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25

一、单选题

1.

大河村遗址被誉为 星空下的村落 ,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完整缩影,该遗址最为典型、最具特色的出土遗物为彩陶,对研究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贾湖遗址B.河姆渡遗址C.姜寨遗址D.牛河梁遗址

2.

图1、图2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地图,图1到图2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变化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家国同构模式的衰亡C.诸侯取代周天子地位D.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3.

(《纲要》上P31)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嘎仙洞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证明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鲜卑拓跋部 石室 祖庙。这一事例说明实物史料(  )

A.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B.价值高于其他史料C.可与文献史料相印证D.价值依靠学者挖掘

4.

唐朝安史之乱,天下衣冠士庶多避处江淮间,江淮地区由于未遭受战乱,人户增殖,经济崛起,中央政府对东南八道供应的依赖逐渐加强。这可用于说明(  )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政治形势影响经济发展C.政治中心有南移趋势D.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加

5.

明朝万历年间,景德镇生产一种叫 克拉克瓷 的青花瓷,产量巨大,风格独特,多数是为国外订单生产的。图案由国外设计,或者是在中国传统图案中加入欧洲的风格。据此可知(  )

克拉克瓷青花八宝纹大盘

A.明政府鼓励发展对外贸易B.中外绘画艺术相互借鉴C.瓷器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D.官营手工作坊技术先进

6.

1895年7月,光绪帝提出 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祸患 。随即,清廷下令要求各省办理制造船械,强调 铁路为通商惠工要务,朝廷定议必欲举行 ,决定 凡各省产矿之处,准由本地人民自行呈请开采 。这些举措表明(  )

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B.社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C.百日维新推动经济发展D.民族工业处境有所改善

7.

下表是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农会会员人数统计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  )

省份

19266

19276

广东

647766

700000

湖南

38150

4517140

湖北

4120

2502600

A.国民党右派背叛大革命B.封建军阀大肆镇压工农运动C.民主革命中心发生变化D.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8.

在抗战时期,海娃(原名秦玉根)因《急送鸡毛信》的故事家喻户晓。鸡毛信这种情报传递形式在抗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八路军作战史上的 千里眼 顺风耳 ,是抗日军民集体智慧的缩影,这体现了(  )

A.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B.日军在国统区进行扫荡C.国民党得到人民群众支持D.国共两党合作日益巩固

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发展,并给予朝鲜、越南、柬埔寨等国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 亲、诚、惠、荣 的理念,深化周边国家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政府旨在(  )

A.促进文明互鉴B.参与全球治理C.实现合作共赢D.推动政治对话

10.

某知名学者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商品种类不断丰富。自80年代起,各种票证逐渐退场,1993年粮票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据此可推断当时(  )

A.粮食已经完全自给B.商品流通效率显著提高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11.

古波斯帝国的建立者居鲁士的陵墓底座部分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塔庙基座相仿,墓室部分则与小亚细亚中西部古国吕底亚人的陵墓几无二致。这体现了(  )

A.波斯帝国的希腊化现象B.不同地区文化相互融合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形态D.文明的独立性与多样性

12.

下图是中世纪西欧盛行的封建庄园,下面关于封建庄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

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

A.庄园法庭维护农奴利益B.农业与畜牧业结合C.领主控制农奴精神生活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13.

15世纪以后,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出现了 羊吃人 圈地运动 ;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丝织业兴盛,种桑养蚕利润丰厚,导致了 桑争稻田 的局面。据此推知,这两种现象都(  )

A.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B.推动社会形态的演变C.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D.刺激了农村人口增长

14.

下表为1820—1913年世界主要地区人均收入情况数据统计(单位:1990年国际元)。据此可知,当时(  )

地区

1820

1870

1913

西欧

1455

2006

3488

东欧

683

953

1726

英国衍生国

1302

2419

5233

拉美

628

776

1552

亚洲

591

548

691

非洲

420

500

637

世界

707

874

1524

注:英国衍生国指那些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或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

A.工业革命惠及世界B.大国之间的冲突激增C.英国主导世界经济D.地区间贫富分化扩大

15.

如图是1951年由苏联弗米且夫所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联合国的和声》, 实际上,现在联合国与其说是世界性组织,不如说是迎合美国侵略者需要的美洲人的组织 ,该漫画反映的是(  )

联合国的和声

A.美国胁迫拉美封锁古巴B.美国武装干涉朝鲜战争C.美国实施欧洲复兴计划D.美苏冷战格局正式形成

16.

2005年,日本首次提出 海洋立国 的重要目标;新加坡近年来也重视对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之间航道的控制;印度尼西亚2014年提出要成为在印太地区和国际社会均具有影响力的海洋强国。亚洲国家重视海洋治理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权益关乎国家发展B.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C.遵守海洋公约已成共识D.欧美国家加强对海洋的扩张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朝相比,概括清朝在边疆管理上的延续与变迁。(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管理出现变迁的原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第88师谢晋元将军率官兵坚守闸北四行仓库。中国童子军女队员杨惠敏泅渡苏州河,设法将国旗送到守军手中。上海各食品工厂老板、员工以及食品摊主为守军制作 抗敌饼 。上海总商会、青年救国团、市民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冒着生命危险将物资送过苏州河。河南岸英租界里的中国居民争相充当侦察兵,用各种方式向守军报告日军情况。10月30日,《大公报》头版头条社评《赞闸北勇士》称: 项羽的八千子弟更不及你们,因为他们是保一姓,你们是卫全族!

——摘编自《大公报》(1937年10月29日、30日报道)

材料二
在各根据地区域,减租减息政策带给农民巨大的经济利益,农民们则以积极参加各根据地政权的事务作为回报。许多农民保家护村的狭隘观念逐渐改变,他们开始意识到了根据地存在与国家危亡及自身利益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积极投身于抗战。从中心区域到游击区,几乎都建立起了农会、妇女会、青年会、民兵等群众性组织。各根据地区域内参军热潮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

——摘编自李公仆《华北敌后——晋察冀》(1940年9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民族意识觉醒的集中表现。(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意识觉醒对抗战胜利的作用。(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40年代末—90年代,中国重要新闻媒体流行语如下表所示:

时期

流行语

过渡时期

新中国、人民政府、毛主席、土地改革、旧社会、翻身、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统一财经、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捐献飞机大炮、中国人民志愿军、宪法、人民代表、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增产节约、积极分子、劳动模范、进入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时期

责任田、民工潮、万元户、下海、打工、涉外饭店、个体户、经济特区、炒鱿鱼、中国特色、一国两制、摸着石头过河、跳槽、炒股、进口大片、网吧、知识经济、大款、白领、因特网、公司、老板、卡拉OK、停薪留职、港澳回归、九二共识

——摘编自周兆军《与时代发展如影随形流行语折射中国社会变迁》等

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选取材料中的有关流行语,以 中国社会变迁 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美第奇家族的历代领导人都对艺术、哲学及文学有着极大兴趣。他们对具有极高天赋的艺术家,哪怕是像米开朗琪罗这样性格暴躁、桀骜不驯的人也是尽力庇护,给予赞助。家族中的柯西莫资助许多学者从海外购买古籍,回国后再组织人员进行整理、翻译及抄写,然后将这些汇编好的文献存入自己的私人图书馆。从柯西莫开始,历代的美第奇家族领袖在抢救古典著作方面都花费了重金。柯西莫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最为崇拜,1460年,他在佛罗伦萨资助建立了 柏拉图学院 ,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基督教同人文主义 相结合的新柏拉图主义的产生。美第奇家族的赞助吸引了很多的人才聚集到佛罗伦萨,而这些声名鹊起的艺术家反过来也促进了佛罗伦萨城市声望的提升。

——摘编自周昊《论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对艺术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近现代历史上世界科技活动中心呈现出周期性转移,这一现象被称为 汤浅现象 。他主张用科技成果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当某个国家在某时期内产生的重要科技成果超过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就可以认为这个国家是当时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按照这一统计,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依次是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30—1920)、美国(1920—)。
一般来说, 汤浅现象 的产生,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文化的激荡、社会的变革、新学科的产生、科学人才的流动、教育的发展等。
汤浅光朝认为,美国的科学同样遵守欧洲科学发展的规律,即科学兴隆期也是80年左右,这种现状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是一个颇为令人关注的话题。对此,有人认为美国仍将处于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但也有人认为,美国世界科技活动中心将被新的国家取代,还有人认为未来世界科技活动将出现多中心并存的格局。

——摘编自刘钒《汤浅现象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第奇家族推动文化发展的方式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技活动中心发展趋势的认识,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