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漳州市十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联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3

一、单选题

1.

商朝拥有庞大的巫职机构,史职人员附属其下;西周宗教官数量减少,祭祀、占卜、教育都由掌礼机构管理,史官等政务官职机构扩大。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

A.治国理政观念调整B.摆脱宗教观念束缚C.国家管理机构成熟D.礼乐制度影响扩大

2.

中国某个早期国家围绕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进行某项制度进行国家治理,而春秋战国时期此项制度遭到破坏与冲击。下列表述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序号

相关表述

A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主持召开诸侯大会,周天子成为了出席者

B

公元前645年,晋国规定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C

太子称谓本意专指周天子继承人,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在不同国家史书当中。

D

周代冕服、升服的色彩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而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为紫色

3.

云梦睡虎地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是研究秦朝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其中《为吏之道》提到下面内容,由此可见秦朝(  )

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和平毋怨

……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谏勿塞。……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

A.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B.官员个人素质的提升C.儒学统治地位的巩固D.秦国治国理念的转变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政府设有 谱局 谱库 ,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按照规定,凡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都必须呈送谱局,谱局的谱官对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  )

A.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B.落实了察举征辟制C.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D.完善了血缘宗法制

5.

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这说明(  )

A.官修史书的可信度不高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已经名存实亡

6.

宋朝《吕氏乡约》宣讲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明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 六谕 ,其中写道“……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儒学士人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 圣谕十六条 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引用《大清律例》。这些反映了(  )

A.政府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加强B.乡里教化超越法律的功能C.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教化理想D.乡里教化脱离道德的约束

7.

13世纪初,元朝首次在中国实行行省制,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但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认为,吐蕃地区相当于元朝的 第十一个行省 。元政府在吐蕃地区执行较全面的清查户口、收取赋税、驻守军队、建立官府、设置驿传等治理工作。这体现出元代(  )

A.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B.民族间的隔阂得以消除C.民族习俗的日益趋同D.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8.

清王朝覆灭后,北洋政府废除9品18级官员制度,学习西方用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公务员。1913年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详细写明了准考条件、考试科目及流程。当时规定,凡年满21岁,且没有违法记录和未破产者,具有中学以上或相当于中学以上(现在的中专)毕业资格之男子,均可应试。这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的选官制度(  )

A.男尊女卑观念益发浓厚B.体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C.新旧教育体制同时并存D.照搬欧美文官考试的经验

9.

下表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国民党部分政治活动轨迹。这表明当时国民党(  )

时间

活动内容

192810

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

19293

国民党三大召开,对《训政纲领》予以确认

19316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在法律上对训政时期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规定

1938

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日建国纲领》,宣称宪法实施之准备,并推举蒋介石担任国民党总裁

A.推动训政向宪政过渡B.利用训政行一党专政C.重视训政的法治建设D.有意拖延训政的时间

10.

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消费合作社建立。至1934年,中央苏区共发展各级消费合作社1140个,社员人数295993人、社员股金322525元,成为中央苏区各区各乡普遍的经济组织。合作社自成立以来, 不间断供给与优惠价格满足了民众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部分合作社还提供 免费看病等福利 。这(  )

A.推动根据地土地改革顺利实施B.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增强党在苏区的社会动员能力D.保障了民族战争的胜利

11.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提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强调 业内认可、分类评价 ,明确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这一做法(  )

A.落实了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B.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C.推动了公务员的科学化管理D.重视与西方公务员制度接轨

12.

演说是雅典城邦的普遍现象,民众对城邦事务的决策往往基于政治领袖演说的内容和表现。因此雅典喜剧家阿里斯托芬说道: 你的权力真正大,你像个君主人人怕,可是呀,也容易叫人家牵着耍。你喜欢戴高帽子,受欺受骗,老是张嘴望着那些演说家。 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A.政治生活缺乏民意基础B.直接民主难以保证集体理性C.公民大会政治地位下降D.演说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13.

在罗马帝国时期,人口普查几乎每五年进行一次,称之为“census”。在普查期间,要调查帝国全体居民的家庭和财产状况,全面丈量全国土地,调查它们的面积和所有者,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保存在地方共同体设立的档案馆中,并且限期将调查结果向罗马汇报。这一普查制度(  )

A.打击了贵族阶层的特权B.推动了民主制形成C.扩大了罗马公民的群体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4.

18世纪,英国下院经常借助公众舆论的压力对政府的有关事务进行调查,而且议会对政府提出的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在议员进行听证时,还常常要求有关部门的大臣提供证人。这一状况(  )

A.表明议会控制行政事务B.推动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D.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15.

1966年,美国政府共设有22个职组,如综合职组、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职组等,每个职组下设有数目不等的职系,共439个。在职系之中,依据职位的高低分成不同的职级,然后再根据各个职位工作的困难程度、职责轻重统一划分不同的档次,形成职等。职等是确定报酬的直接依据。这套规则(  )

A.实现美国用人制度的公平B.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C.有助于提升行政运行效率D.给美国财政带来较大压力

16.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中央政府机关中的公务员中,高等学校毕业的占90%,高级官员中基本上全是大学毕业生,尤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居多。如图所示为1894年到1947年,通过日本行政管理高级公务员考试并被授予官职的人员总数和其中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占比情况。这说明当时日本(  )

A.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B.官僚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C.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D.教育功利化破坏政治中立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些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①雨果·卡佩王朝时期(938年—996年): 他是被选立的国王,其权力只限于从桑利斯到奥尔良的王家领地范围内。……13世纪前,卡佩王朝的每位国王都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继承人在自己生前当选为国王。
②腓力四世时期(1285—1314) 给了市民阶级一定的权力,如召开三级会议。……最初是封建君主为了对抗教权,加强王权而设立的,……但三级会议对制约君主的权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新增税收等决定要经过三级会议的批准。
③法兰西斯一世时期: 国王有了绝对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最高司法权力完全隶属于中央,……并只有王室法庭才能做出最终裁决。
④路易十六时期: 国王为最高统治者,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的议会,国王不得解散议会;司法权委托给选举产生的司法官员行使。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在①、②方框中依次填出法国两位国王统治时期相对应的政治制度,并对此变化结果做出评析。

三、开放性试题

18.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 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搜集并整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开创新中国治国理政的政治范式——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历史兴趣小组学习笔记

材料二

1949年至1959年10年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分类和统计数量变化

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所占比重达92%,私营企业广告主、国营企业广告主、公私合营企业广告主、个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0%15%20%5%1956年以后,《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多是工业产品广告,且以重工业产品为主,所占比重相当大,达到80%多,广告主身份也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二者所占比重高达98%

——摘编自朱进《安徽大学·硕士论文集(2016)》

依据上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研究该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人民日报》的商业广告?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发端于先秦,确立于秦代,经两汉发展,至唐代趋于定型。秦统一六国后,设御史大夫,执掌监察之权,并设垂直御史监察系统。汉承秦制,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其颁行的《六条问事》是古代监察制度法制化的重要一步。唐代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和谏官体系。宋代实行了台谏合一制度,地方建立监司、通判,严防结党营私。明初,设都察院监察百官,以为皇帝耳目之寄;又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地方设监察御史。明代制定的监察法律以《宪纲条例》最为完备。清代基本继承明代监察制度,制定的《钦定台规》成为中国古代监察法的一部代表之作。

——摘编自邱前锋《中外监察制度流变兼论我国监察权的法制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0分)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古代监察的不同。(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综合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与近代西方行政监督。(8分)

五、开放性试题

20.

科举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考试,明清时期,考生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等层层考试,获得 举人 身份之后才能到京城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 一共考3场,第一场为史论5题,第二场为实务策5道,第三次为经义3道。每场考3天,连续考9天,考试结束前考生不得离开考场。其试题题目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时代诉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98年戊戌变法主张废八股,改试时务策,却因慈禧发动政变而中止。但1901年清末新政中再次提出改革科举命题内容的要求。1904年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表所示是当年科举试题第一场的5道史论题。

史论五篇

题目

备注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移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五饵三表是西汉贾谊针对匈奴问题提出的防御策略。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申商,指的是战国时期辅助韩昭侯改革的申不害和为秦国变法图强的商君公孙鞅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裴度:唐朝名相。私第,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蔡指蔡州,蔡州之战:蒙宋联军与金朝的作战

请你任选表格中的一个题目或若干个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自拟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并论证命题背后的国家意志和时代诉求。(要求:写明所选题目,主题明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