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名校大联考高二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20

一、单选题

1.

秦代规定,商人在市场交易时,须在官府管理的 中进行,交易的商品要明码标价。官府对市场中的度量衡器具进行严格监管,对商品质量也有相应的检查措施。秦代这些商贸规定反映出(  )

A.商业发展受严格控制B.商人地位得到了提高C.官府垄断商业经营D.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2.

北魏孝文帝曾下令:往昔官员无俸禄,致吏治腐败,贪贿成风,民生艰难,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推行俸禄之制,使官员有稳定俸银,断其贪腐之念,安百姓之心,以兴大魏之邦。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俸禄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官员收入,提升官员地位B.杜绝贪污腐败,净化官场风气C.缓和社会矛盾,稳固统治根基D.效仿汉族制度,促进民族交融

3.

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富商和农民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受邀为地方代表参与相关决策。宋朝时期,开展的15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有10次充分听取了地方代表的意见。由此可知,唐宋时期(  )

A.中央集权有所削弱B.地方自我管理受到重视C.治水策略发生变化D.基层民众参与工程决策

4.

宋初,承唐末五代之弊,在官制上实行官职与差遣分离的双轨制, 虽有谏官,且无言责 ,谏职废弛。于是,御史开始兼任言职,承担谏官的职权,御史台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通为言事官 。这表明宋代(  )

A.官制改革趋于完善B.御史台权力已大为膨胀C.言官制度开始瓦解D.谏官御史职责合二为一

5.

汉代律文规定,子孙有状告父母、祖父母者,处以流放。明清时的律典规定,对于状告曾外祖父母、妻子,以及妻子的曾祖父母的人,即使确有其事,也需 徒一年半 。这些律文(  )

A.表明宗法观念淡化B.意在加强对平民的控制C.凸显法律至上理念D.体现律条的传承与演变

6.

19世纪50年代,上海的港口迎来了更多西方商船,城内道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由西洋传入的双轮马车,传统的轿子和独轮车也依旧穿梭其中。这种交通状况的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

A.上海交通近代化转型的开始B.西方侵略重塑上海交通格局C.上海传统交通方式走向衰落D.中外交流促进上海交通发展

7.

1924年广州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第三条规定: 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该规定(  )

A.注重培育民众政治能力B.意在扩大国民政府行政权力C.忽视民众政治参与需求D.表明国民政府训政时期开始

8.

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曾刊载一幅宣传画,画面上中国代表在国际会议中坚定地阐述立场,一旁标注着: 独立自主展新颜,清除旧制对外宣,倒向友邦同奋进,国际舞台正义传。 这幅宣传画所反映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  )

A.旨在打破西方国家经济封锁B.着重国际发声展现 另起炉灶 C.促成了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D.导致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

9.

表1所示为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这可用于证明,这一时期中国(  )

表1

年份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

加值/亿元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

总额/亿元

1978

3678.7

385

1621.4

1072.5

355.05

1988

15180.4

1378

5814.0

3865.2

3821.79

1998

85195.5

6860

34133.9

14816.4

26849.68

2008

319244.6

24100

131724.0

33428.1

179921.47

2018

919281.1

66006

301089.3

67558.7

305008.13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编制

A.外贸增长远超内销动力B.工业领衔经济高速发展C.多行业齐发力共促繁荣D.农业拖慢整体发展步伐

10.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网络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如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要对入网餐饮商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且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商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平台需及时下架问题商家并向监管部门报告。这有利于(  )

A.提升网络餐饮平台知名度B.规范网络餐饮市场的秩序C.减少实体餐饮店铺的竞争D.加速餐饮行业的产业升级

11.

据考古研究,距今10000—8000年的西亚地区,出现了原始畜牧业,人们开始大规模驯养羊等家畜。此后,在中亚、欧洲等相邻地区也逐渐兴起了相似的畜牧业模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畜牧模式在这些区域不断传承和发展,只是在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情况又有所变化。这主要体现了(  )

A.文明传播的单向性和发展性B.生产方式的封闭性和创新性C.经济模式的本土性和连续性D.文化传承的区域性和多样性

12.

图1所示为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六十三条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

余等即以此敕令欣然而坚决昭告全国:英国教会应享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将如前述,自余等及余等之后嗣在任何事件与任何时期中,永远适当而和平,自由而安静,充分而全然享受上述各项自由,权利与让步,余等与诸男爵俱已宣誓,将以忠信与善意遵守上述各条款。

图1

A.教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B.君主立宪已初步形成C.臣民权利有了法律保护D.封建等级制度被打破

13.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辣椒传入中国,迅速在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与此同时,中国的茶叶被带到欧洲,改变了欧洲人的饮品习惯,茶文化也在当地逐渐兴起。这主要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  )

A.颠覆了传统饮食结构B.促使贸易格局大调整C.带动了文化交流融合D.引发了农业技术变革

14.

1870年,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文官制度。加拿大在1882年,美国在1883年,法国在1946年,日本在1947年先后建立了文官制度。二战后至今,第三世界有些民族独立国家也已经或正在仿效这种制度。材料现象说明(  )

A.英国引领世界政治制度变革B.西方文官制度有一定吸引力C.文官制度仅适用于发达国家D.各国政治制度走向趋于一致

15.

表2所示为1940—1980年美国政府各阶段非国防支出增幅情况(增幅:时期末端/财年GDP一首端/GDP)据此可知(  )

表2

时期

19401950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80

19401980

社会保障

0.3%

1.9%

0.7%

1.4%

4.2%

收入保障

-0.1%

-0.1%

0.1%

1.6%

1.0%

交通

-0.1%

0.4%

-0.1%

0.1%

0.1%

退伍军人

2.6%

-2.2%

-0.2%

-0.1%

-0.1%

A.战后美国军人收入大幅降低B.二战破坏美国交通行业发展C.美国政府重视保障体系构建D.战后美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6.

2024年2月,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发布的各国货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数据显示,人民币排在全球第四位。这是人民币2023年11月以来连续第四个月超越日元排第四位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B.日元国际信誉突然下降C.全球货币体系大调整D.国际组织对人民币偏爱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夏商西周时期,城市功能逐渐完备,城市形态也趋于一致。尽管这一时期的城市也是财富的中心,工商业不断发展,但在根本上,城市并不是 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的工具 。《易·坎卦》云: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这一时期城市的军事政治和宗教祭祀色彩浓厚,城市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维护权力的工具。城市设置了严格的城邑等级制,规定王城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另外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城市建筑规模等都有严格的限定。春秋战国时期,伴随以铁器使用为标志的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和军事活动更加频繁,城市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一时期,城邑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一批知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临淄、蓟城、咸阳、邯郸、大梁、郢都等陆续出现。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这一时期城市经济属性开始凸显,但在根本上政治和军事依然是城市的主要功能。

——摘编自李卫东《古代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法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夏商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不同。(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自元代起,中原王朝治边方略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加强了对南部边疆的控制,边疆与内地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更为明显。由于大量驻军屯田以及政府鼓励流民到云南开垦,明清时云南的外来人口大为增加,外来人口分布范围也更为广阔,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达到更高的水平。明清以前,在云南与内地联系较少的情况下,内地移民被人口众多的本地民族所交融。明清时期由于迁入云南的汉族人口空前增多,民族交融的方向发生转变,即从原先迁入云南的汉族人口逐渐融入本地民族,从而形成以汉族移民为主体,与本地民族交融的新的云南汉族群体。在云南民族关系演变的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则起到了与催化剂类似的作用。

——摘编自方铁《云南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各民族地区的党委和人民政府采取慎重稳妥的工作方针对少数民族开展工作,抓住主要矛盾,大力加强对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和各类敌对分子的斗争,努力疏通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随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民族地区的党政领导机关,依据各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群众的觉悟程度,采取不同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民主改革。另外,党和政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切实认真地普遍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先易后难地逐步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结合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促进了云南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稳定。

——摘编自李根、张晓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云南民族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各民族得以 团结和社会稳定 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云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对当今民族关系构建的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指出,在欧洲,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表3

类型

含义

事例

一种文化元素的广泛传播,改变众多人的观念

天主教的赎罪券制度在中世纪后期引发民众观念变化

一批新文化形式因社会需求而产生

马丁·路德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会对民众的过度剥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

关键文化现象的出现催生出全新的文化格局

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了西方基督教多元化的信仰格局,新教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发展,为科学革命和近代哲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在上述三种类型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深刻影响了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创新分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产业链韧性。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投入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和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相结合,创新了要素组合方式,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人工智能可以承担机械化、重复度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低端劳动力产生替代作用,能够推动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摘编自吕越、张杰《人工智能与产业链韧性提升》

材料二
现代科技革命以来,以互联网及通信技术为支撑,诞生了可供游客与服务供应商直接交易的系统平台,在线旅行商兴起,游客出游方式由团队走向自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数据系统、算法模型、应用系统和业务平台的链接,旅游消费能实现即时规划和预订,定制旅游的碎片化服务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幅推进了基于共享理念的商业模式发展,共享住宿、共享交通等业态兴起,游客也可化身为旅游服务生产者,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更加凸显。

——摘编自唐晓云《现代科技革命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工智能的生产及运用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现代科技进步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