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图片说明:1845年9月6日发表在英国报纸《讽刺作家》上的插画。这幅画是对1845年英国济贫院所发生的一件丑闻——
“安多弗丑闻
”的真实反映:院长科林·麦克道格尔对安多弗济贫院实行严酷的监狱式管理,他克扣济贫院的食物份额,人们饥饿难耐,不得不啃食腐烂骨头上的残剩物充饥,并因此发生了哄抢。
——摘编自李家莉、江橙《“图像证史”在世界史教学中的运用》
图5安多弗巴士底狱——捡骨头求生的穷人
材料二
作为一种慈善救济机构,济贫院自都铎时代就已建立。1834年《新济贫法》颁布之后,济贫院却成为关押社会上最弱势群体的监狱系统,被称为
“穷人的巴士底狱
”。新济贫法的出台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密切相关。19世纪30年代,马尔萨斯的
“过剩人口
”将被消灭是一种
“自然规律
”的理论风靡英国,资产阶级将这当作反对济贫的武器。他们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和道德问题所致,所以慈善事业和济贫税毫无意义。正是在这种
“以惩治懒惰来根治贫穷
”的济贫基调下,《新济贫法》取消院外济贫,确立院内济贫制度。穷人一旦接受救济,整个家庭都要进入济贫院,家庭私有财产将被没收。
——摘编自李家莉、江橙《“图像证史”在世界史教学中的运用》
材料三
“农业革命的本质是经济活动从依存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对日月星辰、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随着食物生产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
——摘编自田明《试论农业与“新石器时代革命”》 有同学在阅读这段话后,结合《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制作了
“农业革命
”的知识卡片:
农业革命: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1 物质基础: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 生活方式:人类从迁过渡到定居 3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 4 思想文化: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的产生 5 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 6 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7 消极影响: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由此产生 |
(1)图像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具有文字史料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请说明材料一漫画对研究英国济贫制度的价值。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出台的背景。(9分)
(2)阅读材料三,参照
“农业革命
”知识卡片,根据所学知识,以
“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生活
”为主题,编写一个知识卡片。(要求:角度明确,表述涵盖史实,包含4个要点且至少有1个是消极影响)(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