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开始在上海等地创办缫丝厂,江浙地区的土丝业受到打击,江浙地区的商人、官僚开始引进外国设备,发展机器缫丝业,但民间仍以缫制土丝为主,机器缫丝业发展艰难。1916年之后,国内军阀割据,经济发展受限,缫丝业发展受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渐复苏,世界进入机器工业化发展的潮流,传统方式生产的生丝需求量减少。
——摘编自张会会《中国近代丝绸商品出口竞争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日本自1859年横滨开港以来,生丝贸易有了显著发展。建立了富冈制丝厂的涩泽荣一后来回忆道:
“当时我国出口的生丝,全部都是手摇缫丝,不是欧洲式的机械缫丝。因此,作为一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必须扩张其销路,一定要改成像意、法一样的机械缫丝。
”1909年,在官民实业座谈会上今井五介提出
“首先统一各地方原茧才是谋求生丝统一的上策
”,在广大缫丝业者中引起巨大反响,蚕种统一运动就此开始。1911年蚕丝业法公布,在各地设立官营的原茧种制造所。
——摘编自孙晓莹《晚清生丝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兼与同期日本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近代中日两国生丝业所面临不同境遇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日两国生丝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