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二战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欧洲人意识到,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拯救欧洲。1950年5月,法国宣布了
“舒曼计划
”。次年,欧洲六国共同创建了
“欧洲煤钢共同体
”自此,欧洲国家迈上了通过一体化路径实现联合的伟大征程。1957年,欧洲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建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把煤钢共同体仅涉及的两个部门扩大到其他经济领域,建立共同市场。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把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1985年,欧共体12个国家签署《欧洲单一法案》,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协调产品标准和规定,促进货物、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以进一步深化一体化。
——摘编自严双伍、徐遐舒《从欧洲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看欧盟及其前景》
材料二
冷战阵营尖锐对立导致了中国与欧共体主要成员国的长期隔离。在冷战缓和时期,面临美苏南北威胁,中国基于走出恶劣生存困境的需要,积极争取
“中间地带
”,构建反霸阵线。此间,中国支持西欧联合,希望西欧独立强大,成为制止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欧共体及其成员国希望中国最大限度地牵制苏联,减少其生存的压力,双方在维持生存方面找到合作的现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决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积极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欧共体继续推进一体化,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冷战结束前,中国与欧共体关系得到了务实、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丁超、陈勇《论冷战背景下中国与欧共体关系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5分)
(2)据材料二,指出冷战背景下中国对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6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背景下中欧关系发展的影响。(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