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顺义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9

一、单选题

1.

顺义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七千至五千年前,先民们使用木制、石制等工具在燕山前沿、狐奴山下等地辛勤劳作,留下了文化遗存。据此推断该地区(  )
①生产技术较为原始 ②主要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③从事早期农业生产 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已出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论述了战国到西汉中期的经济状况。他把全国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下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发达,以农牧业为主B.农牧分界线以南多粟麦,以北多稻米种植
C.山东、山西经济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带D.江南地区已经开发,地区经济发展较平衡

3.

唐初, 草诏 (拟写诏书)由翰林院和中书省共同负责。唐中后期,翰林院在草诏中扮演核心角色,成为皇帝的重要辅政机构。 草诏 用纸也发生改变,任免宰相、节度使多用内制的白麻纸;授予大臣的阶、勋、爵等多用外制的黄麻纸,用来表示皇帝的褒宠。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巩固统治实现了政局稳定 ②赏赐大臣彰显皇帝的权威
③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繁荣 ④规范制度以防止内乱发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宋初,科举取士名额大幅度增加,进士地位显著提高,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同时,为防止考官与士子舞弊,实行了糊名法和誊录制度。这些措施有助于(  )
①保障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②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③增强国家军队的战斗力 ④促进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 朝贡贸易 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上述材料表明(  )
①朝贡贸易推动对外关系发展 ②朝贡体系存在时间跨度较大
③朝贡制度促进民间贸易繁荣 ④朝贡关系以友好平等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有历史学者写道: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对文中 标界意义 解释正确的是(  )

A.群体意识的觉醒已经出现B.向西方学习迈出实质步伐C.封建传统观念遭到了摒弃D.清政府内忧得到极大缓解

7.

清末以来,中外学术界主流强调中文 图书馆 一词的生成受日语影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我国有长达两千年的 书馆 使用史,晚清汉语 书馆 一词借助《海国图志》影响日本,日语将“library”最终译为 图书馆 并传回中国。由此可知,中文 图书馆 一词的生成(  )
①表明《海国图志》引领了日语的变革 ②推动我国传统藏书机构功能转化
③体现内部传承和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 ④反映近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1926年底和1927年初,英、日、美等国先后发表对华政策的声明,表示 尊重保全中国之主权及领土,对于中国之内乱,严守绝对不干涉主义 ;对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 予以同情而加以谅解 ;愿意通过谈判使 关税控制和治外法权尽早放弃 。通过不懈努力,1927年初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材料反映(  )
①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保持观望中立态度 ②英美重申门户开放、自由平等原则
③国民政府在国际上争取主权和独立地位 ④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和治外法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有历史学者指出,1949年不是普通的一年,它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一般的王朝更替或改朝换代,这一次是天翻地覆,是政治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快速、彻底的改变。该段历史的意义是(  )
①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新中国成立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阅读下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1978年占比(%)

1990年占比(%)

工业总产值

零售商业销售额

工业总产值

零售商业销售额

国有企业

77.6

54.6

54.6

39.6

集体企业

22.4

43.3

35.6

31.7

其他

0.05

2.1

9.8

28.7

①市场经济活力逐步体现 ②国有企业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④国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

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渐扩大,国家已经产生,进入了文明时代。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
①最高统治者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 ②城市功能不断的完善
③莎草纸成为书写材料和出口物资 ④出现古老的楔形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

13世纪,蒙古西征之前,罗马教皇统治欧洲的一切,社会思想完全被封建神学禁锢。蒙古铁蹄踏碎了城市,摧毁了农田,动摇了欧洲教会和封建贵族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为西方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表明蒙古西征(  )
①导致西欧文艺复兴的发生 ②打击欧洲的基督教势力
③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到来 ④促进欧洲近代科技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正式形成

B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

维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统一

C

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法国大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地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力非常强大

14.

1887年,明治政府主要参照德国的官吏录用制度,颁布了《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初步建立了日本的官吏考试任用制度。随后,明治政府又颁布了《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这两个法令的制定,表明以考试任用高等文官的原则已经基本确立。据此可知日本的文官制度(  )
①促进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②由政府自上而下逐步推动
③确立日本的君主立宪制 ④为殖民侵略提供制度保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

下图是人类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人均收入示意图,导致收入长期停滞到陡然提升的因素有(  )

①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材料阅读

16.

国家观念(12分)
材料一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时期,周王室在 礼崩乐坏 的大趋势下日益衰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 天下共主 地位,四夷势力逐渐向中原地区发展。到了战国,诸侯争霸、四夷交侵导致剧烈的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
材料二
辽、夏、金、元时期孕育并实现了 中华 小中国 变型为 大中国 一次漂亮的转身 变身 初见端倪于契丹建立的辽王朝,女真人建立的金,在进入中原以后,依据 中原即中国 懂礼即中国 的传统 中国 观,自我认同为 中国 。辽、西夏、金在自我认同为 中国 的同时,也认同宋人为 中国 ,出现了辽、宋、西夏、金同为 中国 的思想认识。元朝基于 天下一统 理念,以 中国 正统自居,祭祀历代帝王,认同辽金宋均为正统王朝。元朝深层次的 中国 认同体现为尊崇儒学、立庙祀孔、传承中国道统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效管理。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 小中国 。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 大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 一体同源 观念形成的历程。(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说明辽宋夏金元时期由 小中国 大中国 的变化。(8分)

17.

民主思想与实践(9分)
材料

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

1925

毛泽东提出各革命阶级联合统治的思想,国民革命的结果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即革命民众的统治

1928

中共六大对苏维埃民主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构想,苏维埃民主的核心内容是工农民主专政

1935

瓦窑堡会议指出: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强有力的基础,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1937

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在目前形势之下,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口号的必要……”;要保障抗日战争与民主共和国之彻底胜利,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实现。民主共和国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194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主革命胜利后,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作为过渡。就国体而言,它是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就政体而言,它是民主集中制的

1945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新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是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

1949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向着帝国主义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

上述材料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结合所学, 任选两个不同阶段的时间节点,评析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的演变。(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劳模评选(10分)
材料一
1950年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是建国以来的首届劳模大会,主要侧重于表彰革命战争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1956年后 技术革命 作为重点被提出,劳模评选开始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一时期的劳模人物中工人阶级占大多数,农民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材料二
1979年党中央提出关于 模范 先进 的理论判断,强调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1980年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劳动模范工作暂行条例(试行)》;1989年后,国务院规定每五年表彰一次,强调创造价值和实干精神,对参选人物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思想有了新的要求。劳模奖励办法重新恢复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批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模。全国劳模中既有体力劳动者又有脑力劳动者,也包括文化、体育界的突出贡献者。2005年全国劳模评选,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劳模评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根据材料和所学,解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劳模评选制度。(10分)

四、材料阅读

19.

物种交流(12分)
材料一

玉米起源地与传播路线图(改图例,加起源地,中美洲)

材料二

玉米传播的概况

时间

史实

公元前7000年前后

古印第安人开始在墨西哥中部高原谷地驯化和种植玉米

公元前4000年前后

秘鲁印第安人使用大型石结构仓库贮藏玉米

1492

哥伦布探险队首次航达美洲后就发现了玉米。他在日记中首次提到它并称之为印第安谷物

16世纪初

游弋在非洲西海岸的葡萄牙奴隶贩子将玉米传入西非刚果,当时称作葡萄牙黍

1532

意大利的植物标本室中已有了欧洲栽培玉米的标本

16世纪中叶以后

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西亚中亚沿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北陕甘;二是由葡萄牙人把玉米带往印度,然后经印支、缅甸等传入我国西南云南,后推广及川黔;三是越印度洋、中国南海,由葡萄牙人和华商把玉米传入我国东南沿海闽浙粤

17世纪

西班牙人将玉米引入大洋洲、马里亚纳群岛

18世纪

玉米在欧洲成为仅次于麦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与马铃薯、甘薯一起支撑起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

19世纪以后

玉米改良经历了从自然选择到人工选育再到现代化育种的转变,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1)依据图表材料,描述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历程。(4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近代以来玉米的世界传播进行解读。(8分)

20.

壁画与历史(12分)
材料一
1810年,墨西哥开始独立运动,之后经历了与美国和法国的战争以及迪亚斯独裁时期。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结束独裁统治,此后墨西哥陷入了长期内乱。根据1921年人口普查,墨西哥城有54.61%的印欧混血人种(原住民与欧洲人混血)22.79%的欧洲人18.7%的印第安人后裔。1922年,墨西哥政府委托艺术家在重要公共建筑进行壁画创作,开启约30年的壁画运动。迭戈·里维拉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材料二
1929—1935年间,曾游学欧美的壁画艺术家迭戈·里维拉在墨西哥国家宫(原殖民政府驻地)绘制了占地276平方米的巨幅壁画《墨西哥民族史诗》,以充满墨西哥特色的艺术风格,全景式展现了从西班牙征服到墨西哥革命期间的墨西哥历史。北墙主题为 阿兹特克人的世界 ,描绘了西班牙入侵前墨西哥谷地时期的阿兹特克社会。西墙描绘的主体是从西班牙政府到美国入侵的墨西哥历史,壁画有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战斗的场景,法国统治时期、独裁者波菲里奥·迪亚斯统治时期、墨西哥革命时期、胡亚雷斯改革时期、美国入侵时期的各种场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里维拉在描绘墨西哥著名历史人物的同时,也添加了许多人民群众的形象。南墙主题为 墨西哥的今天与明天 ,壁画的构图参考了古代中美洲艺术的风格。画家分别绘制了农民、劳工、资本家和镇压工人的警察,以及最上方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这一部分鲜明地反映了里维拉的政治观点。
材料三
迭戈·里维拉认为: 工业现代性将建立在其所代表的真实价值观和文化的基础上。作为一个平等的政治秩序和社会公正的经济体系,社会差异将不再重要,这将使混合型社会成为可能。
(1)依据材料,概括墨西哥壁画运动反映出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重大时代议题。(4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以《墨西哥民族史诗》为例,结合时代背景阐释这一时期墨西哥壁画创作的现实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