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以赋於民。
——《汉书·食货志》
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
——《汉书·高帝纪下》
二、材料阅读
史料一
何尊有铭文122字,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句,意思是以此地(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
(现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史料二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肆王惟德用。
——摘自《尚书·周书·梓材》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名称的由来及“北京”称谓的变迁》
——摘编自李海滨《近代中国铁路的曲折发展》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派别
主张
出处
新世纪派
“欲求万国弭兵,必先使万国新语通行各国,盖万国新语,实求世界和平之先导也,亦即大同主义实行之张本也”。
《万国新语》(载于《新世纪》1907年第6号)
国粹派
“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
《国学讲习会序》(章太炎作,1906年)
三、开放性试题
——摘编自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