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高一第二学期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1

一、单选题

1.

战国前期, 三家分晋 已成定局,但直到半个世纪后,周威烈王册封韩虔、赵籍、魏斯为侯,三家才有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田常虽然权倾齐国,但也要待其曾孙田和得到周安王的册封后,田氏才完成代齐的大业。这主要说明当时(  )

A.传统礼制影响深远B.周王室仍握有绝对的权威C.诸侯纷争日益加剧D.儒家思想对列国影响深刻

2.

有学者指出: 刘邦的统一战争起步于秦朝覆亡之后项羽分封的既成格局,刘邦与其打天下的许多主要功臣之间并不存在秦始皇与其功臣之间那种绝对的君臣关系,而是秦亡后并列的诸侯,关系近似盟友、合伙人。 这一状况(  )

A.反映了政治制度对秦亡汉兴的影响B.适应了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C.表明了楚汉战争中刘邦获胜的必然D.得益于郡国并行制度的实施

3.

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采纳高颖建议,规定每年正月初五,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旨在减轻贫困缓和社会矛盾B.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C.促进了社会成员身份的平等D.有效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4.

《双童图》(如图)是唐朝西州(今吐鲁番)豪族张雄家族墓葬群出土的绢画(部分)画中是两个身着源自西亚地区背带裤的儿童,左边抱着 拂菻(东罗马帝国/大秦国)犬 的孩童,右手高高举起欲抓住飞走的虫子,另一个孩童则睁大眼睛像是发现了什么,急切地呼唤同伴注意。该画作可用于说明(  )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B.物种交流频繁丰富了民众社会生活C.民族交融推动了绘画技艺进步D.疆域扩大增强了中华文明的辐射力

5.

宋仁宗时期,司马光曾上书指出 内自京师士大夫,外及远方之人,下及军中仕伍、畎亩(田地)农民,其服食器用,比于数十年之前,皆华靡而不实矣。向之所有,今人见之,皆以为鄙陋而笑之矣。 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冲击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C.推动了封建等级秩序彻底解体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6.

下面为元朝行省平章政事(掌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职)的民族身份及所占比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蒙古人、色目人

汉人

包括汉人与南人

总计

蒙古人

色目人

蒙古色目未详分

合计

人数

45

49

167

261

57

318

百分比(%)

14.2

16.3

51.6

82.1

17.9

100.0

A.汉人支持是元朝政权建立的关键因素B.统治者注重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C.地方治理注重集权和分权的相互统一D.国家统一致使民族关系日益缓和

7.

浙直总督,明嘉靖时期设置,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便宜行事。下表为任职浙直总督的人员及简介。由此可推知,当时(  )

人物

出任时间

简介

张经

15541555

因胡宗宪等奏其糜饷殃民,畏贼失机而被诛

周珫

1555

因严党赵文华弹劾而被免

杨宜

15551556

因剿寇不力,革职回籍

胡宗宪

1556156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严党案被罢为民

张师载

15661567

隆庆元年(1567六月矿工乱平,以病告休;遂撤浙直总督职位

A.海防形势变化影响地方权力调整B.中央集权统治面临严峻的危机C.党争导致地方政治制度建设混乱D.隆庆开关实现了倭患问题根除

8.

1814年,从中国流入印度的白银为130万两,至1827年共计流入2358万两。1830年至1839年,这一数字增长至3176万两。下列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A.闭关自守政策加剧了贸易逆差问题B.英国工业品在华倾销呈加剧趋势C.鸦片走私引发了严重经济安全隐患D.印度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幕后推手

9.

有学者指出,抱有危机意识的康有为等一部分知识分子,想借光绪帝的名义,通过光绪帝的权力来实行变法,而不是集合国民的力量,最终被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所利用,以失败告终。该学者意在强调戊戌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绪皇帝的软弱和妥协B.变法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C.清廷内部党争问题严峻D.维新人士的政治经验匮乏

10.

下面是《新闻报》于1916年3月26日刊载的漫画《瓦解冰消》。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

A.护法战争取得最终成功B.民主共和得到一定维护C.军阀混战加剧政权动荡D.政党政治社会基础薄弱

11.

1919年下半年,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等国民党人士发表了众多以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历史、现状的文章;李汉俊、蔡和森等进步青年则发文指出,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劳工运动相结合,已成为世界思潮之方向。这反映出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影响力扩大B.劳动人民的利益得到广泛关注C.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出现了分野D.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质变

12.

在1927年底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性质是 不断革命论 ,革命形势是 不断高涨 ,革命道路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革命尚缺乏正确的指导理论B.党内的 倾主义思想较为严重C.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实践D.中国民主革命形势依然处于高潮

13.

1940年,由贺龙指导之下制定的《体育训论》是八路军第一部关于体育工作的指导书,书中强调了八路军军队及根据地群众需要经常性开展一系列军事体育运动。这些运动(  )

A.迎合了三三制政权建设需要B.扭转了敌后战场的抗战形势C.利于凝聚敌后军民抗日力量D.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影响范围

14.

1950年,在中央的支持下,新华书店和出版总署发起了读书运动,即印刷《毛泽东选集》77420部, 通俗读物 (贴近工农生活,涵盖政治斗争和生产建设的基本知识)20000套共600万册,有计划有重点地向社会廉价供应。这一运动的开展(  )

A.有效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水平B.意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C.有助于社会政治新秩序的巩固D.得益于国民经济实现全面恢复

15.

著名企业家陈东升(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1992年下海经商)曾回忆道: 如果我80年代中期下海,别人肯定说我犯了错误……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 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当时(  )

A.个体工商业实现合法化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C.公务员社会地位的降低D.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16.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了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出口522.1万辆,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我国汽车出口量的变化(  )

A.反映出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显著B.折射出我国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C.体现了对外贸易顺差持续扩大D.表明我国引领全球汽车行业发展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西汉黄、淮及江南部分城市分布密度表

州部名称

总面积平方公里

占全国面积的比例(%)

郡国数

县级城市数

平均密度平方公里/

司隶部

155576

3.98

7

132

1179

兖州

80609

2.05

8

115

701

青州

51880

1.31

9

120

647

冀州

64584

1.64

10

129

501

豫州

70940

1.80

4

102

696

徐州

89296

2.25

7

138

647

扬州江南部

445887

11.31

3

61

7310

荆州江南部

426607

10.82

6

79

5400

——摘编自陈晓鸣《汉代江南城市与商业问题述论》

材料二
中唐以后,沿长江干流有城15处,县城19处,重要集镇18处,长江流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南方出现了广州、泉州、潮州、福州、温州、明州(宁波)及上海松江等重要港口城市。其中广州执海港之牛耳,成为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口城市。作为制粮中心和茶叶市场的泉州,也成为当时与南洋、日本、南亚间往来的重要通商口岸城市。南方陆路交通城市也得到了发展,如洪州、宣州、绵州(今四川绵阳)等。唐后期,草市突破了州县以下不得置市的规定,在广大农村交通要道逐渐兴起了大批集市,并发展成为农村的商品交换中心。有些草市向专业市镇发展,较著名的如荆州沙头市(今湖南沙市),因地处水上交通要冲,而成为 商贾辐辏,舟车骈集 的草市。

——摘编自王涛《唐后期南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江南城市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唐以来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

三、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当时光转到20世纪初时,清朝似乎看到最后的曙光,以恢复往日的辉煌。于是,号称晚清三次改革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改革——清末新政,登上历史舞台。与前两次改革不同,此次改革的施动者,既不是老旧的地方洋务派,更不是鼓吹保皇立宪的维新派,而是清朝当权者本身。慈禧太后在最后的生命时光,借用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实行新政,意图振兴清朝。新政涵盖的范围、行使的力度均超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政治、经济、军事等无一不进行改革,并且终于意识到中国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员。清末新政的出台,在一定意义上促使民众参政议政的意愿提升,这从四次 国会请愿运动 中可见一斑。1901年和1905年,清朝两度下诏实施新政,并派出五大臣 出洋考察 。然而,清朝对 国会请愿运动 置之不理, 出洋考察 的目的更不是富国强兵,而是新政的实施可否保证 皇位永固 。1911年设立的 皇族内阁 ,更是意欲收回洋务运动以来的地方权力。这就彻底暴露了清朝的意图,昭示了清末新政的结局。对清朝抱有一丝幻想的 立宪派 逐渐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摘编自郭欣《晚清时期国家主权转型的困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新政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6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

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清真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回民同意下,得酌予保留

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土地分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之。原耕农民自有的土地不得抽出分配。原耕农民租入的土地抽出分配时,应给原耕农民以适当的照顾

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的衍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互助组、耕田队等就已开展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合作化。1951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认为:要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与条件采取稳步前进的方针……逐步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到1953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农户已超70%,贫下中农也纷纷进入合作社担任支委、社管委、生产队长、社会计等职务。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仅是农村经济领域的政策与实践,更是从伊始便被赋予了明确价值取向的宏大社会改造工程。

——摘编自吴建征等《国家整合与体制重塑;以1949—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中心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上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加速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五、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9—2018年我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表

1949

1978

2018

原煤

0.32亿吨

6.18亿吨

36.8亿吨

15.8万吨

3178万吨

11.33亿吨

原油

12万吨

10405万吨

18911万吨

发电量

43.08亿度

2565.5亿度

7.17万亿度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表中提取一个有关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理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