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1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7 浏览数:27

一、单选题

1.

如图是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蟠龙纹样,是黄河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蟠龙纹样,代表了龙纹起源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陶盘体现了(  )

A.手工业制造技术日益成熟B.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统一C.华夏认同观念的开始出现D.采集渔猎是当时主要生产方式

2.

春秋战国时期文艺创作多元繁盛,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其中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等流传后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  )

A.说明了文学走向世俗化B.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D.体现了恬淡闲适的社会风貌

3.

西汉时期,汉法只适用在汉朝直辖地区,对王国事务的干预限于诸侯王及其亲属与普通吏民的谋反等罪。王国法律中部分由汉朝统一制定,其余由各国自行制定,内容与汉法有同有异。西汉这一现象(  )

A.缘自于 推恩令 的实行B.抑制了豪强势力C.是秦朝法律严苛的延续D.削弱了中央集权

4.

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 良史之才 ,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班彪的观点可用来说明(  )

A.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编纂B.两汉秉笔直书的治史原则C.两汉史书研究的多元性特征D.东汉社会秩序的衰败迹象

5.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庚戌科科举殿试策问,开头即说: 朕德不类,托于士民之上,所与待天下之治者,惟万方黎献之求,详延于廷,诹以世务,岂特考子大夫之所学,且以博朕之所闻。 这说明了(  )

A.科举程序的逐步完善B.皇帝礼贤下士的态度C.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D.国家治理机制的弱化

6.

文化是时代的反映,如表是宋朝文化的相关描述。下表中的宋代文化(  )

人物

观点或者活动

政治家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哲学家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科学家沈括

大凡物理有常、有变……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

书法家米芾

其行书字态奇异超迈,神韵自然,神采飞扬,形式感更具意趣

画家张择端

画作题材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画面中所刻画的物象无不真实生动,画法合理的远近透视、丰富的笔墨语言、情节的虚实对比等

A.渗透着浓厚的理性色彩B.得益于主流思想的变化C.推动着士阶层走向衰落D.体现科技文化的总结性

7.

清朝前中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制定一系列民族法规,包括《蒙古例》《蕃例》《回疆则例》《苗例》,以及管理蒙、回、藏等地区民族事务的通例——《理藩院则例》等包含了刑事法律在内的综合性法规。这说明清朝(  )

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B.政府主权意识强烈C.边疆治理灵活务实D.民族交融深入发展

8.

如表是宣统元年(1909年)东三省议员选举的选民统计数据。据如表可知,清末东北地区(  )

省份

人口总数

选民

奉天

12133303

52679

吉林

5580030

15362

黑龙江

2028776

4652

A.民主制度初步确立B.参政主体有所扩大C.民主政治基础薄弱D.政治专制色彩浓厚

9.

20世纪初, 新青年 一词出现的频率极低。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 借杂志的名分出现。五四之后, 新青年 的名号进一步强化。 新青年 已脱离单纯的杂志意义,发展成为当时社会认可的热点词汇。 新青年 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度变革B.共和观念C.五四运动D.民族危机

10.

1931年日本关东军设立国防资源调查部,该部网罗日本军队、大学商工部和满铁地质所的专家学者组成矿产资源调查班,展开对中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的调查,并提交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使日本初步掌握了中国东北矿藏的全貌。从侧面看,日本关东军此举(  )

A.可佐证《论持久战》的科学性B.意在促进中日技术交流C.促进了以华治华局面的形成D.推动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11.

1938年前后,武汉的抗战书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校、伤兵医院、大街小巷的 救亡图书室 亦相继设立,数量众多,且实行无条件借阅。这(  )

A.凸显了图书馆服务公众的职能B.推动了社会教育普遍化C.利于提升民众团结抗战的意识D.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典籍

12.

如图为林涛在1960年创作的宣传画《听党的话,做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该宣传画折射出(  )

A.八字方针 调整的效果显著B.一五 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C.女性成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D.劳动精神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13.

如表为国家 三五 计划和 七五 计划中关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描述。该变化体现了(  )

三五计划(19661970

七五计划(19861990

一二线要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为三线建设出入、出材料、出技术、出设备,一二三线要相互促进

加速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地带,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的准备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B.国家发展战略的适时调整C.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D.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

14.

如表为1978—1990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简表。据此可知(  )

年份

各年实际价格指数

总产值

亿元

职工人数

万人

全国农村劳动力

万人

1978

1.000

493.07

2827

28455.6

1985

1.281

2728.39

6979

37065.1

1990

2.077

4612.95

9262

42009.5

A.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B.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较高C.农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D.乡镇企业促进劳动就业成效显著

15.

下表所示为2019~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规模情况。这一状况(  )

A.促使劳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B.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C.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表明大国竞争实质是高新科技竞争

16.

在古埃及,法老把划分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土地分给自由民,土地持有者要交纳租金。如果河水冲泡了某人分得的土地,法老便派人测量损失的面积,其租金就按减少后的土地面积征收。正是有了这样的做法,埃及才有了几何学(量地法),而希腊人又从那里学到了它。以上材料说明(  )
①尼罗河对埃及的农业影响较大 ②古埃及农民的赋税负担沉重
③数学的发展与生产有密切关系 ④古埃及数学成就的广泛传播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17.

自克洛维起,法兰克国王一般会把征伐来的土地无条件赏赐给私人扈从,或者馈赠给教会。到8世纪时查理·马特却废除了这一传统,代之以新规定:领主向其附庸授予采邑并提供保护,附庸向领主宣誓效忠并服兵役。这一变化表明(  )

A.封建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B.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出现C.神圣罗马帝国的逐步扩张D.教会权力已高于世俗王权

18.

14世纪中期开始,西欧的艺术家们将体育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如在绘画、雕塑等作品中出现了了深入的探索。这一现象得益于(  )

A.宗教改革的推动B.科学革命的助力C.人性的不断解放D.天赋人权的传播

19.

英国小说《号手长》展示了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国民大动员的氛围。无论是骑兵还是海军,民兵还是志愿兵,上至将军下至普通村民,在对法军事准备和战争中几乎每个人都恪尽职守,逐步走出自我、认同国家命运。这从侧面体现出拿破仑战争(  )

A.迫使殖民地呈现出多元文化B.推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C.激发被征服地区的反抗斗争D.利于实现欧洲市场统一

20.

如表为1870—1970年间英法美德四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其中甲是(  )

国家

18701913

19131950

19501960

19601970

1.6

0.7

5.0

5.8

2.2

1.7

2.8

2.7

4.3

2.9

3.2

4.0

2.9

1.3

7.7

4.8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21.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述的不仅是马孔多小镇的兴衰史更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的缩影。主人公乌苏拉发出了 时间像是在打圈圈 的感叹,揭示了拉丁美洲重复宿命的轮回。这说明了拉美(  )

A.社会发展的艰难性B.历史发展的多元性C.政治经济的一体性D.文明交流的互鉴性

22.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到: 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恩格斯的言论(  )

A.表明了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助于研究英国初等教育推广动因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完美结合D.说明了工人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23.

如图是创作于1945年6月的时政漫画《不错的队伍——但有点儿团结精神就好了》。此漫画体现了(  )
202501201036344932
注:图中英文意为 联合国俱乐部规则:所有球员一起玩的目的不是去束缚别的球员的风格。(这样做是不切实际的)”;图中人物从左向右依次为:斯大林、丘吉尔、杜鲁门、戴高乐、宋子文。

A.冷战对抗局面已全面形成B.绥靖政策仍在延续发展C.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两面性D.联合国规则的公平公正

24.

近年来,美国加大对拉美的干预力度,接连打出 民主自由人权价值 美洲增长倡议 近岸外包 重建美好世界 牌笼络拉美国家,甚至强行改变选举规则,推荐美国人当选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这反映了(  )

A.强权即公理 的延续B.美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C.美洲一体化进程加快D.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核心: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选择

汉唐时期,长安、洛阳是国家统治的两大核心地区。统治者对长安、洛阳及其之间的政区设置,对国家发展有着特殊和重要的影响。图3、图4分别是隋代598年、612年长安、洛阳之间的政区设置示意图。

——据胡方《汉唐时期长安、洛阳之间地域空间研究》

(1)对比图1,图2中隋代政区设置有哪些变化?(6分)
(2)这些变化对当时区域开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中央部署下, 新的世界产业革命与我国对策 第一次讨论会于1983年召开。会议的对策研究把科技、经济、社会三者融合起来,着重研究了哪些技术可以不经过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而直接采用其成果,以便抓紧时机,迎接挑战。此后,1984年1月, 对策领导小组 组织专家讨论了综合对策,并分组起草了微电子和计算机对策等8项对策。自1984年初,在中央领导的积极倡导与带动下,各地区、各政府部门开始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对策研讨。从各级领导干部到专家学者、从青年学生到生产第一线人员都广泛而热烈地参与了这次讨论。研讨涵盖了集会、专题研讨会、讲习班、座谈会、出版刊物、宣讲团以及邀请国外有关专家作报告等多种形式。高层主导的对策研究通常只涉及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领域和关键行业,而全国范围内的对策研讨几乎涉及工业、情报、教育、医药等各行各业的发展。经过大讨论,深化了对新科技革命的看法。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掀开了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摘编自杜磊《改革开放初期新技术革命对策大讨论研究》

材料二
值此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致以热烈祝贺!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3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程院团结凝聚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不断攻克科技难关,建设大国工程,铸造国之重器,为推动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希望中国工程院在新的起点上,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的贺信

(1)根据材料,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新技术革命对策大讨论开展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科技的重要意义。(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学者钱乘旦指出: 世界大国 一定是在世界整体变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家。换言之,它们改变世界。一个国家一旦发挥这种作用,这个国家就成为世界大国,改变世界是 世界大国 最基本的特征,而这些大国的兴与衰、崛起与没落,就标志着时代的变迁。

——摘编自钱乘旦《风气云飞扬》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炼材料中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