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点石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9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按照 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分封诸侯, 作为爵位的第一等,具有很高的地位。之后 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秦汉时期,平民百姓也能称为 。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分封制度日渐普及B.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社会结构发生改变D.社会风气走向开放

2.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律法规定,举家连坐者,其中年满70岁的老人,可以被免罪而返还乡里,律法还允许其一子回乡侍养,待到其亡故后,其子再回边镇服刑。这表明北魏法律(  )

A.具有细密严苛的特点B.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C.残留原始民主的痕迹D.是部落习惯法的延续

3.

《清异录》云: 唐世举子将入场,嗜利者争卖健豪圆锋笔,其价十倍,号定名笔。笔工每卖一枝则录姓名,俟其荣捷,则诣门求阿堵,俗呼谢笔。 这反映出唐代(  )

A.商业发展重视营销策略B.技术进步推动毛笔畅销C.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动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4.

宋初,枢密院沿用五代以来的文书形式,用枢密院宣代表君主传宣重要军政命令。后来,为与中书门下的文书形式——札子相对应,枢密院使用札子渐多,进而成为枢密院最为重要的军政文书。枢密院文书的这一变化(  )

A.有利于枢密院地位的提升B.源于国家统治政策适时调整C.体现出皇权专制得到加强D.表明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

5.

如图为宋元时出现的与麦钐(割麦镰刀)配套的麦绰(收麦簸箕)和麦笼(盛麦容器)联合作业,极大提高了收麦效率。这体现了(  )

A.多种经营日益兴盛B.精耕细作的劳作方式C.稻麦复种得到推广D.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6.

白盐井是清代西南边疆的盐赋重镇。雍正时期编纂的《白盐井志》 秩官志 中, 土司 条目列于流官 文职 武职 之后;到了乾隆时期所修的《白盐井志》中,删去了 土司 条,将历任盐官、有功的文武官员均列入 官制 名宦 治迹 等条目。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史学研究取得进步B.文化交融逐步深入C.主权意识开始萌发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7.

据统计,湖北自1889年到1907年共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出于工作需要而创设。1902年为推广新学制而设立的 学务处 ,比清廷的有关规定早了一年多。这说明当时湖北(  )

A.洋务运动成就斐然B.成为全国经济中心C.社会观念领先全国D.积极推动新政改革

8.

下表是1915—1919年山东龙口主要进口商品分析(部分)。这反映出当时(  )

年份

棉货类

染料

火柴

煤油

1915

80.3

0.1

4.92

/

1916

65.7

0.02

4.6

2.3

1917

45.6

0.26

6.1

3.96

1918

38.1

1.6

4.76

7.1

1919

29

2.4

4.4

16.4

A.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欧美加紧经济侵略C.入超危机逐渐显现D.经济结构渐趋平衡

9.

1928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开办消费合作社,使工农贫民得到廉价的货物,免除商人的剥削。开办贩卖合作社,使农民及工业小生产者的出品得到适宜的价钱,免除行栈等奸商的操纵。开办信用合作社,使工农平民得到低利无抵押的借款,免除资本家地主的重利盘剥。这些规定(  )

A.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C.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10.

毛泽东于1970年同法国政府代表团谈话时说: 世界上的事就是要商量商量……国际间的事要由大家商量解决,不能由两个大国来决定。 他旨在强调(  )

A.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C.发起不结盟运动的紧迫性D.反对殖民主义、封锁政策

11.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为满足回国探亲的和前来投资的海外华侨、游客的需求,设计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情怀、地域文化特色、硬件设施到位的五星级酒店。21世纪初,广州的国际商务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迅猛,随之酒店设计也逐渐趋近国际化风格。这一变化表明广州(  )

A.重点发展旅游产业B.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C.对外开放深入发展D.社会思想发生根本变化

12.

古罗马建筑包括五种柱式,其中三种直接继承自古希腊,其余的两种新柱式也是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据此可知,古罗马建筑风格(  )

A.与古希腊建筑无异B.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样板C.缺乏自主创新精神D.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3.

973年,英格兰国王埃德加开始管控铸币, 虽然硬币由多达80多家铸币厂铸造,但是铸造硬币的模具则是由中央统一控制的,每块铸币都印有对此承担责任的铸币商及铸币厂的名字 。这一措施旨在(  )

A.强化国王权力B.构建民族国家C.增加赋税收入D.提高铸币质量

14.

以英国和德国的汇率来说,19世纪20年代之前,两者之间的汇率波动范围较大,但是从1816年《金本位制度法案》颁布之后,英镑和马克之间的比率一直维持在1:13和1:14之间,很少有大的波动。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推动德国工业革命的进行B.扩大垄断组织的优势C.促进英德两国贸易的开展D.构筑起国际贸易壁垒

15.

如图为1970年的一幅漫画:一头顶着英国皇冠的狮子挥动着马戏团的鞭子,指挥一个土耳其人和一个希腊人相互厮打。据此推断,该作者意在(  )

A.谴责英国干涉别国内政B.嘲讽雅尔塔体系的瓦解C.颂扬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D.指责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16.

列宁在二月革命后明确提出:革命的无产阶级不能不把这次革命看作是它在自己的伟大道路上取得的初步的但还远不是完全的胜利,不能不给自己提出继续为争取民主共和国和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任务。他旨在强调(  )

A.二月革命爆发的合理性B.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C.团结各个阶层的重要性D.推翻沙皇统治的紧迫性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明朝初期,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燕会,小集多用散乐,唱大套北曲;若逢大席,则用教坊院本。万历后 乃变而尽用南唱 ,其中的昆曲 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士大夫禀心房之精,靡然从好

——摘编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材料二
明嘉靖年间,士人魏良辅作《南词引正》,对昆山腔进行改造。他吸取了民间北曲演唱的经验,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提高了昆曲的演唱水平。在伴奏方面,增加了箫、三弦等乐器,使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演唱方面,将 字清 腔纯 板正 视为唱曲的 三绝 。改革后的昆曲因唱口细腻,悠扬悦耳,因此又被称为 水磨调 ,逐渐成为昆曲正宗。明万历后,昆腔新声传播南北,文人创作昆曲传奇已成风气。汤显祖开创了昆曲传奇创作的时代,同时演唱昆曲的家庭戏班和商业性江湖班社也渐成蔓延之势。明代末期,昆曲以苏州为中心流布全国,观演昆曲成了一种社会风尚。

——摘编自王胜鹏《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与日常生活(1465—1820)》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代昆曲艺术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昆曲艺术逐渐兴盛的原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开始在上海等地创办缫丝厂,江浙地区的土丝业受到打击,江浙地区的商人、官僚开始引进外国设备,发展机器缫丝业,但民间仍以缫制土丝为主,机器缫丝业发展艰难。1916年之后,国内军阀割据,经济发展受限,缫丝业发展受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渐复苏,世界进入机器工业化发展的潮流,传统方式生产的生丝需求量减少。

——摘编自张会会《中国近代丝绸商品出口竞争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日本自1859年横滨开港以来,生丝贸易有了显著发展。建立了富冈制丝厂的涩泽荣一后来回忆道: 当时我国出口的生丝,全部都是手摇缫丝,不是欧洲式的机械缫丝。因此,作为一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必须扩张其销路,一定要改成像意、法一样的机械缫丝。 1909年,在官民实业座谈会上今井五介提出 首先统一各地方原茧才是谋求生丝统一的上策 ,在广大缫丝业者中引起巨大反响,蚕种统一运动就此开始。1911年蚕丝业法公布,在各地设立官营的原茧种制造所。

——摘编自孙晓莹《晚清生丝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兼与同期日本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近代中日两国生丝业所面临不同境遇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日两国生丝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世纪末,钢铁巨头卡内基的钢铁厂引进了最新的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大大降低了钢材生产成本。但他仍感到需要有自己的原料来源,这包括生铁、煤和焦炭,以免对供应商形成依赖。这样的大企业集团通常都会采用降低工资和价格的办法来吞并其他更弱小的生产商。美国1870年有808家钢铁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到1900年,只剩下不到70家。在石油界,洛克菲勒观察到, 个人竞争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想稳定价格、消除竞争,就要收买或驱逐在新泽西的竞争对手。到1898年,他的公司生产额已占全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发现通过出售股票,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来扩大生产,同时有限的义务也可以保护投资者和高层的个人财产。卡内基和洛克菲勒这样的工业家在19世纪末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也加速了财富集中的进程。1890年,占美国人口1%的美国最上层家庭拥有总财富的25%,占美国人口10%的上层人士拥有73%的财富。

——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出现的新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经济发展趋势对美国社会的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教卫生领域的一系列伟大建设成就。
请围绕 建国以来的社会变革与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1—2个领域,自拟论题并阐明理由。(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