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虞夏之际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以下发展阶段: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农业以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为标识,虽然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若干痕迹,但精耕细作农业已经萌芽于其中;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臻于成熟,并获得系统的总结;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业扩展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逐步臻于成熟;明、清是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时期。其中,宋以后出现的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人口激增导致原有耕地的紧缺,人们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李根蟠《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
20世纪70—90年代中国与典型国家农业发展长期变化比较
国家 |
农业增加值比例(%) |
农业劳动力比例(%) |
农业劳均增加值(1995年美元) |
谷物产量(公斤/公顷) |
1970 |
1980 |
1998 |
1970 |
1990 |
1979—1981 |
1996—1998 |
1979—1981 |
1996—1998 |
中国 |
35 |
30 |
18 |
78 |
72 |
161 |
307 |
3027 |
4821 |
泰国 |
26 |
23 |
11 |
80 |
64 |
630 |
924 |
1911 |
2466 |
尼日利亚 |
41 |
21 |
32 |
71 |
43 |
414 |
624 |
1269 |
1197 |
阿根廷 |
10 |
6 |
6 |
16 |
12 |
10539 |
13715 |
2183 |
3284 |
美国 |
3 |
3 |
2 |
4 |
3 |
— |
39523 |
4151 |
5380 |
日本 |
4 |
2 |
20 |
7 |
15655 |
30272 |
5252 |
6017 |
9 |
低收入国家 |
39 |
31 |
23 |
75 |
68 |
— |
348 |
1097 |
1267 |
中等收入国家 |
17 |
12 |
9 |
40 |
28 |
— |
— |
1789 |
2358 |
高收入国家 |
5 |
3 |
2 |
11 |
5 |
— |
— |
3170 |
4051 |
全世界 |
9 |
7 |
4 |
55 |
49 |
— |
— |
1600 |
2022 |
——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CD—ROM数据计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并谈谈你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