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43

一、单选题

1.

河南郑州的双槐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巨型遗址,图1是其功能布局示意。据此判断,当时(  )

图1

A.社会阶层的分化十分明显B.生态恶化威胁着人类安全C.人力资源的调动能力较强D.水稻种植满足了食物需求

2.

有史书记载:建武五年(29年),即复三十而一之税;二年、六年、七年、十三年、十四年,屡诏免嫁妻、卖子及奴婢是也。这一描述表明当时(  )

A.社会阶级矛盾激化B.政府惩处贪污腐败C.儒学深入社会基层D.国家恢复发展生产

3.

《隋书·食货志》记载,隋开皇三年(583年),杨坚以 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 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这说明,隋朝(  )

A.有意开凿南北相通的运河B.重视解决粮食储备与转运C.鼓励地方做好粮食的储存D.建立起完备的灾害防控体系

4.

《春明退朝录》里记载宋太祖与宋太宗时的情景: 敕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于都堂与宰臣赵普同议公事 雍熙四年(987年),文德殿前始置参政砖位,在宰相之后。至道中,寇莱公为参知政事,复与宰臣轮日知印、正衙押班。 宋初设参知政事意在(  )

A.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防止宰相权力过大C.保证决策的合理性D.扩大官僚队伍规模

5.

朱熹说: 大凡道理,皆是我自有之物,非从外得 唯德,明之在己。 由此可见,朱熹(  )

A.强调道德自觉B.提倡格物致知C.关注社会教化D.反对传统权威

6.

据记载,雍正八年(1730年) 春秋之间,朕躬偶尔违和,马尔赛、张廷玉、蒋廷锡赞襄机务,公正无私 数月之中,朕躬得以静养调摄者,实赖伊等翊赞之力也 。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宰相的存在具有合理性B.皇权与相权得以平衡C.军机处发挥了辅佐作用D.皇帝集权发展至顶峰

7.

190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写道: 复用伊里布、琦善驰援请和,遂令璞鼎查于江宁为盟书。其略曰:中国焚英鸦片,偿银二千六百万两,以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为英国交易之区,香港永归英国。 与该描述相关的是(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8.

1897年,梁启超在《上南皮张尚书书》中指出: 而惟政治学院一门,于中国为最可行,而于今日为最有用。 建议中国应效法欧美和日本尽速设立 政治学院 。其旨在(  )

A.对抗西方文化侵略B.培养变法人才C.加强新式教育建设D.挽救民族危亡

9.

表1是革命派人士领导的武装起义。这说明(  )

表1

时间

名称

主要指挥者

189510

广州起义

孙中山

19075

潮州黄冈起义

陈涌波、余既成

19079

钦廉防城起义

王和顺

19083

钦廉上思起义

黄兴

19102

广州新军起义

倪映典

19114

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兴

A.同盟会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开展B.清朝封建统治已土崩瓦解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D.革命力量呈现多元化趋势

10.

民国时期,中国卫生牙刷工厂在牙刷的广告词中提出其 是个人卫生上日用的必需品,是卫生教育上良好的工具 ;亚林沙而的广告自称是 浴身净手、卫生必需 的良品。此外,卫生化学酱油、消毒卫生管、利华卫生药皂、卫生鞋袜、卫生草纸的广告随处可见。据此可知,民国时期(  )

A.外来侵略推动卫生事业发展B.国人卫生观念有所提升C.商业广告负有卫生教育责任D.医疗卫生体系日益完善

11.

1925年3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办的《农民》报创刊,1926—1927年上半年,大量农民报刊出版,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 报刊潮 。这一 报刊潮 出现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B.北洋军阀统治的覆灭C.农村土地革命的开展D.工农武装割据 提出

12.

图2为八路军战士创作的歌曲。该歌词反映了(  )

……破坏正太路,切断平汉战,同蒲路拦腰斩,鬼子没法干。八路军、决死队,杀敌千千万,包围阳泉站,攻克娘子关。公路挖成壕,炸坏铁路桥,这一场大战,实在呱呱叫。

图2

A.边区人民对胜利的向往和期盼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敌后战场的开辟牵制日军兵力D.百团大战鼓舞了军民的斗志

13.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华北财经工作会议,决定把晋察冀边区银行与冀南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把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区财政危机的出现B.第二条战线的形成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D.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4.

1957年2月,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处理敌我矛盾时要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要用民主的方法,即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这些论述(  )

A.奠定了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基础B.否定了 两个凡是 错误观点C.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重要思想准备D.指导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15.

表2为1980—200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表2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出口总额

181.2

273.5

620.9

1487.8

2492

进口总额

200.2

422.5

533.5

1350.8

2250.9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C.多边外交政策贯彻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6.

2012年以来,中国与世界分享五大发展理念,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 中国药方 ,宣布设立 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呼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说明,新时期我国(  )

A.发展全球伙伴关系B.开展全方位的外交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D.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表3有关唐代科举的记述

王维以第一名中举,缘于他成功地向岐王及太平公主投献了自己的诗作并得到赏识

《太平广记》

装度于贞元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后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等

《旧唐书·裴度传》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及第时所作的诗

材料二
图3是唐代前后期平民出身的官员 科举入仕 比重的变化。

注:(1)入仕方式从图形的12点钟方向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为荐举、授官、荫庇、军功、科举、归降和其他共七类;
(2)安史之乱(755—763年)作为唐代前期后期的分界点。

——摘编自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的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科举制的作用。(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全中国的民众现在是处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
帝国主义列强对于我们的侵掠是日益加紧。……要把数万万中国的劳动群众放在它们的屠刀下面,永远变成它们的奴隶牛马。……
整个社会的组织是处在一个大崩溃的前面!
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是一切罪恶的制造者。……
它(国民党)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是采取了 无抵抗 镇静 逆来顺受 的投降政策。它要求国际联盟与美国等来共管中国、瓜分中国,向这些强盗国家的政府奴膝婢颜的去请愿。……
一切同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的妥协,绝对不能解决目前的紧急问题。只有全中国的民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坚决的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民众的革命斗争,推翻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建立工农民众自己的政权,我们才有出路。……
全中国的工人、农民、兵士以及一切被压迫的民众们!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伟大事变的前面。我们要大家起来,为了民众的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的胜利而斗争。胜利是我们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32年1月1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发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发表的意义。(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表4我国粮食支持政策历史演变基本情况

19491984

以生产要素方面支持为主

稳产保供

统购统销;补贴国营拖拉机站机耕定额亏损;调低化肥、农药出厂价格;在降成本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农用工业品出厂和销售价格

19852003

增加对合理粮食价格关注

稳产保供、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合同定购粮食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及预购定金挂钩的三挂钩政策;计划内严格执行国家定价,对计划外化肥、农药、农膜等实行最高限价;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制度、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主销区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20042014

综合支持逐步建立

稳产保供稳市、工业反哺农业、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

2015年至今

综合支持提质升级

稳产保供稳市、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可持续发展

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玉米生产者补贴;大豆生产者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摘编自杨睿《75年来我国粮食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成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粮食支持政策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粮食支持政策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就中国古典文化而言,其生命也有一个由生长到全盛到衰落的历程。明清(1840年前)两代便处于这一历程的后段,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明清文化 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