13个省纵深地区建立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这一决定意在(  )

A.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B.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C.密切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D.适应国家战略和战备的需要

11.

邓小平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邓小平旨在强调(  )

A.全方位培养社会主义新人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提高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D.政策制定要符合人民需求

12.

埃及古王国时期一份材料记载,有位寡妇与其丈夫的3位表兄争夺丈夫的遗产,最终她获得了胜利;还有一处遗址的墙壁上铭刻了有关继承的诉讼,法院把地产的经营权授予一名妇女,收入与其他的妇女共同分配,由此可以推知古埃及(  )

A.女性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B.成文法典注重保护妇女权利C.妇女拥有一定经济自主权D.司法机关允许女性担任职务

13.

11世纪前后,西欧的封建领主们倾向于直接经营自营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劳动。12世纪后期,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此外,他们还采取出租宅地、建立市场、出租摊位等方式,从市民生产活动中收取相关租金和税费。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A.经济规律作用于领主权力B.领主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市民成为领主的主要税源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一定影响

14.

16世纪的欧洲,一场 着装革命 迅速崛起。人们不再将衣服视为对家族的传承或对后代的投资,厚重耐用的传统羊毛服饰逐渐被淘汰,轻便优雅且易于更换的时尚新服饰成为新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扩张B.文艺复兴的发展C.商业革命的推动D.审美观念的变化

15.

拉美独立运动爆发后,俄、奥、普等国决定派兵镇压,但遭到英国强烈反对,英国凭借制海权,最终有效地阻挠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武装干涉行动;这(  )

A.为北美民族独立运动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B.反映了列强之间既斗争又勾结的矛盾关系C.顺应了拉美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时代潮流D.体现出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利于拉美的独立

16.

1985年,日本半导体产业所占世界份额超过美国,美国对日本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发起调查,要求增加美国出口商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最终美日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美国的协议。1995年开始,日本半导体企业的产品在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开始下滑。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美国B.战略科技博弈是经济实力的较量C.全球贸易竞争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D.日本在美国科技打压下无力应对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京师赈粜之制,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始行。其法(赈粜粮)于京城南城设铺各三所,分遣官吏,发海运之粮,减其市直以赈粜焉。凡白米每石减钞五两,南粳米减钞三两,岁以为常,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以京师米贵,益广世祖之制,设肆三十所,发粮七万余石粜之,白粳米每石中统钞一十五两,白米每石一十二两,糙米每石六两五钱。赈粜粮之外,复有红帖粮。红帖粮者,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始行。初,赈粜粮多为豪强嗜利之徒,用计巧取,弗能周及贫民。于是令有司籍两京贫乏户口之数,置半印号簿文贴,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封贴以给。大口三斗,小口半之。其价视赈粜之直,三分常减其一,与赈粜并行。

——摘自《元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赈粜粮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赈粜粮相比,红帖粮的进步之处。(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大概北宋早期,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才正式诞生。它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时期聚众讲学的风格,又继承了盛唐时期书院的修书和藏书功能,并伴随着宋初生产力的提高,最终登上历史舞台。两宋期间,二程、朱熹、陆九渊等一大批名师巨儒创建了规模不同的书院,如朱熹兴复的庐山白鹿洞书院、陆九渊创办的贵溪象山书院。1241年,宋理宗御笔亲书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赐太学。宋代书院多以讲授 四书五经 为主并鼓励学术交流,提倡思想争辩,为社会求学的士子文人进行讲学。在文人的不懈努力下,宋代书院把教学、学术自由和文化人格的传递与建设三者融为一体,从而铸成了教育、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杨渭生《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等

材料二
11世纪末,欧洲经济呈现出一派复兴景象,在城市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大学。1158年被当时皇帝授予特许状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正是在博洛尼亚法律学校的基础上诞生的。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均可自由流动,学术交流频繁,造就了某种 大师 大学 互动的气象,如著名法学家欧内乌斯与以法学著称的博洛尼亚大学、哲学家和神学家彼得·阿伯拉尔与以神学著称的巴黎大学。教师中主要是世俗学者、教授医学、法学和神学等课程。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哲学等成为中世纪大学的标准教材和重要教学内容。大学学生修毕课程,经考试及格可得到 硕士 博士 教授 的学位。许多反对教会权威的学者,被教会以 异端 的罪名处以火刑或终身监禁。但是这些并不能遏制 异端 思想在大学中的滋生和传播。

——摘编自孔样民主编《世界中古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共同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影响。(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有两本反映甲午战争战况的《日清战争写真帖》,内含原版蛋白照片184张,每张照片都注明了摄影时间、地点、方位、人物和部队番号等要素。与战时写真照片相较, 载甲午战争相关内容的锦绘版画具有数量多、流布广和影响大的特点,这些版画使得濒临绝境已为 夕阳产业 的浮世绘行业起死回生且再度燃发生机。然而,创作这些甲午战争主题锦绘作品的画师们无一人亲自参加过甲午战争,也无一人曾亲赴一线对战争进行过考察。

野田市立图书馆所藏锦绘《媾和谈判之图》

——摘编自王明兵《甲午中日战争的图像史学:历史呈现及其虚无主义叙事批判》等

材料二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转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实业救国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在权衡时局利弊下,最终放开了私人设厂的禁令,并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法条。在政策的倡导下,仅1895—1898四年内全国开办的民族工厂就有80余家。至1905年,设厂高潮已初见端倪,到1906年达到顶点,投资额冲破2290万元,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

——摘编自王姗《1895—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日清战争写真帖》和《媾和谈判之图》对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转机 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图为《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驱动与动态演进过程示意图》。


——摘自方创琳、孙彪《新质生产力的地理学内涵及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

请以生产力为主题,拟定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