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3.2015届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7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 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 终身不仕 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2.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材料反映了(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3.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3) 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这不能说明(  )

A.临安城市商业发达B.临安夜市、早市相连C.政府加强管理商业D.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

4.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4)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 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下列现象体现这种 分享 的有(  )
①文艺复兴  ②洋务运动  ③太平天国运动  ④形成垄断组织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6)在老百姓眼里, 康党 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 白脸奸臣 ,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 愚民 群盲 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7.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7)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幅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B.革命派大力弘扬民主C.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D.共和政体已深入人心

8.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8)《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这表明当时上海(  )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9.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9)淞沪会战期间,谢晋元率所部四百余人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撤退而坚守四行仓库,最终成功完成任务,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在此期间,上海市民积极运送物资进行支援,女童子军冒险渡河送上一面国旗,中外媒体对此次作战都不乏溢美之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最终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B.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整个抗战的主要任务
C.高昂的民族精神预示着抗日战争的光明前景D.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0.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0)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发表于(  )

A.《井冈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11.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1)2013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表示:这几年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得以逐步落实,得到两岸人民支持。双方应在反对 台独 、坚持 九二共识 的基础上, 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 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支持B.国共双方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C.连战认同和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D.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12.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 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 痛苦 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13.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面图表,判断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997—2011年期间内,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公布的数据整理所得

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
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

14.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5)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下列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条件中与这一特色形成无关的是(  )

A.小国寡民、没有外来威胁的环境B.政治——论辩 为中心的公民生活C.城邦社会的分层结构与分工方式D.公民具有较高的参政素质及其热情

15.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6)恩格斯指出: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 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罗马法在近代世界 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的原因包括(  )
①罗马法注重调节经济关系,法律程序严谨  ②罗马法中包含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观念  ③近代资产阶级需要法律维护其利益  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7)学者任东来指出: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17.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18)1762年,英国议员威尔克斯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又指使下院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 威尔克斯与自由 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 威尔克斯与自由 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18.

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 外部因素 是指(  )

A.商业革命 的影响B.价格革命 的影响C.商业战争 的失利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9.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0)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 世界工厂 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20.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1)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  )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1.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2)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 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22.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3)1962年,为了 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 ,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后被美国发现,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表明(  )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B.此后美苏两国不再走军备竞赛路线
C.此后美苏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D.美苏认识到对峙和使用原子武器并不能解决问题

23.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4)有学者指出: 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 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是指(  )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4.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5)某校在艺术节上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主题包括: 海涅的诗歌创作 名画 《自由引导人民》背后的历史 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表演一场 贝多芬之夜 。你认为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A.启蒙运动的学术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C.浪漫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文艺

二、材料阅读

25.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6) 幸福生活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但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并不一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饭素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康有为的幸福观,以进步作为其理论预设,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以及佛教式的终极关怀,最终达到 大同 这一终极目标。以 人道主义 的关怀和 博爱、自由、平等 等民主思想为其思想的核心,以 去苦求乐 作为其幸福理想得以实现的动力,把追求快乐、幸福看成是道德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蔡成浩《论康有为的幸福观》

材料三 2006—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增长速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幸福观的内涵。(2分)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康有为的幸福观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康有为幸福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6分)

26.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7) 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 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 ,要求人人享有 自然权利 。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并天下人都认为公正的自然法律。认识到 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 ,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 两足禽兽 ,把教士称作 文明恶棍 ,说天主教是 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百度百科

材料二 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 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 。伏尔泰自述: 我跑了很多不幸的弯路,疲惫因顿,……我又回到洛克这里来了,就像一个浪子回到他父亲那里一样。 伏尔泰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 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与现代生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4分)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简析陈独秀由此拉开的这场思想运动的历史价值。(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伏尔泰和陈独秀批判传统文化着眼点有何不同之处,说明其中隐含着两人何种相同的政治诉求?(6分)

27.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8)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这一流域原是美国的一个贫困地区,多数居民没有电用。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田纳西工程》

材料三 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927年至1939年建设,由美国工程师援助建设。其电力直接供应新建的扎波罗热钢铁联合企业。该电站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

——《沧桑80年:第聂伯河水电站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说明兴修都江堰的可能性。(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的背景,说明美国采取上述措施的作用?(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聂伯河水电站兴建的国内国际有利条件。(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