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8.2015届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283

一、单选题

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 小国寡民 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 小国寡民 相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  ③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 ④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

秦统一巴蜀后, 移秦民万家实之 ,秦灭六国后, 辄徙其豪侠于蜀 。这一措施(  )
①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  ②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
③促进蜀地开,推动民族融合  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下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

3212. 陕西省2014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5.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C.冲破门第,品德惟上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6.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
①水路交通运输  ②魏晋商品经济  ③唐诗宋词盛况  ④地域文化特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甲骨文中记载祭祀蚕神的内容

纺织业在商代占有重要地位

B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质地图

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C

唐朝后期扬州出现繁华的夜市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等理财措施

一定程度改变北宋积贫局面

8.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 。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

A.穿着棉布的市民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C.吟唱京剧的艺人D.违反 海禁令 的囚犯

9.

分析下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A.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B.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D.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10.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 国的《大学》、《论语》等典 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 一次相互的启蒙 。这表明当时(  )

A.中学西传 西学东渐 客观并存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D.相互的启蒙 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11.

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监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商鞅变法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②汉高祖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③宋太宗 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④明清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  ④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13.

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 为吏之道 ,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 五善 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 四科取士 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的。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 八法 六记 ,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 四善 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8分)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申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4分)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4分)
(三)分权制约—一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 分权 设置。(4分)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 分权 设置的本质区别。(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4分)

14.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 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 。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卜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 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 市舶司 市舶务 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时,朝贡制度以 朝贡贸易 的形式出现。 朝贡 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8分)试从整体史观的视角简要评价。(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朝贡贸易的目的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贡贸易长期存在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清朝对外贸易的不同之处。(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