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19 浏览数:13

一、单选题

1.

魏国建国初期,官员职能笼统且具有承袭性。李悝变法后,政务系统由相国(丞相)统领,丞相府下辖诸多属官,处置各个领域的专门问题;官员遴选由承袭制变为任免制;地方上,由国家设置 来治理。这表明,李悝变法(  )

A.彰显了三公九卿制的先进性B.反映了郡县制度的推广C.顺应了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D.借鉴了商鞅变法的精神

2.

下图是秦汉时期出土的铁制农具统计。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铁制工具得到全面推广C.手工业分工较为细密D.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3.

上海镇在南宋时属秀州,元代人口渐多,开始设县,成为新兴的商埠;天津在元代被称为直沽镇,成为漕运枢纽,延祐三年(1316)改为海津镇;刘家港本为草莽之地,在元代发展为 番汉杂处,闽广混居 的繁荣市镇。这些市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元代(  )

A.造船航海技术发达B.交通运输的新发展C.大运河河道的变化D.南方地区持续开发

4.

古代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力运作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皇帝逐渐走向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宰相逐渐纳入到政务裁决和执行部门的体系之中,更多的作为政务官而存在。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

A.秦代确立了丞相为百官之首B.尚书台确立为行政中枢C.明朝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D.宋代设置三司、枢密院

5.

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 妇女无工于蚕事 。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  )

A.新的生产关系出现B.土地兼并的严重C.国家赋税制度调整D.海外贸易的冲击

6.

雍正元年,内阁大学士查嗣庭密奏:不设巡按,让布政使拥有具奏权,使他们 与督抚虽无相制之形,实有相制之势 。雍正采纳其建议,从此,很多省的布政使得以密递奏折。由此可知,雍正时期(  )

A.监察制度日益严密B.专制统治不断强化C.内阁权势有所抬升D.中央行政权力下移

7.

下图为乾隆六十年,巡抚浙江部院颁发的关牌,该关牌可用以佐证当时(  )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十三行 行商掌握外贸权C.闭关政策无法维系D.口岸贸易秩序得到规范

8.

1879年,《申报》首次使用 公园 一词。下图为1879—1911年《申报》中 公园 一词的使用频次情况。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城市建设的近代化D.洋务运动成果突出

9.

1981年,国务院发文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在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条件下,才能发放奖金。企业全年发放的各种奖金的最高额,一般不得超过本企业职工2个月标准工资总额。这表明国有企业改革(  )

A.注重兼顾效益与社会公平B.着眼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改变了按劳分配的方式D.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10.

罗马共和国初期,元老院在罗马公民中间树立了崇高的威信,被认为是国家的重要象征。公民相信元老们能对人们进行坚定的领导,因此, 顺从元老院的统治 。这说明罗马共和国(  )

A.实行公民民主制B.通过分权制衡保证其运行C.向封建制度转型D.带有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

11.

14世纪欧洲黑死病在欧洲蔓延,死亡人口达2500万人,生产几乎停滞,社会动荡,基督教会地位动摇,庄园经济加速解体,人文主义思想兴起。材料旨在说明黑死病的流行(  )

A.给社会造成严重恐慌B.助推欧洲社会转型C.诱发宗教改革的兴起D.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12.

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北德新教国家与南德旧教国家之间打得两败俱伤,双方最后签署和约,确认各诸侯国国王所信的教就是该国国教,国王就此凌驾于教会之上。国王又通过赎买和军事侵略而逐步剥夺国内贵族的特权,让他们去做国家官员或进入军队。这些做法(  )

A.实现了德国地区的统一B.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C.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兴起D.促成因信称义原则的普及

13.

阅读下表中的内容,由此可知,螺纹标准的制定(  )

时间

成就

1841

英国惠特沃斯人设计制造统一制式螺纹,广泛应用于机器工业,并提出世界上第一份螺纹国家标准

1864

美国参照英国螺纹标准体系制定国家螺纹标准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螺纹标准

A.缘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B.表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C.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是国际贸易格局发展的结果

14.

关于西方文官制度,列宁指出:这支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据此可知,列宁认为西方文官制度(  )

A.弱化了政党政治的历史作用B.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残余的影响C.以维护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D.阻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5.

1970年,作为英国政府教育与科学大臣的撒切尔夫人,决定取消向全国学校提供免费牛奶的政策。因而收获一个绰号 牛奶掠夺者 ,下图是以这一事件为背景创作的讽刺漫画。这一事件折射出英国(  )

《牛奶掠夺者》

A.政府行政职能有所削弱B.企图减少国家干预C.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建立D.基层治理的市场化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监察使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要他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临时得以全权支配,这即成为节度使。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代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任地方行政首长,则是更大毛病。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明)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说明唐代地方行政不如西汉的具体表现。(6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在制度方面的举措。(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


材料二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材料三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为我国外交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从而使对外关系呈现出新的形势。我国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方各国的关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提出并强化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理念,核心内容是中国要在国际上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合作共赢,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在外交实践上,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或理念 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条理清晰,叙述完整;史实充分,史论结合。)(15分)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近代以来,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货币,军阀混战和地方银行滥发货币现象日趋严重。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铸造条例》,规定银币的铸造权属中央造币厂,其他各厂局不得铸造。1933年到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并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规定国家统一管理白银,工商业及公私往来都必须使用法币,个人持有的白银必须兑换成法币。国民政府确立了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中国经济和英国、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华北危急不断,蒋介石于1934年发表《敌乎?友乎?》一文,希望日本悬崖勒马。蒋介石见战争难以避免,遂决定以西南为抗日基地,密令沪宁地区准备作为初期对日抵抗战地,并决定敦促实施已拟具富有弹性的法币政策案,俾能支持战时财政需求。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国际霸权地位,首先要有巨大的经济规模,其次金融市场高度开放和资本流动自由,通过对外贸易、对外投融资等手段使本国货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霸权货币。如果一国占世界产出比重较大、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占有较大份额,其形成巨大优势,其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指向标,其国际贸易是世界贸易的老大哥,其金融是国际金融的晴雨表,该国货币的重要地位会受到广泛认可。

——摘编自马峥《从英镑到美元:国际货币霸权转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改革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相关史实,分析美元长时间成为国际霸权货币的原因。(8分)

五、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1808年,托马斯·库克出生于英格兰。1826年库克成为一名传教士,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他后来成为一位积极的禁酒工作者。1841年,托马斯·库克创造性地包租了一列火车,载运540人参加禁酒大会,团体收费每人1先令,免费提供带火腿肉的午餐及小吃,成为公认的近代旅游的开端。此后,他又多次组织类似的铁路旅行,并逐步认识到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1845年,他在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同年,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到1864年,经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人数已累计100多万。1865年,他开办了一家旅游用品商店,同年,托马斯·库克成立了托马斯父子公司,迁址于伦敦,并在美洲、亚洲、非洲设立分公司。此后,托马斯·库克又组织了到法国等地的旅游活动。

——摘编自陈建斌《旅行社经营管理》

对托马斯·库克旅行社诞生与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说明。(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