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二、开放性试题
史实
结论
A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B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指人伦物理)……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C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三、单选题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贸易年度
1786—1788年
1809—1811年
1826—1828年
1831—1833年
贸易出超(+)/入超(-)
+40,480,479
+22,245,459
-9,943,622
-17,016,593
年代
茶叶
蚕丝
大豆
棉花
1871—1873年
1,022,159
37,529
57,506
8,486
1891—1893年
1,055,064
59,46
760,522
290,417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摘编自张华《清末宪政的成就及宪政道路的反思》
——摘编自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
——摘编自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
——摘编自夏东元著《洋务运动》