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一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9 浏览数:23

一、单选题

1.

玉器原料稀缺,制造费时费力,红山文化却大量使用玉器,中心大墓只随葬玉器而不见陶器,呈现 唯玉为葬 的特点,而一些低级别的墓葬却专门随葬陶器。 唯玉为葬 反映了红山文化时期(  )

A.陶器制作落后B.资源聚集明显C.原始宗教兴盛D.早期国家形成

2.

商鞅因为收复河西有大功,秦王赐商邑给商鞅,号为商君。战国时期这种因功而封君的不少。这种封君对食邑享有部分经济权,治权、兵权在国家,国王派相专门管理封君的领地。食邑只传两代,第三代交还国家。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

A.分封制度强化B.社会形态趋向转型C.贵族势力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3.

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呼吁农民种榆植柳,极言 卖材之利 。他还特别提醒农民,都城人口众多,薪柴需求极大,所以种树卖柴 地须近市 。这表明当时(  )

A.商人的利益得到保护B.都城能源问题突出C.农民的副业受到关注D.北朝生态环境恶化

4.

商人家庭出身的武则天还俗成为皇后时,遭到了以大唐功臣长孙无忌等权贵的反对,但得到了大量中小官员的支持。这反映出当时(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庶族崛起C.僧尼势力干预政治D.皇权旁落

5.

辽统治者采取 蕃汉分治 的政治制度,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的官制,权力不及北面官大。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这一制度(  )

A.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造成民族矛盾空前尖锐C.促进宋辽和平相处局面形成D.标志着羁縻制度的创立

6.

明中后期以来,新刊刻的日用类书以 便民 便览 等字眼为标榜,顺时而变,从当时广泛流行的道德劝善书、家礼书等通俗读物中摘录大量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的民间伦理知识,在编撰方式和内容选取上呈现世俗化、简易化、实用化等特征。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科技的实用性明显B.传统社会结构打破C.朝廷放松对出版物控制D.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7.

下图为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894—1895年的产销情况,据此可知(  )

A.早期现代化步履艰难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企业的自研能力提升D.洋务运动求富效果显著

8.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农民为拯救自身与国家的拼命之举,也是近代农民最后、最大的一次自主的行动。他们动员了所有的资源:武术、气功、巫术、戏台上的神仙鬼怪、英雄好汉,以及仅有的关张赵马的武器。没有统一的组织与动员,运动表现出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罕见的自发性与离散性。该学者旨在(  )

A.揭示国民教育的重要性B.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功绩C.批评国人民族意识落后D.强调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9.

拥护共和,吾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败利钝,与同休戚。万苦千辛,舍命不渝。凡我同人,坚持定力。有渝此盟,神明必殛。 此文可能出自(  )

A.《清帝逊位诏书》B.孙中山提出的中国同盟会纲领C.《中华民国约法》D.蔡锷等人歃血为盟的讨袁誓言

10.

1957年,在广州举办了首届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 广交会 )设工业品等5个展馆,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19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会,成交量达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首届广交会的举办(  )

A.成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缩影B.体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助力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恢复D.有利于冲破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11.

从1979年到2005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在中国实施了70个无偿援助项目,提供资金逾10亿美元。《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当年对外共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这表明(  )

A.食品安全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B.中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主导力量C.人类共同为消除饥饿而统筹资源D.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地建成了小康社会

12.

上古西亚文明发展的三千余年里,楔形文字陆续被两河流域北部的阿卡德人和胡里安人、叙利亚的埃勃拉人和乌加里特人、安纳托利亚的赫梯人、伊朗的埃兰人和波斯人所借用来书写各自的语言,形成了一个以苏美尔为中心的 楔形文化圈 。楔形文字的传播(  )

A.反映出文化发展取决于自然环境B.表明文化在互鉴中不断发展C.表明文字是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D.导致西亚地区其他文明消亡

13.

哲学家维柯(1668—1744年)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终生都生活在异族统治下。他认为不同民族尽管起源和发展道路不同,在社会发展上却具有某些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寻,他在对人类文明进程研究中提出了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动力。维柯的思想(  )

A.根植于意大利民族国家的形成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C.科学地阐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D.闪耀着理性主义的光芒

14.

下面是漫画《安多弗巴士底狱—捡骨头求生的穷人》(1845年),主要描述当时英国安多弗济贫院院长对该院实行监狱式管理,他克扣济贫院的食物份额,人们饥饿难耐,为啃食腐烂骨头上的残剩物而发生哄抢。作为图像史料,它主要有助于研究(  )

A.法国大革命兴起B.社会治理的演变C.宪章运动的背景D.大陆法系的演变

15.

1922年5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土地劳动使用法》,首次明确规定准许土地使用权临时转让和劳动中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这一举措(  )

A.是 新经济体制改革 的重要表现B.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C.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D.暴露出农业集体化弊端

16.

下表是20世纪30—60年代美国社会救助相关法案(部分)。表格反映出(  )

颁布者

法律

主要内容

罗斯福总统

《社会保障法》

将妇女、儿童、老年退休、残疾人与失业者纳入公共援助体系

肯尼迪总统

《公共福利修正案》

从资助穷人实物、金钱开始演变为提供服务与技能培训

约翰逊总统

《经济机会法》

增加穷人获得救济与福利项目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

A.国家干预加强B.经济危机严重C.民主斗争消弥D.冷战思维固化

二、综合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先秦是大一统思想的酝酿时期。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等级分封制国家,已经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也被周边民族认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同源共祖意识的形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的说法,反映了各民族间的血缘认同。战国时期,结束纷乱,走向统一,已经成为历史潮流。思想家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愿望。梁(魏)襄王曾问孟子: 天下恶乎定? 孟子回答说: 定于一。 荀子也说: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四海之内若一家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秦汉王朝建立后,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董仲舒的学说被汉武帝接受。从此,追求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的大一统,成为历代有为的政治家们国家治理的理想与目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朝入主中原后,面对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汉族社会,满族统治者在 首崇满洲 的同时,注意吸纳明朝降官及汉族士人,建立起满汉官僚体系,强调 满汉一体 天下一家 。开始推行满汉通婚,以加强满汉联合,消弭对立。为缓和民族矛盾,树立大一统王朝形象,清朝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尊奉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又立太学,行科举,积极推行儒学,以示对汉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摘编自刘正寅《正统承绪与华夏认同:清朝大一统的建立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大一统发展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大一统 与国家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6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全国人民除汉奸外,皆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武装抗敌之自由。废除一切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颁布革命的新法令。释放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开放党禁。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
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摘自《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8月)

材料二

甲、总则,确定三民主义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之最高准绳。

乙、外交,主张独立自主,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

丙、军事,要求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一致为国效命,充实民众武力,补充抗战部队,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

丁、政治,许诺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健全民众自卫组织,改善各级政治机构。

戊、经济,明确经济建设应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己、民众运动在抗战期间,于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当与以合法之充分保障。救济战区难民及失业民众,施以组织及训练,以加强抗战力量。加强民众之国家意识,使能辅助政府肃清反动,对于汉奸严行惩办,并依法没收其财产。

庚、教育,强调训练青年与妇女,增强抗战力量

——摘自《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1938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实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具体表现及效果。(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8分)

四、综合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334

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

8世纪中期

通过扩张建立起阿拉伯帝国

15世纪末—16世纪初

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扩张

1765

珍妮纺纱机问世

17991815

拿破仑战争

1832

英国议会改革

1867

《资本论》第一卷问世

1871

德意志帝国成立

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

(1)根据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知识,完成表格内容。(4分)
(2)从完成的表格中任意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