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2 浏览数:67

一、单选题

1.

作为我国第一个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世界遗产委员会称其为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 。这一遗址是(  )

A.仰韶遗址B.二里头遗址C.河姆渡遗址D.良渚遗址

2.

明代史籍记载: 近来风俗尚奢,亡论贵贱,服饰概用织金宝石,宴饮皆簇盘缠糖,上下仿效,习以成风 旧时男女俱尚布义,今富家子弟多以服饰炫耀,逮舆隶(低微等级)亦穿绸缎,侈靡甚矣。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

A.丝织技术进步B.社会风尚嬗变C.商业资本集聚D.四民社会解体

3.

1915年8月,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此文被后人认为作用 不下于蔡锷领导的护国之役 。促使梁启超发表此文的事件是(  )

A.光绪帝下诏 百日维新 B.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C.革命党人组织二次革命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4.

下列新中国历史事件应列入1955年大事年表的有(  )
①中共八大召开 ②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③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莱尔德在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发现了近三万 泥版书。这些泥版书上的文字最可能是(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印章文字D.玛雅文字

6.

论及某一事件爆发的重要原因,外交家基辛格认为: 欧洲国家把均势转变为武器竞赛,却未能意识到现代科技与大规模征兵,已使爆发全面战争成为国家安全以及整个欧洲文明最大的威胁。 该事件是(  )

A.英法百年战争B.拿破仑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美苏冷战

7.

《盐铁论》指出: 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对材料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行均输平准以增加财政收入B.实施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C.提出征收财产税以抑制工商业D.主张废除盐铁官营以利民生

8.

宋代《劝农文》记载: 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驰B.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C.土地买卖不受官府干预D.农村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9.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痛呼: 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梗辽、沈之路,扼津、登之喉,卧榻养寇,京师岂能安枕?北洋三省,沿海水陆,永远不能撤防,国用如何能支? 张之洞意在强调(  )

A.割地造成了严峻的国家局势B.赔款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的权力D.北洋舰队覆灭致使海防空虚

10.

小明同学对抗战期间发生的部分战役进行梳理,制成下表。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时间

空间

战果

1937

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1938

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华北

参战部队105个团,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A.忻口 台儿庄 1939年B.上海 台儿庄 1940年C.太原 平型关 1939年D.南京 徐州 1940年

11.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提出: 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毛泽东发表该言论时的形势是(  )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B.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C.辽沈战役正处于关键时期D.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12.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

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内迁B.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C.新中国初期的大西南剿匪D.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

13.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 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 这一讲话推动国家出台的举措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4.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述道: 这场瘟疫……任你怎样请医服药,这病总是没救的。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部都荡然无存了……城里的人们大难当前,丢下一切,只顾寻欢作乐。 这场瘟疫(  )

A.直接推动了青霉素的发现B.瓦解了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C.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实世界D.使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发生替代性变化

15.

16世纪欧洲的 价格革命 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有一学者指出: 随着人口、城市、贸易的发展,货币流通的速度大大提高。贵金属在欧洲的存量并没有以前预测的那样充斥整个欧洲市场,而是源源不断流向东方,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明朝银本位制度的变革。为应付这一贵金属荒的挑战,信贷的使用逐渐在整个欧洲扩大范围,同前几个因素一道,哄抬起16世纪欧洲的物价。 该学者意在说明 价格革命 (  )

A.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B.主要源自于贵金属的大量流入C.深刻影响中国明朝的货币政策D.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16.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与到访的美国企业家哈默会谈时说: 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该言论发表的背景是(  )

A.苏俄得到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承认B.苏俄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经济大危机迫使美国资本寻求海外市场D.苏联开始实施 一五计划

17.

观察下图,这一时期的德国(  )

A.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B.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C.是美苏冷战的象征和前沿D.成为欧洲联盟重要成员国

18.

翦伯赞先生曾经形象地比喻说: 研究历史要有史料,但是史料不等于历史。如同盖房子要有砖瓦,但是砖瓦不等于房子;做衣服要有布帛,但是布帛不等于衣服。把砖瓦变成房子,把布帛变成衣服,把史料变成历史,要经过加工制作的过程。 作者意在说明(  )

A.历史学就是史料学B.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C.实物史料最为可靠D.历史研究须甄别和诠释史料

二、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仅仅过了几年时间,清政府却自己举起了君主立宪的旗帜。端方在一个密折里报告: 逆党孙文演说,环听辄以数千,革命党报发行,购阅数逾数万 一唱百和 。继而提出了 善后之策 今日欲杜绝乱源,惟有解散乱党;欲解散乱党,则惟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夫所谓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者,……实行立宪是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材料二
它虽然顺理成章地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并没能阻止政治衰败的进程。相反由于革命后权威危机的出现及其应对措施的失败,这一衰败进一步加速,几达于政治分裂和社会解体的程度。20世纪初叶,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因之而丧失殆尽。

——摘编自孙立平《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衰败过程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 举起君主立宪的旗帜 的原因与目的。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 实行立宪 的结果及对当时政局的影响。(4分)
(2)提炼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表明你对该观点的态度(认同/不认同),简要阐述理由。(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阿姆河和印度河流域……曾归波斯帝国所有,后来被亚历山大征服,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并竭力保持其传统,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那些继希腊人之后统治此地的民族大多是从北方草原而来的游牧部落(如帕提亚人、斯基泰人、大月氏—贵霜人)。他们自身没有带来与定居文明相等的文化,只好对原来的希腊化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所以,希腊化文明的薪火并未随着希腊人的消失和游牧民族的到来倏然熄灭,而是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承和改造。

——摘编自杨巨平《远东希腊化文明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定位》

材料二
在七、八世纪,阿拉伯人向外扩张,大批叙利亚学者来到雅典,把希腊作品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阿拉伯学者从各地来到巴格达,以极大的兴趣研究西方文化,翻译希腊作品,使巴格达获得阿拉伯 翻译院 的称号,成为阿拉伯人的学术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中世纪阿拉伯学术研究的兴起,应归功于希腊文化。然而,阿拉伯人的翻译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影响后来反过来又波及欧洲。……阿拉伯语作品于11世纪中叶大量涌向西班牙,托莱多取代了巴格达的地位,成为欧洲的 翻译院 ,从阿拉伯语中把大量的希腊作品译成拉丁语。

——摘编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是如何在被征服地区进行文化建构的?归纳远东希腊化文明在希腊人消失和游牧民族的到来后没有 倏然熄灭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翻译中心的变迁,并结合所学,概述阿拉伯翻译运动的文化影响。(6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由于阴冷潮湿的欧洲……不适宜棉花种植,因此毫不奇怪,大部分棉花种植及生产都在中国和印度这些地区……但是到18和19世纪,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寒冷、潮湿、泥泞且多雨的英格兰会有国内的棉纺织工业,在过去看来并不合理。……一旦水力磨坊开始出现,英国制造商就利用这项充满活力的发明 从东方人手中攫夺棉花帝国 。大幅提高的生产力意味着……印度人的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能够被抵消。
材料二
英国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如此之高,使孟加拉的纺织业遭到摧毁。……在1900年,英国出口的成品棉约有78%返销至印度。……像拉吉这类地区的农村经济越依赖全球商品价格,市场的繁荣或萧条对农民的影响就越具灾难性。……坐在charka(手纺车)旁的莫罕达斯·甘地,是印度自立的象征,同英国殖民主义下机械化与全球化的世界形成对比。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18和19世纪英国棉纺织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和世界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棉纺织品输入对印度产生的危害,并结合所学,简述甘地对此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积极作用。(6分)

三、综合题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1935年到1948年,是中共中央以延安为驻地,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十三年,史称 延安十三年 延安时期 。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延安十三年是起步时期,是建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叙事体系的重要一环。
延安十三年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如此广大的空间里进行长达十余年的局部执政和政权建设, 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我们的一切工作在这里先行实验 ……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全面执政、长期执政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的宝贵经验。

——摘编自耿化敏、郭蕊《延安十三年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基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4分)
(2)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以 延安与中国共产党 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