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青海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6

一、单选题

1.

2003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郑家沟文化遗址发掘出土器物150余件,其中玉器50件,包含玉猪龙、三联玉璧、玉环、玉斧等。出土人骨点30余处,发现祭祀坑20余处。这些可用于佐证,郑家沟文化时期(  )

A.国家形态开始萌发B.社会文明得到发展C.手工业经济较发达D.社会分工逐渐严密

2.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达诏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列侯由郡守统辖。这项措施旨在(  )

A.平定 七国之乱 B.解决藩镇割据C.实现民族交融D.加强中央集权

3.

唐朝政府规定,应试者不受门第限制,不必由官员荐举,皆可 投碟自荐 。这反映科举考试(  )

A.合理设置科目B.完善制度建构C.追求公平公正D.严格运作程序

4.

宋代,新兴的官僚和小地主、商人、读书人(平民士子)逐渐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 新阶层 ,他们更加务实、参政热情高涨、对财富的追逐大张旗鼓。 新阶层 的出现(  )

A.消除了士商之间的界限B.说明社会出现新的生产方式C.利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D.表明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5.

蒙古汗国灭云南大理国后,元世祖忽必烈 以其地内属本朝,立为藩府,设置如内地 ,后设置云南行省进行管辖。由此可知,元朝统治者对边疆的治理(  )

A.阻碍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C.加剧西南地区民族矛盾D.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6.

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 B.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C.出现了 夜市 晓市 草市 D.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7.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这一思潮(  )

A.旨在推翻封建制度B.引发了社会的变革C.具有民主启蒙色彩D.摆脱了儒学的束缚

8.

1900年,清朝东南各省的督抚不理会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与各国列强宣战的命令,为避免东南各省与外国列强陷入战争,签署了 东南互保协议 。该协议的签订表明(  )

A.清廷内部的矛盾与斗争被揭开B.清政府统治呈现土崩瓦解C.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义和团D.民众的反清意识已被激发

9.

有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后,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三民立国共和肇始;下联:五权宪法民主方兴 。依据对联内容,合适的横批为(  )

A.三民主义B.民主科学C.窃取果实D.中华民国

10.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曾说:“ 三纲 像三条麻绳,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一代代缠下去,缠了两千年。新文化运动起,大呼解放,解放这头上缠的三条麻绳。 由此可以推断出新文化运动(  )

A.倡导破除旧礼教B.提倡新文学形式C.反对旧教育体制D.完全否定传统文化

11.

朱德曾赋诗: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这首诗纪念的事件(  )

A.标志城市包围农村武装道路的确立B.推动了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C.意味着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成立D.印证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初具雏形

12.

1949年的《人民日报》头条刊载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完满结束……全会批准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 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等内容。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胜利完成B.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有重新认识C.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解放区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关系,结束了封建生产关系统治中国农村的历史,解放了长期以来被严重束缚的农业生产力。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途径是(  )

A.实行土地改革B.消灭资产阶级C.没收官僚资本D.推行农业合作化

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强,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57年的32.1%提高到1965年的35%,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工业也得到极大发展。这表明此时我国(  )

A.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D.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15.

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改革开放后首先出现在广东的两个经济特区是(  )

A.深圳、珠海B.广州、深圳C.广州、惠州D.珠海、潮州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更为解决人类而临的共同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方案。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九大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宰相是 百官之长 ,其权力之大,地位之高,是其他官僚无法比拟的。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中朝官在汉武帝时开始参政,尚书、中书和门下经几百年的演变,成为名正言顺的宰相。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盛行,士族控制操纵国家政治,三公在这时名存实亡,实权已 事归台阁 。至隋唐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共为宰相。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宋代为了保证军费开支,适应战争的需要,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

——摘编自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材料二
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历经了确立到发展再到强化的过程。但是明清两朝与以前历朝相比,领城更广而深,措施更细而严,两朝乃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摘编自于旭峰《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资本结构表

中国资本总额单位:万元

外资总额单位:万元

1894

6749

5406

1914

76548

102125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嘉许和鼓励那些以本国原材料生产的工艺品。工商业者更相率以 挽回利权、杜塞漏卮 为标榜,组织 国货维持会 维持土货会 等团体,实力提倡国货,抵制洋货。一时间 提倡国货,挽回权利之说,洋洋溢溢万口同声 。当时人多以购国货为荣、买洋货为耻。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不少国货工厂 生意发达,日不暇给 ,许多企业绝处逢生。如创办于1905年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辛亥革命因销行不畅,资本亏蚀颇多。辛亥革命后,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达到16万元。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4~1914年中国新式工交企业的资本构成发生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4~1914年中国资本总额出现巨变的原因。(10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国民党退守台湾企图搞分裂的阴谋,中国共产党发出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的号召,并确立了 武力解放台湾 的方针。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党和国家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摘编自邢莉《论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祖国伟大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广大澳门同胞发自内心拥护 一国两制 ,认同 一国两制 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在践行 一国两制 的过程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从不为一时之曲折而动摇,从不为外部之干扰而迷惘,善于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政府对台方针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政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中国现代外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演变,根据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不断调整,根据中国共产党外交理念的转变,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大体来说,70年的新中国外交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1949~1978年的 和平共处外交 时期、1978~2012年的 和平发展外交 时期、2012年至今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时期。每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时代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

——摘编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