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9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孔子将 上升为 勇德 ,并将其限制在由 共同构建的伦理规范中;商鞅则将士兵民众之 与取得作战的胜利紧密联系起来,以严刑惩罚怯民,以轻赏激励勇民。二者的 论都(  )

A.迎合了封建贵族的政治理想B.规范了统治阶层的伦理行为C.体现了兼并战争的日趋激烈D.回应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

2.

如表为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列汉武帝时期的部分都市。据此可知,这些都市的兴起是由于(  )

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

邯郸亦津、河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

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

A.政治中心的变迁B.交通条件的便利C.经济重心的南移D.商业经济的繁荣

3.

如表为《新唐书·狄仁杰传》中的相关记载。狄仁杰的经历反映出当时(  )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狄村人。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御史霍献可以首叩殿陛苦争,欲必杀仁杰等,乃贬仁杰彭泽令……万岁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擢仁杰为魏州刺史。……

A.科举选拔注重门第B.大理丞掌握最高司法权C.官员升迁依据军功D.政治环境影响官员仕途

4.

清初,里甲制的主要任务是 防丁口之脱漏,保赋役之平均 ,保甲制仅仅是防范汉人复明运动的应急措施。乾隆三十七年以后,里甲制的职能逐渐并入以社会治安为主要内容的保甲制中。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赋役征收方式变革B.基层自治威胁统治C.地方治安亟需强化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5.

19世纪末,郑观应提出: 彼之谋我,噬膏血匪噬皮毛,攻资财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兵刃……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聚敛)敝国无形。 他意在强调(  )

A.中国应改变传统的经济政策B.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C.中国应警惕列强的经济侵略D.商战比兵战更为重要

6.

如表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发展情况。这反映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  )

时间

简况

同治十一年

(1872

清政府选派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光绪二十一年

(1895

甲午战败后,维新派人士呼吁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技与文化

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鼓励自费留学

民国元年

(191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教育部,设立留学事务处,负责留学教育

A.适应时代发展需求B.管理体制臻于完善C.注重留学人员选拔D.深受传统观念束缚

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 人民 群众 新华 民主 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8.

1950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学会管理企业》指出:在一切国营公营的工厂企业中,必须坚决地改变旧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实行管理民主化,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吸收工人参加生产管理。这一主张旨在(  )

A.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B.发展工业以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C.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试点D.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9.

如图为1980—201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加入国际条约情况统计图。这表明我国(  )

A.与国际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B.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C.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D.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10.

在西亚纳吐夫遗址(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发现的谷物遗存都是大麦、小麦之类的野生品种,发现的石镰、磨盘和臼、杵等都是用于收割和加工。在属于纳吐夫文化的贝哈遗址中,野山羊骨几乎占了全部兽骨的76%。这反映出当时(  )

A.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初步发展B.人们对作物和动物品种的认识和选择C.生产力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加D.各地农业文明由两河流域传播而来

11.

中古西欧城市行会由全行大会选举会长及其他执事人员,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拟定本行规章制度。行会审查从业者资质,监管产品的材料、生产工艺、质量、价格与利润。这些做法(  )

A.冲击了原有庄园经济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C.建立了城市自治制度D.强化了国家政治控制

12.

16世纪英格兰已经使用“banker”这个名称,当时主要指外币兑换商。在17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英语文献中,“banker”一词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不再仅指钱币兑换商,而是对那些能够施展多种金融功能的专业人士的称谓。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

A.商业经营方式的发展B.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C.商业革命引发金融变革D.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

13.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列宁的这一看法(  )

A.强调了恢复市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B.否认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有利于客观认识 新经济政策 推行的历史背景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14.

东方学主要是指针对近东国家和远东国家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的研究。1887年德国创办东方语言研讨会,在高校设立了众多东方语言教席。法国和俄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东方研究机构。1917年,英国筹建了东方研究学院。欧洲东方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东方文化地位的提升B.各国学者的通力合作C.大国在世界的争夺日趋激烈D.亚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5.

如表为2000~2010年间非洲内、外贸易年均进出口额及年均增长率。这反映出非洲(  )

进口额

单位:亿美元

增长率

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增长率

内部贸易

290

14.4

300

14.6

外部贸易

1740

7.9

4180

14.4

A.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B.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C.对外部投资依赖严重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材料阅读

16.

南宋朱熹、陆九渊等书院士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院士人

材料一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二
(陆九渊)悼时俗之通病,启人心之固有,咸惕然以惩,跃然以兴。每诣城邑,环坐率一二百人至不能容,徙观寺,县大夫为设讲座于学宫,听者贵贱老少,溢塞涂巷。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南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材料三
田家拼取一春忙,男力菑畲女课桑。陇上黄云机上雪,暂时辛苦乐时长。
鞠育当知父母恩,弟兄更合识卑尊。孝心尽处通天地,善行多时福子孙。
千金难买是乡邻,恩意相欢即至亲。年若少时宜敬老,家才足后合怜贫。
健讼翻成产祸胎,带刀却是杀身媒。争先好胜灾偏速,退步饶人福自来。
不教言语太艰深,为要人人可讽吟。把向田间歌几遍,儿童亦识使君心。

——【南宋】真德秀《长沙劝耕》

材料四
始予居建之崇安(开耀乡五夫里),尝以民饥,请于郡守徐公嘉,得米六百斛以贷,而因以为社仓,今几三十年矣。其积至五千斛,而岁敛散之里中,遂无凶年。

——【南宋】朱熹《常州宜兴县社仓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南宋书院士人 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黄尊三日记

黄尊三(1880~1951),湖南省沪溪县武溪镇人。17岁中秀才,后入读湖南高等学堂。1905年5月,由湖南赴日本官费留学。如表为其留学日记部分内容摘录。

时间

日记内容

备注

四月二十日

(1905523

自十号由湘出发,至今十天,为此无谓之事,阻滞中途,不能进行,光阴虚掷,未免可惜。中国大官,只顾一己虚荣,不知尊重他人人格,实属可鄙。

无谓之事是指学生拜见张之洞的礼仪之争:从武昌出发赴日本前,时任湖南巡抚端方命留学生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见学生站着谒见,颇为不悦,认为他们不知上下尊卑之礼,故而推三阻四借故拖延对留学生的放行”。端方也认为学生缺少家教,要求学生给张行跪拜之礼。学生则坚决拒绝,表示宁肯不去留学,也不能牺牲人格尊严。

冬月三日

(19051129

浴后,看《民报》。《民报》为宋教仁等所创办,鼓吹革命,提倡民族主义。文字颇佳,说理亦透,价值在《新民从报》之上,盖革命党之机关报也。

冬月十七日

(19051213

自取缔规则起,无一日舒展,日既废学,夜不成眠。晚,辗转床褥,呼天长叹,念古人学书学剑,能以一艺自成其志,余求学无地,救国无才,茫茫天壤归将安为?思至此泪潸然下。

取缔规则是指1905112日,日本政府文部省发表《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对留日学生活动进行管制,限制留日学生中革命运动的发展。

1911221

闻俄人要求六款,清廷均许之,其耻辱真有不堪言者,愤极恨极,回思人不受刺激,则无进步,此次受外交上之刺激,自觉孑然一身,他无希冀,只要能雪耻报国家,虽万牺牲有所不惜,而学问二字,又其末焉者也。余于是有退学返国之志。

外交上之刺激1911年俄国出兵新疆,并提出设领事馆、拥有领事裁判权等无理要求,清政府答应了俄国要求。

——据《黄尊三日记》整理

结合材料,以 留学日记·时代缩影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4分)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的重要组织形式。如表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历程。

时间

事件

1978年末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订秘密协议,决定将土地承包到户,实行包干到户

1979年初

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成立乡人民政府,同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9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

19821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3年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经营制度。

——据王贵宸《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等

分析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历程体现的农村改革推进特征。(12分)

19.

一些学者把17、18世纪英国出现的消费热潮称作 消费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革命

材料一

17~18世纪英国遗产清单中城乡消费品平均价值(英镑)及出现频率(%)

地区

遗产清单数

平均价值

出现频率

平底锅

锡盘

陶器

书籍

钟表

绘画

镜子

亚麻桌布

窗帘

餐具

瓷器

热饮器皿

银器

伦敦

391

153

46

58

42

31

29

41

77

66

43

14

13

16

46

主要城市

217

97

11

67

45

21

18

41

58

55

27

6

8

6

44

其他城镇

291

135

10

56

39

23

20

23

50

55

15

4

7

3

37

乡村

2075

126

5

43

35

17

17

5

21

35

6

2

1

2

16

说明:主要城市包括南安普顿、温彻斯特、坎特伯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

——劳娜·韦泽利尔《英国的消费行为和物质文化,1660—1760》

材料二
伦敦城内的利德贺市场:第一个广场上最主要的是一个牛肉市场……每周三有一个生皮、鞣革和制鞋工具的市场;而在广场东面和南面的楼梯上的货栈内,是科尔切斯特的大市场。第二个广场被分为两块长方形的区域,第一个是鱼市,另一个是乡下叫卖商人的市场。第三个广场被分为三个部分:周围是黄油市场,和之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叫卖商人和流动商贩的商品。南边是家禽市场和培根市场,中间是药草市场。

——【英】丹尼尔·笛福《大不列颠环岛游记》(1724年)

材料三
美洲的烟草、糖、茶叶、中国的瓷器、纺织品、印度棉布以及原产于非洲的咖啡逐渐挤占了英国人传统消费的空间。17世纪,烟草迅速地从上层奢侈品变成了劳工阶层的日常必需品。英国控制加勒比地区的产糖地,特别是17世纪后掌握了巴巴多斯等地,蔗糖的价格不断下降。18世纪初期,糖不再是少数富人的奢侈品。

——摘编自吴冠中《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17、18世纪英国消费问题研究》

(1)材料一对研究17、18世纪英国社会消费有何帮助?(3分)
(2)使用材料二进行研究时,应该注意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7、18世纪英国社会消费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能否得出 消费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发生 的结论?说说你的看法。(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