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对八旗军入关后的日渐骄逸自安尤为震怒,因此决定习武塞上,设置木兰围场,以秋狝练兵。蒙古王公编入
“围班
”,轮流到木兰围场陪同清帝打猎。在围猎结束后,清帝对随围各部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的大规模宴请、赏赉、封爵、娱乐活动,在和乐氛围中,清廷得到了少数民族部众的政治认同。木兰秋狝展示了清廷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财力,北部边疆地区成为遏制沙俄侵扰的坚固屏障。
——摘编自盘洁《从木兰秋狝透析清代民族政策的“巧实力”》
材料二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县内共有30个民族。2019年1月11日,新修订的《自治县自治条例》于自治县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19年8月1日由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该县举办知识竞赛、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民族团结政策义务咨询、制作民族团结知识展板巡展等活动,开展了以
“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
”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该县还利用木兰围场、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广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本着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原则,围场县在4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实施了农田保护项目,修河坝1000米,为其尽快脱贫注入动力。
——摘编自王曼煜《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皇帝开展木兰秋狝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工作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木兰围场地区的民族政策对当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