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33 浏览数:10

一、选择题

1.

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3.

洋务运动欲 自强 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B.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C.采取封建生产方式管理企业D.西方列强的破坏

4.

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 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 《良友》画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  )

A.共御外侮B.铭记国耻C.抵制日货D.寻找外援

5.

《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 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出现 裂似瓜 的局面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6.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7.

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 法磊斯口中的 祸乱 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联军的侵略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的侵略

8.

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A.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B.①《马关条约》②《辛丑条约》③《南京条约》
C.①《辛丑条约》②《马关条约》③《南京条约》D.①《辛丑条约》②《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

9.

如下表可见(  )

人物

籍贯

活动

康有为

南海

1891年,开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孙中山

香山

1894年,建立兴中会,传播革命思想。

杨匏安

香山

1919年,在广东《中华新报》发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C.革命团体在广东开始建立D.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

10.

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 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 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

A.辛亥革命的背景B.辛亥革命的经过C.辛亥革命的特点D.辛亥革命的影响

11.

下侧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  )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辛亥革命的原因B.辛亥革命的发展C.辛亥革命的胜利D.北伐战争的进程

12.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

A.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B.革命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C.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人心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13.

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  )


约法一


约法二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14.

民国时期,北大教授辜鸿铭曾说过, 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对 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理解正确的是(  )

A.辜鸿铭极力宣传民主思想B.当时多数国民有蓄辫传统C.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束缚D.新文化运动不反对旧文学

15.

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因此,陈独秀认为救亡图存最重要的是(  )

A.发动武装革命B.政治制度革新C.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

16.

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19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 指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7.

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此材料可用于研究(  )

A.五四运动的背景B.新文化运动的过程C.辛亥革命的影响D.洋务运动的影响

18.

据郑超麟回忆: 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这一年觉醒的。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 主要是指(  )

A.爱国救亡精神B.自由民主意识C.民主法治观念D.实业救国愿望

19.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 联合 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打倒列强,除军阀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

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四川省绵阳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A.国民革命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C.开辟敌后战场D.解放战争胜利

21.

下图是《新华日报》刊登的题为《南京紫金山杀人竞赛,寇军暴行惨绝人寰》的报道,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果采用民国纪年,此事件发生在(  )
202501271409263382

A.民国25年B.民国26年C.民国35年D.民国36年

22.

下列选项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认识,对应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认识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

国民党张自忠上将壮烈牺牲、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回民支队队长马本斋以身殉国

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

19458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接受投降,军国主义彻底灭亡

23.

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 材料描写的事件(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24.

20世纪初,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 仍以忠君和尊孔为……大幅度增加西方教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 。当时中国教育(  )

A.开始出现新式学校B.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C.掀起尊孔复古思潮D.举起民主、科学旗帜

25.

武汉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光荣的城市,在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26.

如表反映了大生纱厂发展最迅速的 黄金时段 的情况。大生纱厂在这一时期得到如此空前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

1912年以后大生两厂经营概况表

年份

大生一厂

大生二厂

生产纱锭数

利润

生产纱锭数

利润

1912

40800

326985.232

26000

257410.967

1914

40800

347573.760

26000

302974.451

1917

60000

796768.530

26000

406866.676

1919

60000

2644451.615

26000

1349623.549

1920

60000

2077007.445

26000

1087284.009

A.社会上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B.张謇践行 实业救国 的理想
C.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27.

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02501271409263382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实业救国 思想开始出现C.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28.

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C.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29.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北洋舰队建成

中国海防近代化逐渐发展起来

D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AB.BC.CD.D

30.

下图可以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A.农民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B.大量民众不断涌入解放区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D.抗日根据地力量快速发展

二、材料题

31.

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举国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下面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 学党史、明理、增信 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学百年党史,体验苦难辉煌】
材料一 张文同学整理的 党史学习 专题表格(部分)

专题项目

百年征程

波澜壮阔

事例

开天辟地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从幼年是向成熟的标志

19351月,召开

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

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0年,彭德怀组织百团大战

中国现代史开端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伟大转折

1978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

(1)将张文同学整理的表格中的划线处①②补充完整。
(2)对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填 正确 ,错误的填 错误
①抗战胜利后,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②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
【学百年党史,感悟真理力量】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
【学百年党史,传承革命精神】
材料三 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总共有91种。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诸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风险等。

——摘编自2021年3月人民网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1921~1949年形成的革命精神二例。
(5)通过 学党史、明理、增信 这一主题的探究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从这里启航】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2016年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1)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请解释 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这句话的含义?
【见证历史转折】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 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住手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3)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4)为什么说我们 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历史转折给我们的启迪。
【我的梦,中国梦】
材料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鼓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6)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学生,你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小论文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898

戊戌变法

1900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左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