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5年 题数:4 浏览数:10

一、材料阅读

1.

书籍里的历史(24分)
经历沧桑历史留存下来的典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书写着历史的演变。

书写材料与形式多样的中国古代书籍

A.光绪刊本《红楼梦》

B.晋写本《三国志》残卷

C.甲骨文上的红笔书写

D.木活字版印刷品,西夏文佛经

E.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F.竹简《老子》

(1)将上述书籍按其书写材料与形式出现的先后,完成以下排序。(填字母,8分)
C——( )——( )——( )——( )—— A
(2)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单选,2分)
        A.技术革新影响中国古代书籍书写载体及形式的演变
        B.写本的价值因难免存在抄写错误而低于刻本
        C.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基础
        D.甲骨文、竹简、印刷书等勾连起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

中国古代书籍官刻与私刻的印制形式

材料一
嘉靖初李濂云: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

——(晚明)黄宗羲《明文海》

材料二
明代建阳书坊刻印了许多插图本书籍,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列国志》、《西厢记》、《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琵琶记》等。这些书的编排方式采用妇孺能懂的插图版式,最常见的是上图下文式,也有将图嵌于文中。

——董伟峰 《建阳坊刻业与明中后叶通俗小说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双选,4分)
        A.明代私人书坊侧重刊刻与科举相关书籍
        B.明代私人书坊刻书规模已超过官刻机构
        C.明代插图本书籍因普及文化知识之需而生
        D.明代私人书坊的小说深受士大夫的喜爱
材料三
洪武三月丁未,命翰林儒臣修《女戒》。上谓学士朱升等曰: 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明太祖实录》卷三一

材料四
永乐十二年,明成祖命人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书》,完成后作御制序里写到: 使家不异政,国不殊俗,大回淳古之风,以绍先王之统,以成熙皞之治

——《明太宗实录》卷一六八

(4)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明代官刻书籍的目的。(4分)

以书籍为媒介的文明交流

图一《几何原本》徐光启、利玛窦合译

图二《中国图说》基歇尔著,阿姆斯特丹1677年版,拉丁语

(5)综合以上材料,如何看待书籍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6分)

2.

世界殖民体系的兴衰(26分)
世界殖民体系的兴衰,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世界殖民体系的兴衰史,也是亚非拉人民的抗争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1)将上述三张地图反映的世界形势与下列时间进行匹配。(填涂在答题纸上,6分)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中期
C. 15世纪末至17世纪
(2)阐述你判断图二时间的理由。(6分)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对 高涨 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单选,2分)
        A.参与群体众多 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C.涉及区域广泛 D.出现了大量新兴国家

材料一

左侧图为漫画《巨人罗德斯》,1892年,爱德华·桑伯恩绘制

在漫画中,罗德斯被描绘呈一个巨人形象屹立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之上,他右肩挎枪,双脚立足点分别是埃及的开罗和南非的开普敦。

材料二
1877年,罗德斯提出 2C计划 ,在开罗和开普敦之间修建一条南北大铁路,从非洲大陆的两端向中间进发,争夺非洲南部、东部和东北部的大片领土,建立一个庞大的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

——整理自《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一、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三选,6分)
        A.漫画中升腾的烟雾意在烘托罗德斯巨人形象
        B.作者借漫画讽刺了罗德斯及 2C计划
        C.漫画反映了作者对罗德斯及 2C计划 的赞许态度
        D.漫画说明作者主张用铁路和武力等方式加快侵略非洲
材料三
苏丹是横亘在2C计划必经之地……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矗立在大英帝国生命线上独立的马赫迪国家便成了英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仅英国,其他诸如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均在非洲大兴铁路。……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但显然未能独霸整个大陆。

——整理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解释英国2C计划落空的原因。(6分)

3.

一封致谢信(25分)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 科技与生活 开展主题学习,某同学搜集的信件引发了讨论。
材料一
1921年3月,爱迪生收到一封来自美国堪萨斯州诺顿地区名叫拉斯罗普女士的信件,信中写到:我在电炉上烹饪,用电动洗碗机洗碗。电扇将暖气传布到住家各处。……我用一台电动机器洗衣服,并在电动熨平机上用电熨斗烫衣服,以电动吸尘器打扫房子。休息时,我使用电动按摩,并且用电动发卷烫头发。穿着一件由发动机推动的机器缝制的长裙,然后打开电唱机。
(1)与信件提及的电器产品同一时期的发明是( )(双选,4分)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2)根据材料一,推测拉斯罗普女士在信中表达的意思。(4分)
为进一步了解这封信件所处时代的特征,小组成员又收集了相关材料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材料二
拉斯罗普女士生活的堪萨斯州诺顿,在写信给爱迪生的1921年,只是一个相当乡村的地区。
材料三
1926年,26个美国城市中的富裕家庭,80%拥有吸尘器和洗衣机。电炉与洗衣机在1921年的上层阶级家庭中比较常见。
材料四
从长期来看,自动洗衣机可能重构,而非削减了洗衣时间。受到洗衣机、洗衣粉等种种广告的鼓励,……洗衣机将一堆待洗衣物从每周一次的梦魇变成永无休止的任务,甚至可能增加了家庭主妇做家务的时间,这个时间现在变成绵延整周不断。

学生

对应材料

结论

同学A

材料二

1921年电器产品在美国各地得到普及

同学B

材料三

拉斯罗普女士可能来自于社会上层

同学C

材料四

拉斯罗普女士可能后悔写信给爱迪生

(3)你对三位同学的结论是否认同?任选其一,依据以上材料说明理由。(7分)
(4)综合以上材料,选择恰当时空尺度,谈谈你对 科技影响生活 的看法。(10分)

4.

选官制度与社会治理(25分)
作为国家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选官制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并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
材料一
雍正中,有议变取士法,废制义者,上问张文和,对曰:若非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讲求义理者矣。遂罢其议。(注:制义,即八股文)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 二笔 三笔》下册

材料二
1905年,袁世凯主稿,与多名疆吏联名会奏:
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如再迟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强邻环伺,岂能我待。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1)科举制创立与废除的历史时期分别为( )(单选,2分)
        A.唐初 清末 B.隋朝 清末 C.唐初 民国 D.隋朝 民国
(2)科举制废除后,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单选,2分)
        A.公务员制度 B.文官制度 C.学堂选官制度 D.干部制度
(3)概括材料一、二对科举制的看法。(6分)
材料三
(科举之世)虽贫者亦可自修,学费丰绌,非所计也。及侥幸获选,则贫民与富民同升……(现在)入校肄业,莫不索费,购书阅报,所费滋多……享学校出身之荣者,均富民子弟。多数贫民,因失学之苦,致绝进身之望。

——刘师培《论新政为病民之根》1907年

材料四
舒新城20世纪20年代中期撰写的时论:
我国现行之教育制度与方法,完全是工商业社会生活的产物,而国内的生产制度,仍以小农为本位,社会生产制度未变……
吾县有 读书十年,当兵一时 的童谣,意思是说读书十年在社会上的地位,还不及当兵一时侥幸得来的好……吾县小学教师改为讼师与投军者甚多。

——吕达《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册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选官制度与社会治理?(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