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新乡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9

一、单选题

1.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制作工艺在继承本地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周边地区的制作风格,使当时出现了多种装饰技法和器型。这体现了龙山文化(  )

A.具有文化融合的特征B.引领周边文化发展C.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圈D.陶器制作技术高超

2.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 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 的主要原因是秦朝(  )

A.贵族专权政治腐败B.思想禁锢言论受限C.徭役繁重刑罚严酷D.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3.

唐太宗时期,大臣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前后进谏两百余次。唐太宗虚心纳谏。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皇权受到极大的制约B.贞观之治的良好风气C.大臣权力的过度膨胀D.唐朝制度的重大缺陷

4.

金朝的皇帝经常在朝堂上与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讨论的事务包括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科举制度等诸多方面。这些讨论内容(  )

A.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B.反映了金朝的民主制度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体现了金朝的汉化倾向

5.

1320年,元政府规定行御史台的官员须定期巡视地方,检查地方官员的政务、财务等情况,并且要将巡视结果直接上报中央。这些措施(  )

A.减轻了百姓负担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集权D.完善了监察体系

6.

1421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北方诸卫所与南方诸省,皆为国家重要之地,若有公文涉及,不得有 之偏颇表述,须平等对待。这一命令旨在(  )

A.加强对北方的控制B.促进南北经济交流C.均衡南北军事力量D.巩固王朝专制统治

7.

表1所示为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农作物经济价值情况。表1可反映出,明清时期(  )

表1

地区

农作物

经济价值

江南地区

棉花

其利倍于稻麦

湖广地区

水稻

一岁再获

山东地区

烟草

其利甚溥

A.农产品商品化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农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区域经济发展平衡

8.

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孙中山在1900年指出,此次事件实乃中国变革之契机,若把握得当,可使中国摆脱困境,走向富强之路;他还表示,因为这一事件是帝国主义逼着发生的,其举事者“(有)排外之心而出狂妄之举 。据此可知,孙中山对该事件的态度是(  )

A.肯定机遇,批判弊端B.全力支持,积极推动C.完全否定,不屑一顾D.冷眼旁观,不予置评

9.

图1是某同学就某一历史事件做的课堂笔记。据此可知,该历史事件是(  )

这次历史事件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在华的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图1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0.

根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的注册数字可知,1914年面粉公司有9家,资本约为65万元,一战爆发后增至32个,资本达到388万以上。从面粉的进出口来看,1915年面粉出超额为2.6万两,到1918年出超额猛增到841万两。这表明民国初期(  )

A.面粉产业竞争优势明显B.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C.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对外贸易结构有所调整

11.

毛泽东说: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这反映出(  )

A.中共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C.十月革命影响中国的革命D.中国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

12.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 没收一切土地 改为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一更改(  )

A.完善了土地分配制度B.明确了土地革命对象C.改变了革命政权性质D.缩小了革命群众基础

13.

七七事变前,日本关东军不仅在华北、东北等战略要地大量增兵,还频繁进行模拟实战的军事演习。关东军活动范围涉及铁路沿线、重要城市周边以及边境地区等。材料可用于说明(  )

A.中日全面战争已然爆发B.中国军事应对措施不足C.日本侵华意图日益明显D.日本侵华战略有所调整

14.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并着重提出了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集体领导。这些要求的提出(  )

A.利于恢复党内正常政治生活B.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C.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D.奠定了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15.

图2所示为我国1997年与2017年互联网上网人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

互联网上网人数/亿人
图2

A.互联网在我国普及程度明显提高B.我国网络技术发展日益迅猛C.互联网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D.我国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

16.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从倡导构建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的新型大国关系,到陆续提出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的三大倡议,始终体现着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这说明,中国外交(  )

A.重塑了国际秩序B.彰显了大国责任C.实现了睦邻友好D.以联合国为中心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 ,即关爱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还倡导 ,主张恢复周礼,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政 ,认为统治者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以民为本。荀子则融合了各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他强调礼法并用,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材料二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认为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不妄为,让百姓自由发展。道家强调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老子认为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世间万物都遵循着 的规律运行。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他倡导逍遥游,追求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材料三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秦国推行变法,通过严刑峻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强君主的权力。韩非子则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他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实现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国家的有效治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儒、道、法三家思想的互补性。(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也由于经济技术和武器装备落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影响深远,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2是近代部分人物对鸦片战争的论述。

表2

1

赵尔巽等撰写的《清史稿》指出: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

2

左宗棠指出,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原因在于上不能谋,士不能死,并提出束伍之法等提高清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他还针对英军牵制清军兵力、军饷筹措困难等弊端,提出画疆为守等解决之法,减少调兵,以一省之兵力用以本省之防御,节省军饷的同时做到持久防御

3

梁启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使中国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也促使中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从而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图存的运动

——据陈恭禄《中国近现代史》和马敏、彭南生《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等整理

根据材料中三人言论或其中一人言论,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随着战争局势的扩大,日军在中国的战线拉长,这使得其各方面力量都十分不足,已经没能力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时期,日本改变了对华的侵略方针,逐渐将兵力用于打击日益壮大的敌后战场,而对国民党采取政治上的诱降方针。中国共产党党报《新华日报》在这一阶段维持着团结抗战的宣传。
材料二
《新华日报》中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0月)到常德会战(1943年11月到12月)新闻报道次数(如图3)。

图3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卢晓《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同题新闻抗战话语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华日报》坚持抗日宣传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相持阶段《新华日报》抗日宣传的意义。(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铁路、公路里程短,运输能力低。经过大规模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运输网络不断完善。

——摘编自肜新春《中国交通业发展研究》

材料二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交通运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智能交通建设,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代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