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汉书》
(汉·班固)
“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新语》
(汉·陆贾)
“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后汉书》
(南朝·范晔)
“股肱继周,天乃归功元首,将授汉刘。”
时间
载体
华盛顿形象描述
19世纪末
《湖南时务学堂遗编》
华盛顿“如汤武之贤”;“故华盛顿以草野匹夫,乘众怒,因民愤,揭竿起义”
1908年
孙中山在报纸上登文回击保皇派
华盛顿只是“十三州国民之一分子”,出任统帅也只是履行国民义务
1911年
新军将领蓝天蔚致电袁世凯
“曹操、王莽、华盛顿,惟公择之”
二、材料阅读
时期
政府实现国家安全的举措
先秦
在边陲之地,均设师戍守,设界立关,广设隘、津、渡。
秦汉
秦代开始,贫苦之民被迁至边疆“移民实边”。武帝时,在西域开创军屯,即由戍卒(成丁所须履行的徭役)从事垦殖。
隋唐
聚拢内迁部簇,封授其首领,设置羁縻府州;列置州县,设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都护;使得国家版图空前扩大,国家安全也得到了空前保障。
宋元
宋代《九域守令图》《华夷图》《六经图》,以及为防御西夏和契丹而绘的《西夏地形图》《契丹地理之图》,均与国家概念上的安全防御有关。元代推行的行省制度、驿传制度、屯田制度、土司制度等对维系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明清
明代维护国家安全,对外主要是完善北部边疆防御体系、开展国际交流、扩展南部海洋实力、建构海防设施,对内则“直接利用特务组织来参与治安管理,使其成为公开或固定的国家组织机构”。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全国上下围绕军机处这个情报终端构建了类似蛛网一样的严密体系”。
——摘编自张永攀《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摘编自吴杰伟《大帆船贸易与跨太平洋文化交流》
三、开放性试题
——摘编自李捷《毛泽东与中华文明发展新道路》
四、综合题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