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高三下学期招生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23

一、单选题

1.

考古学者在黄河流域某史前遗址发掘出大量石器和陶器,有石斧、石镰、石刀、罐、钵等生产生活用品。这些石器、陶器制作比较精细,石斧平滑光亮,斧刃非常锋利;陶器是灰黑色,有兰纹、曲折纹、方格纹等纹饰。据此推断,该遗址所属文化类型最可能是(  )

A.红山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兴隆洼文化

2.

《左传》载,晋悼公欲北向伐戎,魏绛曰: 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 又载: 狄人伐邢(邢:周朝姬姓封国之一)管敬仲言于齐侯曰:‘……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上述言论(  )

A.折射出宗法分封制瓦解B.体现了华夏认同意识C.说明民族交融趋势初显D.蕴含了天下一家理念

3.

有学者在对东晋、宋、齐曾任尚书事等重要官职的人物进行身份统计时发现,南朝宋士族门阀占总数的64%,这一比例比东晋下降了15%,南朝齐时期继续下降至55%,而宗室占比则在稳步回升。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  )

A.皇权呈现复兴倾向B.政体呈现多元化趋势C.封建统治基础扩大D.皇权与士族互相依赖

4.

唐武德七年(624年),法令规定 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 在实际推行中,民户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可听卖世业田;五品以上勋官的世业田可听其买卖。这种情况(  )

A.着力于保障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突出反映了社会矛盾的缓和C.极大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土地兼并的加剧埋下隐患

5.

元代散曲《庄家不识勾栏》载: 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 。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杂剧第四折: 您那秀才凭学艺,他却也男儿当自强,他如今难当,目写在招子上。 纸榜 招子 上以醒目的形式标注主要演员的姓名、演出节目名和曲目中经典桥段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

A.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B.文娱活动渗入经营意识C.城市经济功能显著增强D.民众休闲方式丰富多样

6.

乾隆二十年至四十八年(1755—1783年)间,朝廷组织重新翻译《四书》《书经》《易经》《诗经》《礼记》《春秋》等典籍,交武英殿修书处,以满汉文合璧形式刊印。乾隆帝此举旨在(  )

A.保证科举考试公平规范B.确立儒家思想主流地位C.促进满汉文化相互借鉴D.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7.

1877年,洋务派官僚刘瑞芬认为: 自同治十一年奉宪台奏设轮船招商局……为渐收利权之计。 1887年,李鸿章指出: 创设招商局十余年以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抵制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B.实现了洋务新政的目标C.维护了传统朝贡贸易体系D.契合了自强求富的要求

8.

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一大批关注妇女问题的进步团体涌现,社会各界的进步女性还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妇女组织。同时,重视妇女问题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如《新妇女》《妇女评论》等。这些团体和刊物的涌现(  )

A.反映出女性已实现彻底解放B.利于拓宽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C.印证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D.表明女性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

9.

194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建立与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中强调,华中根据地的建设要根据 三三制 原则推进,区村级主要行政人员一定要是党员与进步分子。这一指示的提出旨在(  )

A.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保障人民革命政权建设C.完善根据地基层干部选拔机制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重庆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基地逐步建成,配套民用工厂也陆续迁建至此。1983年,中央赋予重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引进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城市工业不断转型升级。这反映出(  )

A.国防安全是国家经济建设核心战略B.西部地区工业布局得到显著改善C.国家战略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动力D.重庆经济模式主导技术引进方向

11.

下面为古巴比伦时期的一段楔形文字内容的解读。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为购买一些健壮的库提奴隶,通过伊里乌萨提之子卢伊什库尔中间人,将军乌图勒伊什塔尔买主把等同于20银的342543%升的芝麻油交给了……卖主卖主在一个月内要把几个健壮的库提人奴隶带过来。如果一个月内他没有带来奴隶中间人将向这一泥板收据的持有者将军称出203的银子退回货款证人略日期:阿米察杜卡王第10公元前1637

A.奴隶和奴隶主间的矛盾尖锐B.金属铸币在两河流域广泛流通C.城市国家注重管理商业行为D.契约对交易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12.

11世纪开始,对中世纪西欧君主和城市利益而言,大学是 一批不容忽视的经济上的主顾,并为培训顾问与官员们提供无与伦比的教育场所 。他们为了挽留一所大学而不惜付出一定代价,甚至以税收的半数用于支付教授的薪金和其他临时费用。据此可推知,当时大学受到重视(  )

A.促使高等教育功能发生转变B.打破了宗教对社会的垄断C.为世俗权力的强化提供助益D.推动庄园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18世纪晚期起,拉美知识精英致力于传播卢梭等人的思想,呼吁将真正的民主制过程中的公共意志付诸实践;同时又将自己视为人民主权的化身,主张建立贵族共和国,认为民主制应是社会上层阶级强制推行的。这些主张(  )

A.强化了拉美人民的民族认同B.表现出拉美民主革命的局限C.否定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D.印证列强在拉美的斗争激烈

14.

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 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 ,他指出 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要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公社负责是完全合理的 。由此可知,巴黎公社运动(  )

A.受到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B.促成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走向现实C.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导D.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15.

下面是1913年、1939年和1959年俄国/苏俄(联)人口社会成分表(单位:%)这些变化反映出苏俄(联)(  )

社会成分

1913

1939

1959

工人

14.6

33.7

50.2

职员包括专家

2.4

16.5

18.1

集体农民及集体手工工人

47.2

31.4

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

66.7

2.6

0.3

A.社会阶层矛盾得到缓解B.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C.农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D.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1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德几乎所有古典音乐的演出活动都被鼓励和资助,一时间涌现出众多且高质量的交响乐团,时人称 我们并不是排斥爵士乐、节奏音乐和民谣,只是……艺术主旨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的 。这一时期,东德音乐的发展(  )

A.阻止了西方和平演变B.有效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C.受到冷战局势的影响D.适应了多极化趋势的要求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安史之乱后,随着均田制的废弛,土地迅速向不同身份的地主手里集中,从而使长期以来把持政局的门阀大族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宋太祖、宋太宗等推行崇文礼士、以文治国的方针。据统计,宋朝建立之初的45年,仅国子监的经史书版就增加了25倍,当时文人编辑的书通过官刻、私刻和坊刻在社会上广泛流传。随着官学和私学的发展,大量的文人入仕,这不仅改变了自汉代以来主要代表士族门阀阶层利益的政权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宋仁宗时期, 致君尧舜 已成为士大夫的普遍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共治 的政治架构,同时士大夫需要保证制度性的皇权不受侵犯,避免再出现晚唐五代之际 皇权衰弱而政权分崩离析 的局面,进而也就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成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宋朝士大夫文官政治形成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士大夫文官制度。(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58年11月,毛泽东提出 要使人民公社具有雄厚的生产资料,就必须实现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即机械化和电气化)。 他认为我国应深刻反省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教训。毛泽东很重视农具的改造,认为它的意义很大,要求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技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通过试验加以改进,试制出新式农具。试制出来后在田里试用,确有成效,然后再大批制造,加以推广。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提出了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的论断,强调机械化对农业发展具有根本性质的重大意义。

——摘编自刘卫学《毛泽东对我国农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材料二
1981年,中央对我国农业机械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提出了 农业机械化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的理念。这个时期,我国农村自发地出现了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经营农业机械的新情况。1983年,中央1号文件明文规定要为农民个人购置的农机具提供油料保障。农民由此获得了购买、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自主权。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实施,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代表的国家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2020年,我国拥有农机总动力达到10.6亿千瓦,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近9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3%,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51.7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

——摘编自侯方安《改革开放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提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论断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自1870年起,世界经济经历三次全球化浪潮,英国、德国、美国以及中国在三次浪潮中相继扮演擎旗者角色。第一次全球化浪潮(1870年至1913年)发生时,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迫使中国对外开埠通商,中国不得已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第二次全球化浪潮(1945年至1980年)时,连年内战及错综复杂的周边地区形势使得中国错失全球化发展良机。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际,恰逢第三次全球化浪潮(1980年至今)席卷而来,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

——摘编自洪俊杰《研判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趋势》

提取材料中的部分或整体信息,围绕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浪潮 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 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民主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的核心思想就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民族主义以其殖民主义特征大肆向外扩张。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借用民族主义思想武器,煽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狂热宣扬本民族优越论,肆意践踏其他民族利益,对亚非拉等落后国家进行殖民扩张,进而瓜分整个世界,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摘编自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材料二
英国自1814年起,胁迫伊朗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久欧洲列强蜂拥而至,伊朗变为半殖民地国家。而伊朗卡扎尔王朝到处出卖租让权:将烟草专卖权给英国,将海关筹备权和邮政权给比利时,将森林砍伐权给希腊等。19世纪末,伊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觉醒,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保障私有财产。1905年革命爆发后,国王被迫宣布召开立宪会议。1906年底,伊朗通过第一部宪法——《根本法》。伊朗革命对同时期的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很大,鼓舞了中国革命党人的斗志。

——摘编自张齐政《伊朗革命与辛亥革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05年伊朗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其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