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广泛将最新科技运用于军事领域。战国末年,《墨子·备高临》中提到用
“连弩之车
”守城池。至汉代,可用于攻城的大型弩也出现了。唐代锻造技术不断发展,反复淬火、温度掌控、折叠钢等堪称世界一流,可以大量制造精良的陌刀,陌刀在历次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火药发明后,中国迅速发展火器并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箭、火铳、火炮等火器已得到广泛运用。元代以后,随着火器技术的发展,中国军队逐渐出现装备火器的编制。明军普遍装备火器,战术和编制均倾向使用火器,火器运用进入鼎盛时期。明代中期,戚继光镇守北疆蓟镇,麾下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左右。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与火器技术传到印度、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摘编自刘诚《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实力派人物开始把注重点放在向西方学习,制造先进武器,引进西方机器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来,开展了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增强军力,创办
“自强新政
”以
“求强
”,1862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随后一大批现代的军工企业和军事装备纷纷诞生。1862年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壳轮船
“黄鹄号
”成功,揭开了中国自造轮船的序幕;1872年3月,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巡洋舰
“扬武
”号建成下水;1884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仿制加特林机枪……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次大飞跃。
——摘编自袁鹰《中国近代军事科技略观》
材料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简称
“二炮
”)是伴随着我国
“两弹一星
”成功的步伐而诞生的。1966月7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正式组建。90年代,江泽民同志为二炮题词:
“加强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2003年,二炮针对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大趋势,实施一体化科研机制改革,建立一体化科研队伍。2015年,二炮更名为火箭军,开启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新征程。火箭军自成立以来,新型导弹不断入列,形成了核常兼备、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
——摘编自王永孝、刘一代《二炮: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7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军事科技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