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东北三省卓越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9

一、单选题

1.

在新石器时代两湖地区的石家河大文化圈中,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的湖北地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那里出土了大量的套缸、陶塑品、红陶杯等特殊用品,而同一时期的湖南地区仅有少量出土。这一现象反映出石家河文化时期(  )

A.文化传统的地域差异B.区域文明的多元特点C.聚落的等级分化差异D.不同地域的生活差距

2.

下面所示是对部分秦朝虎符的记载:

·兵甲之符,右才君,左才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杜虎符

·甲兵之符,右才王,左才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母会符,行殴。新郪虎符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秦朝的军事实力不断提升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C.武将擅权的可能性被杜绝D.君王对国家控制力较强

3.

魏晋时期,佛教徒强调修道成佛以求 父母兄弟皆得度世 是为孝道;唐中期,僧人宗密提出 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 ;北宋禅师契嵩要求弟子恪守 五戒 ,等同于儒家 五常 有一不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 这反映出(  )

A.僧人承担起主要教化职能B.传统伦理价值的认同扩展C.儒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D.儒佛的核心思想渐趋一致

4.

辽金时代所谓的 汉人 ,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 汉人 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却仍将他们看作是汉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5.

洪武六年(1373年)十一月,明政府令私钱作废铜,送官偿以官钱。应天府言私铸有碍钱法,乃诏: 自今遇有私铸钱,许作废铜送官,每斤给官钱一百九十文偿之,诸税课内如有私钱亦为更铸。 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重视规范货币管理B.民间私铸现象非常猖獗C.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D.商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6.

甲午战争前,在沿江沿海的一些城市中,陆续出现了由外国资本、清政府和新兴民族资本所经营的近代新式工业,但多数在资本、规模、技术上都非常有限。据统计,近代新式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表明,甲午战争前(  )

A.清政府坚守传统的抑商政策B.沿海城市发展程度存在差异C.洋务企业的封建化色彩浓厚D.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较缓慢

7.

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此作品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了胡适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过程。这折射出(  )

A.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B.社会转型时期的艰难C.作者创作时的犹豫不决D.新旧文学的矛盾与冲突

8.

有学者认为:在几何学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在历史上,最短的前进线路却往往是一条螺旋形或波浪式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只有进攻,没有退却,相反,在特定条件下 退却 本身就是在前进。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重庆谈判与 双十协定 的签订B.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退让C.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选择D.皖南事变后中共对统一战线的维护

9.

1954年4月,周恩来在祝贺法国《人道报》创刊50周年时致电该报主编时说: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并主张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在内,应该和平相处。这反映出(  )

A.美国外交封锁政策宣告破产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雏形的出现C.中法政府达成国际关系共识D.中国和平友好国际形象的自塑

10.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在2017年的投资增速情况。图中信息表明我国(  )

A.区域发展战略有所调整B.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快C.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减少D.国家工业中心发生转移

11.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督建的苏萨宫廷规模宏大,宫廷中凸起的平台和阶梯状造型借鉴了巴比伦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部的圆柱和柱廊布局仿制埃及,圆柱上的凹槽则属于希腊风格,琉璃砖等装饰元素源自美索不达米亚。苏萨宫廷的设计风格说明(  )

A.区域战争促进文明交流融合B.波斯帝国宫殿建筑缺乏创新C.古巴比伦王国的遗产被继承D.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得到同化

12.

14世纪,法国国王开始将巴黎作为固定驻地,卢浮宫、保尔宫等相继建造。同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和理查二世也致力于兴建大型建筑,如威斯敏斯特厅和温莎城堡。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扩大B.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C.封建君主强化自身权威D.城市自治具备现实基础

13.

丰富的金属或货币本身并不是财富,只有工农业产品才是财富,但是当时的政治家,正如我们时代的一些财政资本家一样,却使货币充斥西班牙帝国,而把(对)农村置之不顾,向其他国家购买工业品。 材料反映出西班牙帝国(  )

A.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B.工农业生产的持续衰落C.货币金融市场竞争无序D.海外殖民扩张成果显著

14.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指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共产党宣言》直接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解除自己锁链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体现出(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条件已成熟B.世界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的特征D.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斗争

15.

下表所示是苏联在1932年和1937年主要工业品生产的增长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

类别

1932

1937

生铁/百万吨

6.2

14.5

/百万吨

5.9

17.7

石油/百万吨

21.4

28.5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1.97

4.85

小汽车/万辆

0.003

1.82

A.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B.国家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C.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D.有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比例

16.

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较20世纪70年代增幅高达9%—13%。这一时期,日本为非洲国家援建了职业培训中心,在塞内加尔建成当地第一所培养电子、机械和自动化领域技术人员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日本对非洲的援助旨在(  )

A.加强日本社会价值观的输出B.改变对非洲的传统援助模式C.推动非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D.抢占中国在非洲的市场份额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 富国强兵 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 。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

——摘编自赵明旸《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

材料二
下表为明代沿海地区主要海防卫所城池的数量统计。

地区

辽东

山东

北直隶

南直隶

浙江

福建

广东

千户所城数量

9

23

22

20

32

19

58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朝海防布局的因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地主土地占有制下的佃农、半自耕农经营及自耕农经营的小农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据(1846年)时人记载: 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棉花、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北洋政府时期,各地军阀凭借军事实力、政治特权获取了大量土地,逐渐成长为新兴的军阀地主。据统计,1931年,中国的海外华侨已近1200万人,东三省的人口也从1840年的200多万人增长为1931年的约3000万人。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到38.8%,自给率只有28.7%。同时,棉花的小农家庭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1860年的69.4%降至1936年的10.9%。

——摘编自臧高峰、任保平等《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

材料二
近代时期,在 西学东渐 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与农业相关的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鼓励民间农学会劝农设学,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注入了近代化因子,提供了诸如制定专项法规、兴办农校、建立试验推广机构等历史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转型之路……虽然政府和许多有志之士为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中国还是没能完成从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过渡,这其中包含了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各种社会条件的限制。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变迁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农业近代化的特点和未能实现转型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

1957年11月17日下午6时,第二次访问苏联的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来到莫斯科大学礼堂为3500多名中国青年留学生作了一次生动精彩的报告,报告中所讲的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以及 一起动手,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我们的国家 等话语集中彰显了毛泽东对青年群体的认知、热爱与期望。青年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生力军,亦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群体重要的身份定位和价值使命,使毛泽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分重视青年的教育问题,他一再强调 教育青年是个大问题

——摘编自代红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

注:材料出处中的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应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根据材料,任选一种青年应该具备的精神,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精神明确且正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西方文艺复兴的诞生与发展过程中,科学与思想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科技发展、人文主义复苏,艺术家们寻找到了绘画的突破口,确立了新的绘画观,使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真正决裂。于是,西方艺术从无章可循的 黑暗时期 进入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艺复兴时期,诸多传奇式人物——乔托、达·芬奇、波提切利、拉斐尔等崭露头角。

——摘编自冯宁《从科技到思想:解码西方文艺复兴的内在动因》

材料二
从音乐审美价值的角度看,音乐创作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文艺复兴早期,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人的生活、人的情感成了音乐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中世纪那种 上帝是音乐美的根源 的神话逐渐被打破,抒发人生意义的感受成了创作的来源。用人性反对神权的精神隐含在法国理论家、诗人和作曲家菲利普·德·维特里及其所著的《新艺术》中,他主张改革弗朗科记谱法,还在其文中阐述了音的计量并创造了新的音乐表现新的内容,可以说,创造这种新内容是为了与旧的反映基督教义思想的旧格利戈里圣咏相抗衡。法国新艺术代表作曲家玛受认为作诗或作曲如不用心灵去感受,必害及词名或曲调。尼德兰乐派由于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常用世俗曲调作为弥撒曲和经文歌的定旋律。尼德兰乐派代表人物奥克冈的音乐思想就受到了人文主义影响,他认为复调音乐的展开应该自由化,不承认什么固定形式。这种追求个性自由,企图摆脱宗教思想的禁锢的音乐思想,指引着他的创作。

——摘编自叶德诚《重思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早期音乐思想上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与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的精神在当时音乐思想上的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对音乐创作的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