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为了更有效地驾驭和控制政局,秦汉政权建立了强大的中央军。秦
“征材士五万人
”屯咸阳,汉京师设有
“南北军之屯
”。秦汉四百多年时间内,国家曾实行过征兵制、谪戍制、志愿兵制(
“私装从军
”)、募兵制和刑徒兵制等集兵制度。大致上是秦至西汉前期以征兵为主,自武帝之后征、募兼施,迄至东汉时期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此外,秦汉统治者通过士卒且耕且战,就地筹划军粮的供应制度也确立起来。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秦汉国家的军事效能。
——摘编自黄今言《简论秦汉军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对军队建设从洋务运动时期的编练新式海军扩展到编练新式陆军,仿照法德现代陆军确立现代军队编制。1901年,清政府废除武举,命令各省巡抚改建各省兵制,创办武备学堂。1903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作为在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以控制已招募和训练的新军。1904年,清政府编练全国军队,分常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并相应地制定了各项关于新军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系列制度。
——摘编自王兆辉《晚清军事变革战略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等提出继承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
”的任务,并指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针对当时的国防压力,他还强调应注重发展尖端武器,筹划三线建设。
——摘编自沙健孙《毛泽东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军队建设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军事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军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