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89

一、单选题

1.

西周出现过 懿王崩,立其叔辟方,是为孝王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 共和 ”的现象,但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实行嫡长子世袭制。这反映了(  )

A.统治阶级权力斗争激烈B.原始民主对王权的冲击C.政权与族权的紧密结合D.周王权威受到相权挑战

2.

陕北地区出土大量东汉时期有关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画像石,其最常见的主题如图1、图2。这些图像可用于说明东汉时期陕北地区(  )

A.百姓生活富足B.军事地位显要C.基层治理混乱D.面临突厥威胁

3.

西晋 八王之乱 以后,很多北方大族为避战乱,往往携整个宗族南迁。东晋建立以后,为强化对南渡 侨民 的管理,改其白籍为黄籍,将 侨民 并入所在郡县管理。这一政策的实施(  )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促进了北民的大量南迁C.冲击了东晋政府的中央集权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4.

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颁布《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要求在修撰南北朝历史时,对宋、梁、齐、陈、北魏、北齐、北周等各族所建政权的历史要 一体观之 。这(  )

A.有助于巩固大一统政治格局B.开启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C.树立了皇帝 天可汗 形象D.体现了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

5.

靖康之变,宋廷南渡。江南地区的乡里安全多由县尉、弓手、土兵与自发性的民间自卫武装来维护;地方的公共建设和文教活动也需仰赖以乡居官员、士人和富人所形成的权势之家共同协助。这反映出当时宋朝(  )

A.强干弱枝传统得到强化B.南北对峙影响基层治理C.崇文抑武政策贯彻落实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6.

明朝前期官方役使匠户、民夫开矿。但到了清朝,雇工生产使得官营矿场成本提高,因此,全国大体上没有真正的官营矿场,朝廷不得不放宽对民营矿场的限制。这一变化折射出清朝(  )

A.民众赋税负担减轻B.雇佣劳动助推技术迭代C.矿业生产趋于没落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7.

1891年,光绪皇帝要求受过英美教育的国子监学生和京师同文馆的教习向其教授英文,他还将此事昭告全国。这表明(  )

A.光绪帝锐意革新推进变法进程B.统治者积极应对瓜分狂潮C.中体西用受到最高统治者认可D.西学社会影响力深及宫廷

8.

列强在华投资统计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1914

1931

英国

607.5

1189.2

日本

219.6

1136.9

美国

49.3

196.8

德国

263.6

87.0

表1

表1客观上反映出(  )

A.改订新约 吸引资本来华B.中国加速融入世界商品市场C.列强在华势力出现重大调整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低谷

9.

图3是发表于1945年冬的一幅时局讽刺漫画《西游漫记》(局部)。这一作品反映了(  )

入境者用金银兑换纸币方准过去!

纸币国遍植的纸币树

图3

A.军阀割据妨碍了商品流通B.币值混乱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C.国民政府对经济巧取豪夺D.反动势力阻止民众奔赴解放区

10.

1953年,毛泽东对中央财政部公粮征收做出如下批复: 小农经济增产不多,而城市粮食的需要年年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城市乡村不同时紧张更好,但恐怕办不到。 这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关系需要适时调整B.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C.米棉之战亟待提上工作日程D.领导人要求工业要反哺农业

11.

1984年,几个温州家庭在北京南郊开起加工衣服的小作坊,后续不断吸引同乡加入。90年代,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 浙江村 ,有兴旺的加工业和商贸业中心,并有9.6万外来人口在这安家。这反映出(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开放格局B.社会经济活力的日益增强C.逆城市化现象的悄然出现D.国有企业改革的显著成效

12.

325年,尼西亚会议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主持召开,他以基督教首脑的身份亲自过问教义神学、礼仪活动、人事安排,呼吁各地主教恢复教会团结。据此可知,尼西亚会议(  )

A.促使帝国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B.确立了森严的教会等级制度C.试图弥合天主教与东正教分歧D.有助于维护君主的独裁统治

13.

英格兰自13世纪末至16、17世纪之间,庄园佃户缴纳的货币地租往往长达200年或250年保持不变。与此同时,地租在土地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3缩减到1/5、1/6甚至1/18,留在佃户手里的产品不断增加。上述现象(  )

A.巩固了庄园主的经济地位B.强化了固有的等级秩序C.推动了商品经济走向繁荣D.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14.

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在伦敦和其他城镇、城市和乡村,开始普及专业的警务。从政府领取薪水的职业警察替代了受害人或治安官的扈从,逐渐成为主导调查和抓捕罪犯的主力。这反映出(  )

A.社会管理体现权力制衡B.工业革命改善国家治理C.国家破坏地方自治传统D.司法实践强调结果正义

15.

1933年,由留学生组成的西非学生协会在巴黎成立,该协会主张在学习西方的文化同时,要 与你们的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 。这种文化策略(  )

A.目的在于笼络法国殖民势力B.同时兼顾了开放性和本土性C.反映了西非民主运动的高涨D.有助于开启西非近代化进程

16.

表2为苏联20世纪下半叶部分时期农业投资增长率统计情况。这一做法(  )

时间

增长率

第七个五年计划(1961~1965)

19.6%

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

23.2%

第九个五年计划(1971~1975)

26.2%

表2

A.难以解决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B.极大地改善苏联经济结构C.表明苏联经济增长率节节攀升D.导致了重工业发展的停滞

二、材料阅读

17.

度牒是由国家发放的证明僧人和道士身份的官方凭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为控制僧道,唐政府实行度牒制度,唐太宗时期控制度僧权,限定很少的度牒额度。度牒由尚书省发行,度牒上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等。执有度牒者是政府承认的合法僧道,游食四方不受刁难。合法僧道才可以免除赋役。

——摘编自曹旅宁《唐代度牒考略》等

材料二
明朝正统年间,皇室大力兴建寺院,度牒制度开始受到严重挑战。至景泰年间,后宫崇佛大为泛滥,度牒发放数额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增加。明中叶以后,僧道中有度牒者,不低于70万人。此前度牒出卖,大多因为灾伤,所纳基本是粮食之类的救灾物资。嘉靖中叶以后,纳银给度成为主要做法,是朝廷财政收入的常规项目。

——摘编自赵轶峰《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实行度牒制度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中叶以后度牒制度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

18.

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形成于何时?这在我国学术界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在1895年以前就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另一种意见认为,形成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年;第三种意见认为,20世纪初年,中国的资本家已经出现,但直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特殊历史环境严重妨碍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摘编自林增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化。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农民包含 佃农自耕农与中小地主 不积极作恶的大地主 ,强调 全体农民 起来反抗 劣绅土豪 。随着蒋介石发动政变,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指引下,1927年5月中共五大做出决议,中国农村 大部分的田地为收租的大地主所占有。中国田地只有百分之三十四属于农民。 1930年,毛泽东在五大决议和大量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包括小地主在内的地主是农村中的 敌人阶级

——摘编自王先明《地主:阶级概念的建构与现代中国历史的展开》

(1)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 独立的阶级 的形成时间,你赞成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27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对象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近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序号

时间

具体史实

18世纪

英国与印度的书信往返大致需要两年时间。

19世纪70年代

英国铺设了连接英格兰与苏伊士、孟买的海底电缆。

1876

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获得了电话专利,并将电话商用化。

1933

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以广播的形式向全国公众发表谈话。

1957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卫星通信时代。

20世纪后半叶

全球总共有13台互联网根服务器,美国掌握其中10台。

——摘编自【美】德伯拉·L·斯帕《技术简史》等

依据材料,提取两个或以上的信息,围绕 近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自拟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加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随着20世纪70年代 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势力的开始壮大,新的权力与财富中心在中东的石油产出国出现。而不结盟运动也在联合国中成为越来越活跃的政治角色,有时他们利用西方势力在合作上的一些空子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这种新形势下,美国逐渐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联大投票时美国的想法常常因为得票数不足而被其他团体盖过。

——摘编自【美】佛雷德里克·埃克哈德《冷战后的联合国》

材料二
1970年6月19日,毛泽东在会见索马里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明确表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现在报纸上经常吹美国、苏联、中国叫做大三角,我就不承认。他们去搞他们的大三角、大四角、大两角好了。我们另外一个三角,叫做亚、非、拉。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中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的 三个世界 战略思想。

——摘编自孙翠萍《试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 逐渐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 三个世界 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