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大规模的对外贸易是一国国力的综合体现。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加之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宋朝成为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期。宋代建国之初就积极支持和发展海上贸易活动,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负责相关事务,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与前代相比也有了明显提高,不仅船只载重量大,而且船体坚固,结构良好。海员还掌握了完整的航海术,能够熟练的利用洋流季风规律出海或返航,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柳平生《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前后世界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指出16—19世纪推动欧洲成为
“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的主要因素。(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