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7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五叶纹 陶块,有学者考证,此五叶纹刻画的是蔬菜叶菜类植物。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 稻穗纹 陶盆、葫芦皮、葫芦籽等。这反映出当中河姆渡地区(  )
202502111541218319

A.物物交易普遍化B.稻谷种植技术已基本定型C.食物种类多样化D.手工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2.

黄霸任丞相时,对地方官的考核以是否注重地方道德建设、是否制定条教(地方行政规章)为核心。这引起京兆尹张敞的反对,他认为国家已经制定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不必再单独制定地方规章。汉宣帝于是下旨 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德治理念受到排斥B.中央有意强化对地方控制C.汉代地方治理日趋僵化D.国家治理方式存在反复性

3.

武则天认为, 人者,国之本……人劳伤国,自然之理也 养心者不寒其足,为国者不劳其人 。这一主张(  )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代表了下层平民利益C.彰显了外儒内法传统D.体现了仁政治国理念

4.

宋代,人们对潮汐的认识更为全面。张君房、燕肃发明了一种简单易行、可普及于民众的推断潮时的方法。越州、明州、临安、福州等地均保留了大量潮候记录。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崇文抑武政策下的科技进步B.推动了宋代科学理论的形成C.折射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适应了宋代航海事业的发展

5.

定型于明清时期的山西平遥衙署前有一副楹联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清嘉庆年间,浙江庆元县衙公堂上有楹联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着自家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息讼无讼的社会治理理念B.地方乡约失去教化功能C.法理情相统一的司法审判D.民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6.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通过英国路透社发布有偿新闻,每次付给606英镑。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后,国际社会听不到清政府的呼吁申冤,反观日本,却邀请英美公使到现场调查,诉说清军如何残暴,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罪犯。由此可见(  )

A.西方列强放弃支持清廷B.晚清政府缺少明确的军事策略C.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D.日本以舆论公关掩盖战争罪行

7.

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传统民间诗社、古典通俗小说等文化却并未立即 缴械 ,而是沿着本来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新文化之外的 化外空间 化外空间 的形成(  )

A.调整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B.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赓续C.反映了近代社会矛盾激化D.导致文化保守主义泛滥

8.

1949年2月,国民党第17 绥靖区 司令李默庵要求湘西各县建立 戡乱建国太队 以取代保安团武装,遭到各地保安团武装的反对,引发湘西事变 。这场事变中,兵匪结合,在当地烧杀抢掠。湘西事变反映出(  )

A.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B.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转变C.国民党中央权威趋弱D.国统区群众的革命觉悟提升

9.

下面是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 话语体系的演变。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时间

名称

内涵

1922

中华联邦共和国

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19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1939

民主共和国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反帝反封建分子的革命联盟的民主共和国

1940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496

中华人民共和国

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A.创设人民民主国家概念B.忠于信仰的党性修养C.不断扩大革命统一战线D.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0.

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世界制造业年度增速在2%—4%区间徘徊,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仅在0%—2%区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经济体增速也多在4%—6%区间,而我国工业经济年均6.7%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据此可知,中国(  )

A.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突出B.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心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致力于全球治理民主化

11.

苏美尔文明时期,两河流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权对各种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后,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亚述帝国时期,所有被征服地区在供奉亚述神的同时,也可以继续保留自己的地方神。这反映出古代西亚文明(  )

A.影响范围不断扩大B.保持一脉相承的政策C.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具有开放多元的特征

12.

在中世纪的西欧,当城市与领主之间进行着长期的冲突甚至战斗之时,有些城市声称脱离自己的领主的领主权,依附于国王或其他领主之下,如此一来就会引来国王或其他领主的干预。这就使得领主们面对城市的自治诉求的抗争所采取的妥协策略大大提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城市自治已蔚然成风B.多元权力结构利于城市自治C.城市与领主势均力敌D.王权强化导致城市自治兴起

13.

有学者指出,哥白尼的著作浸透着诗性智慧,其《天体运行论》的引言是用美感、神学、科学合而为一的语言来打开天体的宏大和神秘的。在哥白尼看来,缺乏对天体的苦思冥想,人就达不到美和神圣的境界,也就无法走进宇宙苍穹,该学者意在强调,哥白尼的思想(  )

A.彰显自由平等精神B.动摇了教会的宇宙观C.理性因素相对欠缺D.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

14.

下图是1899年美国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这应该是一个快乐的新年》。这一作品(  )

A.激发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B.折射出殖民体系终将崩溃的命运C.揭示了美国欲与英国平份世界的野心D.反映了世界各国的依赖程度加强

15.

一战后,在经济形势、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英国政府拒绝承担大陆义务。正如英国首相博纳·劳1922年在《泰晤士报》上所说: 我们不能单独充当世界的警察。 这反映出当时(  )

A.英国战略思维收缩B.民族自决原则得到践行C.欧洲秩序走向崩溃D.法西斯主义已甚嚣尘上

16.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城市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批美国白人为了逃离黑白混居的社区而涌入郊区。社区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地倒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一时期美国(  )

A.社会结构趋于多层次化B.种族观念推动城郊化发展C.黑人民权运动收效甚微D.过度城市化引发了 滞胀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严复于1896年完成了《天演论》的首稿,随后这份首稿被士大夫朋友们广泛分享,严复也依照他们的指导和意见,持续对该首稿进行修改和更新。直至1898年初以《天演论悬疏》为名在《国闻汇编》发表连载,此为《天演论》首次公开发表。此后的十余年,该书发行了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天演论》翻译出版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敲响了 兴民权、启民智 的警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探索过程中对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回应。

——摘编自孙晓雪《<天演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演论》在清末民初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王安石)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介甫未尝废《春秋》。废《春秋》,以为 断烂朝报 ,皆后来无忌惮者托介甫之言也……韩玉汝之子宗文,尝上王介甫书,请六经之旨,介甫皆答之。

——程颐弟子尹焞(1071—1142年)

材料三
伏牺作易,非天下之至精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孔子作《春秋》,则游夏不能措一辞。

——王安石《原性》

薄于贵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所以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春秋》之旨,岂易于是哉?

——王安石《中述》

关于王安石对于《春秋》的态度,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王安石对《春秋》的任一态度进行说明。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名片成为社交的重要工具。位尊者可用红名片,山人者流 恬然用之 ,则不合礼法。 吏部尚书体最重,六卿以下投皆用双折刺。六部尚书侍郎大小九卿于内阁用双红帖;五部九卿于冢宰用双帖 。一些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讨好权贵,就在名片上做文章。严嵩为相时,一个茅姓官员, 每谒严嵩,用赤金镂姓名缝红绫作束,嵩以为尊之也 。明末,全国各地的政治结社,以互通写有 字样的名片,联成一气。清初仍沿明末结社风气,但很快被清政府明令禁止,名片上遂不再写 社盟 字样,而一律写 年家眷 几个字。

——摘编自樊庆彦《古代名片与明清社交》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巴黎兴起一种全新的社交形式——俱乐部。它与大革命之前的沙龙最大不同在于成员之间相互平等。这类俱乐部的数量在整个19世纪持续增加,而且俱乐部成员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地从贵族变为商界人士、银行家、律师、知识分子。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他们越来越愿意把时间与金钱花费在休闲娱乐生活之上。为自己打造更舒适精致的生活,1866年,巴黎有公共舞会1000多个,咖啡馆2万多家。1878年,巴黎大约有200多个音乐团体,更有数不清的体育协会。到19世纪末,巴黎已经有500多个阅读室,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爱好者会定期前往这些阅读室读书。新的主流阶层已经用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取代了此前贵族社会的生活与行为方式。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名片社交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巴黎社交活动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社交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有个论断: 战争催生国家,国家制造战争。 其依据的是欧洲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经验,比如,英格兰通过百年战争不仅巩固了国家疆土,还催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的拿破仑战争,更是深刻改变了法国及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其实,从中世纪欧洲的各国争霸到现代的全球冲突,战争在无数个方面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国家形态。

——摘编自许翔云《战争如何塑造美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 战争与国家 拟定一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