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9 浏览数:19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诗经》已经成为周王室及各诸侯国通用的经典文本,秦人也在此列。例如,《左传·僖公九年》与《左传·文公元年》皆载有秦人引《诗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有晋人和秦人互相赋《诗经》的情形。这有助于(  )

A.促进华夏族的发展B.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C.加强对外文化交流D.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

2.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B.儒家学者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C.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D.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3.

皇帝的诏书在唐代称作 ,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拟敕,而系中书省拟定,即所谓 定旨出命 。从中可以看出唐朝(  )

A.政府官员人浮于事B.君主大权明显旁落C.中枢决策机构异化D.官僚政治得以发展

4.

元代行省最高长官原则上为右丞相,但不常设,一般由左丞相综理一省政务,但往往也 或置或不置 ,因此,平章政事就成为行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元朝统治者对这一职务非常重视, 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 ,通常只能由蒙古、色目贵族担任。由此可见,元朝统治者(  )

A.推行民族压迫政策B.全面调整选官制度C.践行重武轻文理念D.有意加强中央集权

5.

自16世纪40年代起,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商船不断航行到日本九州。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以往贸易中的那些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A.社会出现银贵物贱现象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C.政府注重规范朝贡贸易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1907年,外务部奏定,参赞、通译官、书记等外交人员, 届三年而仍留任者,如实系得力之员,应各照原支俸薪银数由部核准加给二成以示奖励,以后六年、九年亦照此递加,以加至六成为止 。这一规定(  )

A.推动了清政府外交的新发展B.提升了清政府的国际地位C.杜绝了外交官员的贪腐行为D.扩大了外务部的政治权力

7.

下表为1912—1915年间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总值比较表(单位:两)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年份

外贸进口总值

国货出口总值

1912

473097031

370520403

1913

570162577

403305546

1914

557109048

345280874

1915

454475719

418861164

A.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根本扭转B.民族工业在艰难环境中有所发展C.自然经济仍具有顽强抵抗力D.民众 盲目排外 的情绪不断高涨

8.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到达广西北部瑶、苗少数民族地区,发出了《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提出 我们对瑶民(或苗民)的基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汉族的压迫与剥削,汉民与瑶民的民族平等、给瑶民的彻底的自决权 。这一指示有利于(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9.

1950年11月7日,新华通讯社播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条电讯《朝人民军在中国志愿部队援助之下已在朝鲜西北部取得重要胜利》。该电讯消息一出,即成为当时国际上最大的新闻头条,给了包括美国在内的 联合国军 各参战国极大震动。这反映出(  )

A.志愿军充分做好战前准备B.美国对外侵略行径不得人心C.新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D.舆论宣传左右朝鲜战争进程

10.

下图反映了我国2015—2020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A.实现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B.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C.保障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D.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

亚述帝国兴起于公元前10世纪,是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常备军制。这些军人平时不从事社会生产,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国家发放的军饷和所掠战利品。这一记述(  )

A.揭示了亚述帝国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B.揭示了亚述帝国诞生的历史背景C.有助于解释亚述帝国尚武精神的成因D.有助于探寻亚述帝国灭亡的过程

12.

主教叙任权 是指授任主教和修道院长等高级神职的权力。11世纪时,教皇认为各区主教的任免均应听从罗马教廷的安排,而世俗国王则认为 君权神授 ,上帝不但赐予他们世俗统治权,同时还赐给他们教会管理权,授任神职之权应属封建君主。这说明在当时欧洲(  )

A.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纷争B.社会契约论已经产生C.传统封建秩序受到挑战D.有限王权的观念形成

13.

到17世纪中期,英国人的贸易将美洲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大西洋世界中,使他们日益依赖于只有欧洲人才能够提供的弹药、衣物、朗姆酒以及其他货物。这反映了美洲(  )

A.沦为英国工业品倾销市场B.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C.开始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D.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

14.

自2012年以来,美国民主党国会议员每年就枪支暴力、枪支管控等提出数十项议案,但囿于共和党国会议员顽固阻挠,能成功进入参议院或众议院全会审议辩论环节的屈指可数。这反映了美国(  )

A.法律注重保护人民权益B.民主制度存在缺陷C.政党之间矛盾不可调和D.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15.

下图是苏联1937年的一幅宣传画《我们学开车》。这反映了当时苏联女性(  )

A.政治地位显著提高B.反法西斯斗争不断高涨C.参与社会经济活动D.积极接受西方物质文明

16.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致信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提出了一项法国政府的建议概要,其主要内容是 组建独立于各成员国之外的高级机构,直接管理各国的煤钢生产与销售 。阿登纳热情地接受了该建议。这一现象客观上(  )

A.消除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B.提升了西欧国家国际影响力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主导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二、综合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宋神宗统治时期,从事金、银、铜、铁、铅、锡等采冶户约有二十四五万户,烧瓷的窑户不下六七万户,各地从事伐木、造船、砖瓦、建筑、造纸、雕版印刷、墨、笔、砚等手工业者以及集中于城镇的各种作坊、杂工,不少于四十万户。当时的技术水平较之以往具有明显提高,从生产目的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满足皇家、官府生活所需的奢侈品;二是生产满足社会大众所需的日用品。前者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工匠技艺来看,都凝聚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与设计。有些以往皇家所用产品和官匠一旦流入民间,先进的技术也会借助商业市场传播开来,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
宋代工商业活动的繁荣使人们的消费意识日益增长,社会需求的增加无疑成为当时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给当时的消费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同时也为宋代伦理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奠定了社会基础。当时的社会伦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出现了对传统的 重本抑末 观念的反思与社会风气的转向。工商业者和工匠的社会地位逐渐被肯定。朱熹指出: 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

——摘编自王娜、王前《技术伦理视角的我国宋代社会风气评析》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代工商业活动概况及其影响,以 经济·价值观·嬗变 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978年,商业部门经过采取展览、摆摊等办法大力推销,到当年底就处理了25.2亿元库存商品。1979年1月,《北京日报》首次登载了地方展销会的报道。4月,《人民日报》首次刊载了《杭州市举办展销会处理积压物资把大批 死物 变成了 活物 ,受到有关部门欢迎》的报道。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性的展销会是1979年举办的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这次展销会强调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做好 四新 产品的研发。全国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期间,拍摄了彩色艺术纪录片、电视片,以多种形式宣传展销会。1982年,首次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展销会强调要宣传中央的指示,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特需工业的发展。首次全国儿童生活用品展销会,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号召。

——摘编自杨兴山《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视角下展销会的兴起与演进》

材料二
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8日中国贸促会先后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和纽约举办了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这次展览,除各种商品外,还展出了中国的一些文物,安排中国名厨和篆刻艺人进行传统的烹饪和工艺美术表演,并出售纪念品。三个城市市长宣布展览会开幕期间为当地的 中国月 。在参观的人群中,有的来自美国各地,有的来自西欧、南、北美洲和非洲。有一位年老的华侨说: 这些工业产品,如果和美国相比,当然算不了什么,可是任何中国人看了这个展览会,都会感到自豪。

——摘编自杨兴山《改革开放初期的展览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内展销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变化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80年美国三个城市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的特点。(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展销会兴起与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下面分别是1914年和1924年的欧洲地图。

——据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缅甸自1948年1月独立起,即宣称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例如,1949年11月,在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周前,缅甸总理吴努在谈到缅甸外交事务上的独立路线和不与任何集团结盟时说道: 我们所处的环境要求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路线和不与任何集团结盟。 1956年吴巴瑞总理在他上任后对议会的第一次演说中表示: 政府将继续追求一种独立的中立主义 ,且 我们的中立主义是积极的、能增进两大对立集团相互了解和更好关系的具有生命力的中立主义 。1974年通过的《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规定: 缅甸一贯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以世界和平和各国间友好相处为目标,遵守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

——摘编自刘务、李懋君《浅析冷战时期缅甸奉行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4—1924年间欧洲出现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缅甸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