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20 浏览数:18

一、单选题

1.

湖北汉江流域的李营遗址(约公元前1700—前1565年)陶器器形与二里头遗址中晚期的器物比较一致,例如,鼎分为盆形和罐形,瓮分为敛口瓮和高领瓮。盆和甑多设有鸡冠形耳;敛口瓮上腹施多道凹弦纹,下腹施绳纹,这些装饰风格也和二里头遗址基本一致。这说明(  )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B.夏文化向长江流域扩展C.贸易推动早期国家的形成D.社会出现贫富等级分化

2.

下表为汉初货币政策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折射出(  )

皇帝

货币政策

汉文帝

开放民间铸币

汉景帝

收回民间铸币权,但郡国仍可铸币

汉武帝

将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建立五铢钱制度,同时销废各种旧币

A.大一统局面日益巩固B.郡国并行制遭废弃C.休养生息政策的强化D.工商食官制度确立

3.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北魏设立尚书三十六曹,每个曹设置一名 译令史 ,负责翻译鲜卑语和汉语,两名 书令史 负责文字书写,其所用文字为汉字。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孝文帝改革的进行B.强化了君主的统治权威C.促使尚书省成为行政中枢D.有利于北方的民族交融

4.

武则天时期,川蜀 诸州逃走户有三万余,在蓬、渠、果、合、遂等州山林之中,不属州县。土豪大族,阿隐兼容,征敛驱役,皆不入国用 。由此可推知,川蜀地区(  )

A.两税征收困难B.均田制度遭到破坏C.户籍停止编审D.士族把持地方行政

5.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的海商 久惯漂洋,带去(日本)的多是绫罗段匹 。万历年间,每年运往日本长崎的生丝保持在三千多担。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朝贡贸易体制的完善B.中日关系的回升C.对外政策的因时而变D.航海技术的进步

6.

19世纪末,面对通商口岸华洋纠纷处断不公问题,郑观应提出,朝廷应聘请 外国上等有名大律师 ,提议参酌西法专门制定中西交涉则例或交涉刑律,并汇编交涉案例,将之适用于通商口岸。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

A.让渡部分司法主权以保护商利B.将中国法律制度融入英美法系C.用法律的手段收回领事裁判权D.在中外交涉中应遵循程序公正

7.

1929—1935年,全国主要手工业出口额从近2.6亿海关两降至不足1.2亿海关两,但手工业品出口值占出口贸易总值的比例却从26%涨至3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土地革命的影响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D.关税主权的丧失

8.

下图为1943年《晋察冀画报》刊发的漫画《草木皆雷》。该作品反映出(  )

A.日军深陷敌后战场的泥沼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中国战场成为东方主战场D.抗战的国际形势正趋于好转

9.

1949年11月,全国第一次卫生行政会议规定, 妇婴保健为城乡并重的事业 要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保育儿童 。时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也指出: 要使劳动大众的儿女们,普遍受到合理的照顾。 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C.公共卫生观念初步形成D.新政权对人民福祉的关切

10.

1969年12月初、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请求会晤中国驻波兰大使,转达尼克松总统发展对华关系的愿望。对此,我国政府当月即释放了误入中国领海的两名美国人。这表明(  )

A.中美均有缓和关系的善意B.中国主动让步推动中美建交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有意放弃 一边倒 外交

11.

下图是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前2111—前2004年)流行的 坐式觐见 印章,它用于标识印主的身份、在官僚队伍中的头衔。此类印章中坐着的是神,但刻画的却是国王的形象。这体现出当时(  )

A.两河流域统一的实现B.君主权威的增强C.象形文字的普遍使用D.文化教育的发达

12.

14世纪,桑科尔大学建立之后,廷巴克图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他们从四方汇聚于此,讲学布道,使廷巴克图威名远播,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成为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中心。由此可知(  )

A.津巴布韦国家文化昌盛B.古埃及文明远播撒哈拉以南C.桑海帝国城市治理先进D.文化交流推动西非文明进步

13.

1661年,英国《城市政府法》通过,规定自治城市市政权力应该最大程度地永久掌握在效忠国王的政府手中,所有市政官均应宣誓接受忠诚与至尊誓言。同时,法案还授权给王室任免市政官的权力。该法案的颁布(  )

A.旨在限制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B.加速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推动了城市融入民族国家体系D.打击了教会对民众生活的控制

14.

1832年,美国南部的阿拉巴马州《反移民法》规定: 若有人对偷进该州的自由黑人进行揭发,揭发者可领到受罚者被变卖为奴的价款的一半。 数年后,该州又规定 任何人都可以捕捉1832年以后进入本州的自由黑人,并奴役其终生 。上述规定(  )

A.推动了民权运动兴起B.导致了美国内战扩大C.破坏了美国联邦体制D.意在维护种植园经济

15.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与美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额迅速上升,到1980年已占苏联外贸总额的33.6%。与苏联有商业关系的西方公司仅联邦德国就有2000家。由此可知(  )

A.欧共体取得经济自主地位B.经济 滞胀 促进了东西方合作C.戈尔巴乔夫推动冷战缓和D.苏联模式的弊端得到根本纠正

16.

2022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把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付款方式从欧元和美元改为卢布和人民币。2023年,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 首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 。这可用以说明(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下降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D.固定汇率制度已不复存在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02年,蔡元培、蒋智由等人在上海倡议发起中国教育会,但其 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 。是年11月,中国教育会成立爱国学社,开设哲学、政治学、历史、英文、体育等课程。1903年,中国教育会成立军国民教育会,蔡元培等主导对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和训练。 一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差不多成为上海新学界的一个重要中心 。除此,中国教育会还在江苏、浙江等地创办新式学校。但总的说来它并不是一个全国性教育团体。

——摘编自全国政协文史委《辛亥革命回忆录》

材料二
1936年2月,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起成立了救亡文化团体——国难教育社,陶行知为社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社内建有党的组织。社员初仅300—400人,后发展到3000—4000人。其主要活动为开办国难教育和军事常识及技术等讲习班、举行巡回社会宣传、编辑出版大众国难读本及各级学校国难补充教材、调查各地国难教育设施及敌人文化侵略实况、募集国难教育实施经费等。

——摘编自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教育会形成与发展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难教育社活动的意义。(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我国用大约20年时间实现了从村村通电话,到村村通广电,再到村村通宽带的升级换代,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全国有超过60万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配置了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控制终端。农业生产总体信息化率已由2018年的18.6%提升到25.4%。截至2020年底,电商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接近80%,比2016年提升了50多个百分点。
材料二
2019—2021年,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基层党务、村务、财务 三公开 的行政村比例由63.1%提高至78.4%;包括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婚育登记、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农用地审批和涉农补贴等在内的涉农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由25.4%提升至68.2%。2013—2021年,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由28.1%提升至57.5%,同期城镇地区普及率由60.3%提升至81.3%。2014年以来,为摸清全国贫困人口底数,国家启动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构建起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实施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开展精准帮扶与返贫预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与决策依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宋代劝孝文献包括诗文、家训、蒙书、俗约、方志、歌词、绘画以及俗文故事等,相关行为规范和劝诚内容不胜枚举。行孝事例中,表现最极端者为 割骨疗亲 。据统计,所见45例行孝故事中,许多行孝者,受到宋廷的奖赏。其中 割骨疗亲 者5例,如,亳州人祁酥儿,母久病,步履艰难,酥儿割股肉以疗。南宋学者洪迈认为祁酥儿割股肉疗母疾行为值得名留史册。不孝行为最极端的表现莫过于辱骂责打父母。《宋刑统》中对于各种不孝行为进行了法律规范,其中 诸骂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而对辱骂责打父母者,邻里的反应是 不能堪,至欲相率告官者 。有的记载,还写到打骂父母遭天谴者,还有转世为畜生的悲烈下场。

——摘编自黄修明《宋代孝文化述论》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 宋代孝文化 ,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整个17—18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经济学家都充分意识到了荷兰经济政策的优越性。荷兰执政威廉入驻英国成为国王后的一系列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很大程度上是效法商业强国荷兰的结果。1688年英国仅有东印度公司等15家股份公司,但是到了1696年数量已经超过了100家。这些股份公司以股票形式向社会募集大量资金。在促进和刺激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泡沫,英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 南海泡沫 事件于1720年爆发。为抑制过热的经济泡沫,国会通过《泡沫法令》。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国债规模仅仅100万镑,1698年达到1500万镑,到1790年达到2.4亿英镑。以政府信誉为担保的国债制度,为英国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社会募集资金,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以商人、企业主、专业人士为主体的中产阶级城市精英力量崛起,成为国债购买主体。18世纪英国税收主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主要包括是地产税和估算税,间接税主要是海关税、消费品税等。整个18世纪税收成为英国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来源,消费品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日益加大,包括海关关税、商品消费税,成为国家税收最重要的来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曹瑞臣等《论金融革命与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17—18世纪英国 金融革命 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英国发生 金融革命 的历史条件。(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