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列宁谈到了国家资本主义问题,认为
“这是经我们容许的资本主义
”。因此,应该使无产阶级国家中的国家资本主义无法越出,也不敢越出无产阶级为之规定的范围和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条件。他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国家里,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受国家的监督,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国家里,做法相同,但是这有利于工人阶级,目的是和依然很强大的资产阶级抗衡和斗争。
——摘编自【意】弗拉迪米洛·贾凯《列宁对如何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考》
材料二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邓小平首次创造性地提出要开办
“经济特区
”,并在深圳
“落地
”。……和苏俄新经济政策不同,邓小平不认为商品、货币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所有物。相反,他认为这些要素只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方式,不存在只能被资本主义独占的问题,它们同样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邓小平主张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黎明辉《邓小平改革开放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就中苏两国不同的经济政策,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