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以下是各国使用金本位制的时间。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英国 |
1816年 |
德国 |
1871年 |
法国 |
事实上在1873年 |
美国 |
事实上在1879年 |
日本 |
1897年 |
埃及 |
1885年 |
材料二
一战后,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被削弱,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纷纷实行不兑换货币制度。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随之大幅度贬值,触发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货币贬值浪潮。……美国随后宣布一次性提高进口关税30%,其他国家随即竞相报复。……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往往带来货币的竞争性和集体性贬值,打乱原有体系下形成的相对稳定增长和物价预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领森林体系》
材料三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来看,美国从稳定汇率、对外援助和自由貿易三个角度勾勒了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其核心思想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经济体系里面,充分维护和实现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取得的最大成功是,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中,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如此一来,美元成了关键货币,美国可以充分享受戴高乐所说的
“美元特权
”而带来的种种优惠条件。
——摘编自王俊周《二战后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强权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各国使用金本位制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引发的后果。(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