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3.2015届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49

一、单选题

1.

下表中的诗句节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诗文意在(  )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角弓精心调整好, 弦弛便向反面转。

兄弟婚姻一家人, 不要相互太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 百姓都会跟着干。

你是这样去教导, 百姓都会跟着跑。

A.劝导周王治国要张弛有度B.劝谏统治者行分封顺民意C.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2.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 胡化 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3.

在书法艺术方面, 宋四家 各有千秋。下列图文信息(  )

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C.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宋代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峰

4.

儒家主张 学而优则仕 ,晋商家族则有 学而优则贾 的传统,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晋商经营理念先进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D.科举制度已经衰落

5.

1901年张之洞、张謇等人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指出: 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  )

A.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B.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C.认识到工业富国强国的重要性D.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

6.

宋庆龄说: 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说的 内部条件 主要是指(  )

A.孙中山在多次维护共和斗争失败后思想转变B.中共在组织工运遭受重大挫折后认识提高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D.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心愿

7.

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之条约》,同年5月20日,经三国政府正式交换批准并立即生效。该条约的签署说明(  )
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美英都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调整对外政策
③争取国家权益需要抓住有利时机  ④中国从此成为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

A.①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8.

徐中约教授指出: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对该观点理解有误的是(  )

A.强调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动性B.认为中国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C.中国已经摆脱儒家思想束缚D.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

9.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  料

史  论

A

宋代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商业税成为宋代财政收入主要

B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近代中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普遍

C

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

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宗教

D

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计划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10.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 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重申: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

A.长期 倾冒进B.具有时代性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D.缺乏连续性

11.

读图,当今中国 文化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  )
①中国餐饮文化及其丰富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④ 可以感受不同民族、地域的风情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这一事件对中国而言(  )

A.标志着从不结盟到结盟外交的转变B.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巩固C.淡化与联合国主要经济机构的联系D.符合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炎武的思想主张,(4分)并给予简要评价。(4分)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3分)概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建设历程中的地位。(3分)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共产党提出的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是真正的革命三民主义的政策。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这样的政策我们叫做新民主主义的政策,这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

——摘编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共为了 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 所采取的措施,(2分)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政策 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 ?(6分)
材料四 读下列图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6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夫民之从事死制(注:肯为国家拼死效力)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

——《商君书·壹言第八》

(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6分)
材料二 既天下义理制度皆从孔子,天下执经释菜(注:以菜蔬设祭,为立学堂或入学之礼)俎豆(注:礼器,引申为祭祀、崇奉)莘莘皆不归往嬴政、杨广,而归往大成之殿、阙里之堂,共尊孔子。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 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 虽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2)指出材料二中两人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4分)简述你对这两种态度的认识。(8分)
材料三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看,不同时期的产权制度都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否则将会导致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最终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李淑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3)运用李淑妍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点出现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