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5+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8 浏览数:30

一、单选题

1.

如图是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镰。据此可知,该遗址(  )

A.已发展成为早期国家B.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C.居民已掌握养蚕技术D.已出现原始农业生产

2.

观察下图,据此判断,该时期(  )

A.诸侯国数量不断增加B.变法运动风起云涌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霸D.儒家学派开始创立

3.

《大衍历》颁行于唐开元十七年(729),是中国古代历法学的一次重大进步,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相传此历法的编撰者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一行和尚,他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还有(  )

A.编写《九章算术》B.编订《授时历》C.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D.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4.

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开科取士,大学士李昉任主考官,只录取了38人,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宋太祖召对时,探花对问失态,故而在讲武殿复试,最终录取了100多人,李昉也因舞弊受到了处分。此后,宋王朝对原有考试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改革的内容应该包括(  )
①扩大录取规模 ②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 ④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之后,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治理,元朝设置了(  )

A.澎湖巡检司B.北庭都元帅府C.理藩院D.宣政院

6.

下图为清朝人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局部),反映了清朝中期苏州商业的繁荣景象。该绘画作品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清代的(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B.晋商和徽商的出现C.民间海外贸易的繁盛D.工商业市镇的崛起

7.

《五口通商章程附粘善后条款》规定,英国领事馆官员有协助中国政府访查、通报英商走私偷漏之责。英国人李泰国把持上海的海关行政后,将禁止鸦片走私排斥在海关职责之外,使鸦片成为 唯一不受检查的进口货物 。这表明(  )

A.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中国的贸易主权被破坏C.英国对华贸易逆差扭转D.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8.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在《遗折》中痛言: 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这主要反映出作者(  )

A.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观B.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C.认同建立民主共和政体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9.

孙中山在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后,向袁世凯表示: 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是公论。 这说明(  )

A.孙中山反对发动二次革命B.辛亥革命的性质发生改变C.武昌起义后国内形势复杂D.暴力革命形式不适合中国

10.

有学者认为 五四运动是传媒技术、新式教育、工商业和政治纷争等因素的复合体。 下列能够为这一观点提供支撑的有(  )
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新式学堂不断发展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某一会议上发言: 中国的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来……这个大会是一个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全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争取最后胜利的大会。 该会议是(  )

A.洛川会议B.中共七大C.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12.

1952年,中国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这得益于(  )

A.国民经济全面恢复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C.一五年计划的开展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3.

据统计,1964年至1975年的12年间,贵州省共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4.23亿元,为1963年的7.25倍。经过10多年的建设,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都匀、凯里、安顺、开阳等一批新的工业基地。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4.97亿元,为1963年的3.41倍。这主要是因为(  )

A.三线建设的开展B.八字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的缓和D.对工商业的改造

14.

1979年,中国创办经济特区,举步维艰。从起步到建设,一直存在激烈争论。对此,邓小平同志亲自视察,明确表示 支持广东、福建先走一步 ,为我国发展经济 杀出一条血路 。这反映了当时(  )

A.思想观念得到解放B.城市改革全面展开C.深层次参与全球化D.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15.

2018年以来,美国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我国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2019年,香港爆发 修例风波 ,我们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等,使香港保持了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材料表明我国(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B.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C.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D.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增强

16.

有文献记载,“(宋)永初(420—422)中,官布一匹,直钱一千 ;到元嘉时期(424—453) 私货则束直六百,官受则匹准五百 ;到了齐永明初(484),布的价格, 人官好布,匹堪百余 。这从侧面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江南(  )

A.纺织业的发展B.苛捐杂税繁重C.经济日益萎靡D.多种经营兴盛

17.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取决于其处理政务范围不同而决定,而不是取决于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程序环节分工。该官僚政治制度对于效率与平衡的追求,以 依事系任 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在有关事任的管辖权限内,决策、执行一体化。据此可知,该官僚制度是(  )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行省制

18.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
①辽行南北面官制 ②金推行 猛安谋克
③宋设置榷场互市 ④元代融合形成回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1900年6月21日,慈禧颁布了《宣战诏书》向各国宣战,并要求地方督抚派兵 北上勤王 。对此,两广总督李鸿章宣称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两江总督刘坤一复电 恪守两江,暂不奉诏 ;湖广总督张之洞回电 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央权威式微B.东南互保形成C.清朝统治崩溃D.地方卖国求荣

20.

梁启超1904年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和1920年撰写的《欧洲心影录》为人们呈现了 两个梁启超 :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梁启超和高度称颂中国传统文化的梁启超。这体现了梁启超(  )

A.对西方现代化的追求和反思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C.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盲目追求D.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1.

宋教仁说: 以前,我们是革命党;现在,我们是革命的政党。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是公开的组织。……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 由此可见,宋教仁(  )

A.主张以合法的政治斗争实现民主政治B.强调开展公开的武装斗争C.认为辛亥革命已完成政治革命的目标D.忽视与袁世凯的政治抗争

22.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该宣言发表后,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减租减息C.耕者有其田D.取消农业税

23.

20世纪某报刊上记载了一场中国的学生运动。他们高举 向炮口要饭吃 的横标,高呼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独裁 向饥饿宣战,向制造饥饿的人宣战 等战斗口号。该运动(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B.反映出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24.

下图为澄海火柴厂1955年生产的火柴盒上的火花(即火柴盒贴画)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202501191000058102

A.封建土地制度废除B.社会主义法律初创C.国际局势趋于缓和D.社会主义改造开展

25.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共十八大以来,对非洲关系提出 真实亲诚 理念,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上述材料共同表明我国外交(  )

A.以联合国为中心B.强调周边国家是首要C.坚持合作与共赢D.积极推动区域集团化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乾德元年(963)春正月,初以文臣知州事。五代诸侯强盛,朝廷不能制,……至是,(宋太祖)用赵普谋,渐削其权。夏四月,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节度使之权始轻。……赵普乞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悉送汴都,无得占留。……凡一路之财,置转运使掌之,于是财利尽归于上矣。

——摘编自《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草原和内地两种不同的社会情况下,基本上奉行了以蒙制治草原牧民,以汉制治中原汉民的政策。作为蒙古族肇基之地的草原地区,虽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统治方式和职官,但也做了重大的改革,先后设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等处都元帅府,成宗年间又改和林等处行中书省,成为元朝十大行省之一。

——摘编自高文德《蒙元时期的官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太祖 渐削其权 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草原地区行政治理的演变。并结合所学,谈谈元朝边疆治理的成功经验。(7分)

27.

书籍出版与阅读犹如时代之镜,映射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自日归国,创办《新青年》,开始了中国近代的新思潮运动。随之, 文学革命 反孔 马克思主义 等概念在青年中得到传播。他们在阅读《新青年》后,广泛认同新文化人士及新思潮,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五四运动乃至革命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 五四青年 对《新青年》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报刊、读者与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

——摘编自许高勇《从<新青年>到新青年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中国社会上 亡国论 速胜论 盛行。为指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十个月的抗战经验,于1938年5月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从理论上批驳了 亡国论 速胜论 ,科学地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并且给迷雾中的国人指明了方向,使彷徨的人们坚定了信心,他们振奋起精神,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1939年《论持久战》英文版发表后,它的影响迅速扩大到国外,许多国家都纷纷出版了毛泽东的军事著作。

——摘编自李久林《<论持久战>的发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青年》阐述的主张,概括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表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论十大关系》(目录)

目录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4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6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7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1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14

  党和非党的关系                      16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18

  是非关系                            22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24

1956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课题。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的缺点和问题,要引以为戒,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号召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1949—1976年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围绕 社会主义建设 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