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6

一、单选题

1.

表1尧舜禹时期对苗举措

时期

对苗举措

结果

文献

帝尧时期

尧指责苗民弗用灵……杀戮无辜,发动了大规模战争。

迁三苗于三危

《尚书·吕刑》

帝舜时期

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持干戚而舞之

道死苍梧

《淮南子·齐俗》

帝禹时期

禹既已克有三苗,焉历为山川,别物上下,乡制大极。

神民不违,天下乃静

《墨子·非攻下》

表1是《中华文明史》中有关尧舜禹时期对苗举措的记载,据此可知(  )

A.多元一体文明特征得以彰显B.战争是文明扩展的方式之一C.历史记载具有浓厚神话色彩D.民主成为部落首领推选方式

2.

公元前65年,龟兹王夫妇一行前往长安朝见汉宣帝并向朝廷纳贡,汉宣帝赠送他们珍奇财物数千万。在这样积极的举措下,西域客商往返于内地和西域之间,打着上贡的旗号和汉政府进行货物交换,同时汉朝政权也对丝绸之路进行维护。这表明(  )

A.西汉开始有效管辖西域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得以延续C.西汉开凿了东西的商路D.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得到加强

3.

魏晋之际,竹林名士在自己建构的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精神意境中逍遥遨游, 越名教而任自然 ;东晋文人于现实生活中,于真实的山水自然里 游目骋怀 ,享受人生的欢乐和美好。这反映出(  )

A.南北思想文化得以融合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社会时局影响士人心态D.北民南迁促进文化繁荣

4.

1086年,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1094年,宋哲宗让王安石配享神宗祖庙。1105年,宋徽宗又让王安石配享孔子庙。1126年,宋钦宗罢掉王安石配享孔庙的名誉。这说明宋朝(  )

A.统治集团内斗争激烈B.政策加重了人民负担C.理学强调学术现实性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5.

清朝前期,中国政府针对外国海盗冒险家的行径,限制他们只许在少数港口进行贸易,并加以管束监督,这是出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宁所采取的国防措施,而西方将此认定为 闭关自守 。这说明所谓的 闭关自守 是(  )

A.近代中国日益落后的主要原因B.自然经济在对外贸易上的表现C.殖民主义者的诋毁和攻击之词D.统治阶级妄自尊大心态的反映

6.

图1为一位西方人创作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的一幅漫画。该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

图1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1894年创作)

A.欧洲对中日战争中方获胜的预期B.中日战争双方仍处于冷兵器时代C.国际舆论不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D.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令西方胆寒

7.

表2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的一次民意测验

心目中的最伟大人物

对各种主义的信仰

人物

票数

信仰

票数

孙中山

473

三民主义

291

列宁

227

社会主义

233

陈独秀

173

无政府主义

14

蔡元培

153

资本主义

4

威尔逊

51

国家主义

2

据表2可知,这一时期(  )

A.北大成为国民革命运动主阵地B.革命统一战线初步建立C.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已有新探索D.民众革命意识有所提高

8.

《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 自开始颁发之日起,二个月内,各土地所有人,均须依法领土地所有权证,如有特别情形者得声(申)请展期,但至多不能超过六个月,如在六个月后尚未依法领取土地所有权证之土地,即作为公有土地。 这一规定(  )

A.适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需要B.体现了土地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C.反映了农民积极响应土地改革D.说明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与理性化

9.

1953年1月,《人民日报》号召: 我们应该把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中有代表性的、对人民事业具有热忱的、对待人民群众态度正确的人选举出来,尤其应该把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显著成绩的英雄模范人物选举出来。 这一号召(  )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加速了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C.体现了政权的人民民主原则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0.

表3    国有企业改革八年时间表

时间段

目标任务

1988年—1990

完善与发展企业承包制,股份制继续试点

1991年—1992

承包制向股份制过渡

1993年—1995

企业实现较全面的股份制,普遍建立控股制的企业集团

表3是1987年厉以宁教授向国家体改委提交的国有企业改革 八年时间表 。该学者认为(  )

A.国企改革应逐步与国际接轨B.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逐步建立C.经济体制转型需要加速进行D.承包制与股份制应同时推进

11.

图2是距今大约5000年的埃及《蛇王碑》,上方是一只浮雕的保护神隼鸟,以侧面站立,下方是宫殿柱子的符号,柱子上端是一条蛇王(象征法老)。这一石碑(  )

图2蛇王碑

A.展现了楔形文字的雏形B.体现了完善的官僚系统C.彰显了新王国时期特征D.表明了神权与王权结合

12.

恩格斯认为,《查士丁尼法典》 把商品生产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等)可作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 据此可知,这一法典(  )

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一B.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C.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D.是西欧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13.

1492年,哥伦布最先在巴西发现玉米—— 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制粉 。1494年,哥伦布将种子带回西班牙,渐次遍布于欧洲,到16世纪中叶已经传遍全世界。以玉米为代表的物种大交流(  )

A.突破了各大洲的物种边界B.保障了全球的粮食安全C.推动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D.促进洲际间的人口迁移

14.

从17世纪60年代起,英国议会以私法案的形式审议圈地协议。1760年后,议会陆续通过了5000多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占到英格兰土地面积的20.9%。这些措施(  )

A.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B.标志着圈地具有合法性C.抑制了圈地运动的膨胀D.保障了小农经济的稳定

15.

从1939年开始,苏联的一些集体农庄开始实行集体承包制尝试,1947年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1948年实行计件包工制。这些变革(  )

A.适应了卫国战争的需要B.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桎梏D.促使了新经济政策回归

16.

美国总统最初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具体权力微不足道。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总统认为派遣军队不需要得到国会的授权,尼克松政府通过无限扣押拨款来抗衡国会的财政权。这一变化说明美国(  )

A.宪政体制日益完善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C.国会立法权遭破坏D.权力制衡受到冲击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朝的科举也称 岁举 ,289年间举行了266科(次)考试。621年,唐高祖李渊发布诏令: 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礼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上贡。 为了避免因为偶然的因素而遗漏真正的人才,允许并一度鼓励超出考场之外的行卷(平时的诗文作品)和公荐的存在。唐肃宗时,李揆主持科考,将《五经》、历代史书及《切韵》等工具书放置在考场上,并对考生说: 经籍在此,请恣寻检……大国选士,但务得才。

——摘编自徐梓《大国选士,但务得才——唐朝科举的特点》

材料二
宋朝采取 抑势家、拔寒士 的政策:一方面在科举外向寒士提供物质支持,在科举考试过程中有意倾斜,以提升寒士的录取率;另一方面在科举中对势家子弟有意限制和打压,降低其考中进士的概率。宋朝将势家子弟的权力 关进笼子里 ,家世不再具备直接干涉科举的能力。宋朝之所以出现大量出自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的文科状元,且比例不断提高,是这一政策推行的结果。

——摘编自李兵《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政策考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 抑势家,拔寒士 政策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后,中共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保存发展抗日政权与武装,捍卫党际关系的平等。1937年9月,中共中央强调,中共在敌占区应公开成为统一战线政府的组织者;在原有苏区及一切游击区, 共产党绝对独立领导之保持 不能发生任何原则上的动摇。八路军、新四军 必须求得指挥自己军队的合法权 ,并 大胆利用已有的合法权,扩大自己 ,要在自身发展而非在国民党的委派与指挥中去 求合法 。此后,中共深入敌后开辟游击战场,逐步成长为华北地区的主要抗日力量。

——摘编自孙泽学、赵泽中《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争取合法地位的斗争述论》

材料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提出了 人民至上 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术话语体系逐渐成型;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两个维护 等政治话语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话语贡献了重大智慧,提供了重要方案。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崛起,中国话语由 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摘编自李玉祥、冀震茂《中国话语权变化发展的历史演变、逻辑机理与提升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在争取合法地位方面作出的努力,并分析其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新时代中国话语权 起来的认识。(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4 2014—2019年非洲GDP增长率(单位%)

区域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非洲

3.8

3.5

2.2

3.6

3.4

3.4

中部非洲

5.7

3.1

0.1

0.7

2.7

3.2

东部非洲

5.9

6.5

4.9

5.6

5.4

5.0

北部非洲

1.7

3.9

3.3

5.0

4.9

4.1

南部非洲

2.7

1.6

0.9

1.6

1.2

0.7

西部非洲

6.0

3.2

0.5

2.5

3.4

3.7

——据张忠祥《非洲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材料二
经过十余年发展,金砖国家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在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金砖国家在推动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支付体系、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等方面形成丰硕成果。金砖国家顺应历史大势蓬勃发展,奉行新的国际关系模式、新的目标理念和全球治理方案,引领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随着金砖的升级壮大,有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旗帜和灯塔。

——摘编自徐秀军《金砖扩员:事实、挑战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非洲经济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更好推动自身发展。(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两种不同文化相遇,会因文化的异质性产生碰撞,这种碰撞是一种相互尊重和影响的双向过程。欧洲与中国的最初接触,正是这种情形。14世纪初,《马可·波罗行纪》的发表开启了欧洲对东方的向往。1582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传教,在中国度过了他的后半生。1615年,拉丁文本《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刊行。据统计,17、18世纪耶稣会士将7000多种西学书籍带到了中国。与此同时,在欧洲出版了与中国历史和哲学有关的作品723种,其中法国最多。 东学西渐 过程中,中国思想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摘编自郝桂菊《中西文明跨文化交流范式变迁与未来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文明交往的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